这种“快乐水”对女性伤害翻倍,很多人可能每天都在喝(不是可乐)
创始人
2025-09-07 16:03:15
0

最近,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很多的“微醺博主”,它们常常分享各种美颜的调味酒,粉紫渐变的莫吉托、缀满樱花的马天尼、落日飞车、椰林飘香等,还有各种便利店调酒,这些调制后的鸡尾酒颜色绚丽,十分吸引人,再加上“微醺不醉”的口号,让不少女性看到后跃跃欲试。

来源:小红书截图

不过,鸡尾酒真的喝不醉?并且更适合女性?到底能不能放心喝?今天我们就来一一分析。

鸡尾酒是什么?

其实,这些调味酒、便利店调酒,本质就是鸡尾酒。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料,通常由一种或多种基酒(烈酒)与其他成分(如果汁、糖浆、苏打水、能量饮料等)经过调酒师的“调酒”混合而成。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酒的料理”:基酒像是主菜(比如牛排或鱼)。利口酒、果汁等像是酱汁和调味料(比如黑椒汁或柠檬黄油汁)。装饰像是盘边的配菜和点缀(比如香草或雕花)。通过“调酒”将这些元素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杯风味独特、外观美丽的饮品。

微醺鸡尾酒,真的好吗?

这些鸡尾酒宣称下班微醺,真的好吗?

其实,这些鸡尾酒,从“设计”到“营销”虽然都披着“女性友好”外衣,但都藏着精准的“伤害陷阱”。

⭐陷阱 1:美丽颜值——把“喝酒”包装成“精致生活方式”,让人放松警惕

社交媒体上,鸡尾酒的关键词是“仙女酒”“拍照神器”“仪式感拉满”,比如,粉紫渐变的“玫瑰特调”、像极了夏日傍晚那片晚霞的“落日飞车”、飘着金箔的“月光酒”、插着小花的“春日限定”——每一杯都像“捧在手心的艺术品”,个个都有着超高的颜值,让人跃跃欲试。

其实这恰好是个陷阱,所谓的“低酒精”“果味浓”“不醉人”,让女性误以为“喝几杯没关系”,不少女性因为它颜值高、“拍照好看”、喝不醉而放松警惕。

⭐陷阱 2:香甜口感——用甜与果香“掩盖”酒精,让人不知不觉喝多

很多女性不喜欢喝酒,尤其是烈酒,比如白酒,是因为他们的口感太重,太辣,不好喝。

而为了迎合女性,鸡尾酒会添加大量果汁、糖浆、椰奶等,让酒精味“隐形”。

来源:小红书截图

比如,一杯“椰林飘香”含 45ml 朗姆酒(40%酒精)+60ml 菠萝汁+20ml 糖浆,喝起来像“带酒味的奶昔”;一杯“海风”用 45ml 伏特加(40%酒精)+60ml 西柚汁+90ml 蔓越莓汁调和,入口只有果香和甜,完全尝不出酒精感,这让不少人抱着微醺的心理尝试却不不知不觉多喝。

鸡尾酒微醺,危害不小

鸡尾酒给人微醺的感觉,但是危害一点都不小。

1.“喝不醉”的错觉,反而让你摄入更多酒精

甜味、酸味、气泡感会掩盖鸡尾酒的酒精浓度,使人不知不觉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酒精,反而容易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出现头晕脑胀、呕吐、不省人事等症状。

2.酒精的危害没有安全剂量

世界卫生组织将酒精列为 Ⅰ 类致癌物[1],即使少量也与口腔、食道、乳腺、结直肠等多种癌症风险升高有关[2]。目前研究认为喝一点对健康都有害[3],也就是说,最安全的饮酒量为 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4]。

3.女性更容易醉酒

酒精进入体内后,人体肝脏会分泌乙醇脱氢酶将乙醇(酒的成分)氧化为乙醛,而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乙酸,最后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最终将酒精代谢掉。但因为身体机制的不同,女性分泌的乙醛脱氢酶的能力会比男性弱,导致女性对酒精的代谢就更慢,也就是说,女性更容易醉酒。

4.女性的死亡增长率高于男性

美国的数据显示,2016-2021 年,每年因过量饮酒(包括部分和完全归因于酒精的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平均增加了约 29%,从 2016-2017 年的 137,927 人增加到 2020-2021 年的 178,307 人,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也从每十万人约 38 人增加到 48 人。在此期间,男性因过量饮酒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约 27%,从每年 94,362 人增加到 119,606 人;女性因过量饮酒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约 35%,从每年 43,565 人增加到 58,701 人[5]。

虽然男性因为喝酒导致死亡的人数比女性高很多的,但是女性因为酒精导致的死亡增速却高于男性,提示广大女性要当心了。

5.高糖高卡,鸡尾酒还会“养胖”你

为了掩盖酒精的辛辣,鸡尾酒添加的糖分、椰奶使得鸡尾酒的能量也很高,加上酒精还会延缓人体的脂肪代谢[6]、增加人的食欲[7],导致更多脂肪在人体储存[8],鸡尾酒对女性的身材管理也是重大打击。

来源:小红书截图

比如,常见的鸡尾酒:

· 椰林飘香:要加椰奶、菠萝汁和椰子糖浆,这样一杯中的脂肪含量就有 20%左右、含糖量 30% 左右。

· 落日飞车:要加入橙汁、糖浆,含糖量都在 30% 左右。

如何看待鸡尾酒?

总的来说,鸡尾酒虽然颜值高、味道香甜,但它并不是一种“健康饮品”。如果因为“拍照好看”“朋友推荐”而忽视了它的健康风险,这场“微醺狂欢”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建议大家在喝鸡尾酒等酒精饮品时注意:

1.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不要喝酒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尽量不要喝酒。

不过需要特别提醒,喝酒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的危害更大,这几类人就不要喝了。

2.适度喝,不要贪杯

如果实在想体验,注意悠着点、保持警惕,可别把它不当酒猛喝,一定要提醒自己适量。

注意每天的酒精摄入量不超过 15 克[9],相当于啤酒(4%)450ml,葡萄酒(12%)150ml,白酒(38%)一两(50ml),高度(52%)白酒 30ml。

3.喝酒之后,多喝水

喝完酒后多喝水,因为酒精代谢需要通过尿液排出,多喝水能更快地代谢掉酒精。

4.不劝酒不拼酒

朋友聚会,气氛热烈经常会出现一些拼酒劝酒现象,但建议大家千万不要劝酒拼酒,每年都有因为拼酒劝酒导致死亡的事件发生。

来源:科普中国、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火爆的珍酒大珍品质真有宣传的那... 珍酒大珍是珍酒厂2025年7月正式上市的一款产品,这款产品定位次高端,价格对标青花郎,宣传真年份。渠...
各粮食主产区加强田管 力保秋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各主产区因地制宜加强田管,全力夺取秋粮丰收...
泡牛膝酒:泡酒选什么白酒最好?... 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自制药酒。而牛膝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因其独特的保健...
原创 关... 赣味杂记 世人皆知\"食在广东\",殊不知赣地风味,亦有独到之处。江西老表之嗜辣,可谓\"辣\"名远...
古法传承·软糯香甜的红枣糯米糕... 红枣糯米糕是一道经典的中式传统糕点,以糯米的软糯和红枣的香甜完美融合,口感细腻,风味浓郁,不仅是日常...
牛肉拉面制作师:传承技艺,铺就... 新华社兰州9月6日电(记者梁军、多蕾、任延昕)在甘肃省兰州市的一家牛肉面培训学校里,不时传来学员在案...
原创 田... 最近田曦薇的一组\"猫系甜妹\"造型照片在各大平台疯狂刷屏,这位新生代小花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甜而...
平价雪糕强势回归!一元雪糕重登...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卜岚 通讯员 罗炜婷 姚籽怡 小布丁、绿舌头、老冰棍…...
啤酒里泡菌子、加酸嘢?这届精酿... 曾经,贴着“小众”“手工酿造”标签的精酿啤酒,还只是少数啤酒爱好者的专属。而如今,从商超货架到夜市大...
汪孟恭私房菜:鲜嫩入味芹菜炒海... 芹菜炒海参 一、食材用料(2-3 人份) 海参(泡发):2-5 只,建议挑选个头均匀、肉质厚实有...
轮螺伞盖 花罐鱼长 2025年9月2日 京郊的大觉寺年年来.年年都有不同的收获,这一次,我们在古树下熟知了吉祥八宝. ...
原创 家... 冰箱里有搁了三天的干香菇,阳台上还剩两根没人吃的胡萝卜,这两样平时谁也不待见的食材,合在一块就能变戏...
对于广西人而言,水果不只是经济... 在广西,水果早已超越了田间经济作物的范畴,它渗透进日常生活的肌理,成为饮食文化中跃动的灵魂。这里的人...
8年5000店!人均5元的中式... 中式炸鸡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爆发。近日,新锐品牌临榆炸鸡腿宣布全国门店突破5000家,成为该细分赛道首个...
原创 9... 立秋后,虽然暑气未全消,但早晚的风已经带上了一丝凉意,空气也渐渐变得干燥起来。这时候我们的饮食也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