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凉爽的秋风送来了丰收,也带来了最适合“贴秋膘”的好时节。秋天啊,真是进补的黄金期,这时候把夏天耗掉的气血给补回来,冬天才能不怕冷,身体棒棒哒!
说到进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牛肉。牛肉确实好,温补又好吃,但价格不太亲民,而且吃多了容易燥热上火。其实呀,有一种肉更适合秋天,它比鸡肉鸭肉更香更补,做法还简单,随手一炖,满屋飘香,吃得全家人都暖烘烘的——没错,就是羊肉!
羊肉可是秋补的“宝藏选手”。它性温味甘,不但能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能增强抵抗力,帮我们赶走秋乏,让手脚不再冰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还比猪肉少,容易消化,老人孩子都能放心吃。天凉了,炖上一锅羊肉,热腾腾地吃下去,从胃里一直暖到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我家最常做的两道羊肉食谱,零厨艺也能轻松搞定,保证香得邻居都来敲门!
一、红烧羊肉炖白萝卜
准备食材:羊腩或带皮羊肉2斤、白萝卜1根、姜1大块、葱段、蒜瓣几个、干辣椒2个(不吃辣可不放)、香叶2片、八角1个、桂皮1小段。调料需要料酒、老抽、生抽、冰糖、盐。
做法步骤:
1. 羊肉切块,冷水下锅,加几片姜和料酒,大火煮开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洗净备用。这一步去膻味很重要哦。白萝卜去皮,切成滚刀块,不用担心切得不好看,炖烂了都一样好吃。
2. 锅里放少许油,下姜片、蒜瓣、葱段和所有香料小火炒出香味。倒入焯好水的羊肉块,中火翻炒到表面有点微黄,沿着锅边淋入一圈料酒,大火激发出香味。加2勺老抽、3勺生抽,翻炒均匀让羊肉上色,看起来就很有食欲了。
3. 把炒好的羊肉转移到砂锅或深炖锅里,加入足量的热水,水量要没过羊肉。再加几颗冰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子慢炖40分钟。
4. 40分钟后,打开盖子,香气扑鼻!把白萝卜块放进去,再加适量盐调味,继续盖上盖子炖20-30分钟,直到萝卜变得透明软烂。最后开大火稍微收一下汤汁,不用收太干,留着拌饭是一绝!撒上点葱花或者香菜就可以上桌了。
这绝对是下饭界的“王者”!羊肉炖得酥烂入味,一点都不膻。白萝卜吸饱了鲜美的肉汁,变得比羊肉还好吃,清甜又浓郁。天冷的时候做上一大锅,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肉,喝着汤,幸福感爆棚!做法其实就是一锅出,特别省事。
二、清炖羊肉汤
准备食材:羊腿肉或羊排2斤、姜1大块、葱1根、花椒十几粒、枸杞一小把(可选)。调料只需要盐和白胡椒粉。
做法步骤:
1. 羊肉切大块,同样冷水下锅,加姜片、花椒焯水,煮沸后撇净浮沫,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花椒是去膻的关键法宝。
2. 洗净的羊肉放入干净的汤锅中(用砂锅最好),加入足量的冷水,放入新的姜片和葱段。
3. 大火煮开后,如果还有少量浮沫就撇干净,然后转小火,盖上锅盖,慢炖1—1.5小时。期间不要频繁开盖。
4. 炖到用筷子能轻松戳透羊肉,汤色变得清澈微白就好了。把葱段捞出来扔掉,因为它煮久了会有酸味。根据口味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千万不要提前放盐,否则羊肉容易柴。
5. 吃之前可以在碗里撒上葱花、香菜末、白胡椒粉,把滚烫的羊肉汤冲进去,瞬间香味四溢!羊肉可以捞出来蘸着韭菜花酱或者生抽辣椒酱吃。
如果说红烧是浓墨重彩,那这道清炖就是原汁原味的“小清新”。喝的就是一个“鲜”字!汤色清亮,味道却异常鲜美醇厚,暖胃又舒心。羊肉蘸点调料吃,肉香十足,软嫩不柴。这道汤特别适合老人和需要滋补的人,做法简单到极致,调料也少,吃的就是羊肉的本真之味,秋天喝一碗,预防感冒,浑身都舒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