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沙”的故事
创始人
2025-09-11 10:06:53
0

“回沙”不只是一种工艺,更是金沙酒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围绕的轴线。

文|好酒地理局

在酱香型白酒的工艺体系中,“12987”是坤沙酒的代名词。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组标准化数字概括出现之前,一种名为“回沙”的古老技艺早已在贵州金沙县传承流转。

“回沙”不仅是酱酒工艺的核心,更是一段关于传承、坚守与创新的岁月故事。

它早于“12987”概念的提出,阐明了酱香型白酒酿造技艺之精髓,也成就了金沙回沙酒这一醇柔酱香的开创者。

“回沙”之起源

但凡好酒,都能从历史溯源中找到来处。

“先有回沙,后有坤沙”的说法,在金沙回沙酒的起源与发展中,早有力证。

金沙县产区地处贵州西北部,地处乌蒙山与娄山山脉的交汇处,位于乌江与赤水河之间,自古就是酿酒的天然福地。

▎金沙原名打鼓新场,曾是黔北四大名镇之首,将其更名为“金沙”是1941年置县时以境内“金宝屯”“沙溪坝”各取首字命名,取义于成语“披沙拣金”。制图@好酒地理局

据《黔西州志续志》记载,早在清道光年间,金沙一带所产的白酒就已有“村酒留宾不用赊”的美誉,民间酿酒风气盛行,酒文化底蕴深厚。这里的酿酒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明崇祯年间,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清代末年,金沙县源村陆续出现了张、车、齐等姓氏家族开坊酿酒。源村的乡绅张义斋创立义斋烧房,采用大曲工艺成功酿制出“义斋窖酒”。其酒体醇和、风味突出,一经推出便远销至遵义、安顺、重庆等地,声名鹊起。

于是,齐家、车家等酒坊也纷纷效仿,不断提升酿酒技艺与品质,逐步形成金沙窖酒的雏形。

▎位于金沙酒业源村厂区的“齐家烧坊”。摄影@好酒地理局

转折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当时,茅台镇酿酒师刘开廷受邀来到金沙源村,将茅台大曲酱香工艺系统引入金沙,推动本地酿酒技术实现质的飞跃。这便为日后“金沙回沙酒”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1951年,金沙源村沙土供销社成立,原源村义斋烧坊在内的三家酒坊开启国营运营,重新恢复酒厂的酿造。

1957年,酒厂又正式定名为“地方国营金沙县源村窖酒厂”,首任厂长韦银带领42名工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起年产120吨的酿酒厂房,当年实际产量达到134.98吨,实现了从手工作坊向国营企业的历史性跨越。

同年,刘开廷受聘为酒厂总技师,成功酿出第一批回沙酒。

▎1957年3月,酒师刘开廷再回源村,指导生产国营源村窖酒,成功酿出首批酱香型白酒,这被普遍认定为是金沙回沙酒的起始。摄影@好酒地理局

1958年,厂长韦银在金沙县政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大回沙、小回沙”的工艺理念,县政府正式将其产品定名为“金沙回沙酒”。从此,“回沙”二字不再只是一种工艺,更成为金沙酒的品牌标识与文化符号。

1958年之后,金沙回沙酒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仅过了五年时间,就在1963年与茅台同获首届贵州八大名酒称号。

1979年,金沙县科委拨款5万元科研经费,支持酒厂开展酱香型白酒的标准化研发工作。历经两年技术攻关,金沙窖酒厂推出首批注册商标的酱香产品——金沙回沙酒,实现了从经验型生产向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的重大转变,显著提升了产品一致性和市场竞争力。

图源@金沙酒业

1979年,是酱酒工艺在形成其话语体系过程中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时任的茅台董事长总结大曲坤沙工艺为“12987”。

实际上,“12987”的核心就是回沙工艺——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其中,“8”又是重中之重,8次的阴阳循环发酵持续生香,用一个“回”字便能生动呈现。

从金沙回沙酒得名,到“12987”得名,间隔时间超过了二十年。

这意味着,在整个酱酒行业具备体系化的工艺标准指导之前,金沙酒业就已经有了趋于科学化的工艺体系,即便当时酱酒行业的试点工程尚未开始,酱香型也尚未定名。

“回沙”之进化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金沙人就始终保持精进技艺的意识。

金沙回沙工艺确定后,酒厂也始终在探索品质的进化。

在金沙酒厂的老车间里,酿酒师傅讲解了一项独特工艺——陈酒回窖。

不少酒厂在酿造过程中都会将尾酒稀释到一定浓度,泼入酒醅中,再次发酵,叫作回酒发酵。

在这一环节,与一般酒厂使用新取尾酒回窖不同,金沙酒业一直使用来自陶坛库中陈放一年以上的陈酒。长期贮存后,酒中醛类物质挥发,杂醇油含量降低,酒体更显柔和。这些陈年尾酒经科学降度后重新回窖参与发酵,极大增强了金沙回沙酒的醇柔质感。

尽管这一工艺每年增加数千万元成本,金沙酒业仍坚持沿用,只为保证酒体品质。

摄影@好酒地理局

在发酵环节,金沙酒业还因地制宜地采取“分堆扩面”的措施。

金沙县产区地处高原,年平均气温较赤水河中游河谷地带更低,传统上并不利于高温堆积发酵。为克服这一问题,金沙酒厂采用“一窖两堆”发酵法,即将一窖酒醅分为两堆进行发酵,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环境微生物的网罗和富集,以提高发酵温度与效率,使酒体更醇和、刺激性物质更少。

而制曲环节,金沙酒业与江南大学展开合作,在曲房改造试验和菌群强化试验上取得诸多进展,正在积极探索工艺调整优化、机械曲质量提升、生产试验规模扩大、制曲生产周期延长及曲药评价标准建立。

酿造和制曲层面的改革与创新,最终都转化为金沙回沙工艺的进化。

制图@好酒地理局

在科研系统方面,金沙酒业已建成省级技术中心、技术研究院、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坊等多层次研发平台。公司拥有专业技术研发人员2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占比50%以上,还包括多名国家级品酒师、省级白酒评委和酒体设计师。近年来,酒业开展研发项目20余项,配置超1500万元的高精尖研发设备,2023年还成功申报毕节市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获得政府资金100万元。

科研体系的建立,又为金沙回沙工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保障。

不过,工艺的进化与科技的赋能,只是金沙回沙酒“实力”的一部分。背后支撑其成为“醇柔酱香开创者”的,还有金沙产区不可复制的自然禀赋与历史优势。

金沙位于赤水河上游,专家评价为:“金沙县产区位于赤水河上游贵州西北部,为云贵高原重要组成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北纬27度黄金酿酒带的重要节点之一;境域内多山地平坝、水网密布、雨量丰沛、气候优越;产区内多钙质紫沙泥、铁铝质黄壤、稀土元素,有机质含量高,是优质酱酒原粮糯高粱最佳产地,酿酒生态得天独厚。”

摄影@好酒地理局

作为最优质的酿酒糯高粱产区,金沙产的高粱也深受茅台酒厂喜爱,金沙酒业全面采用本地优质高粱,从源头上保障了酒体的纯正与风味的稳定。

金沙酒业同时具有赤水河上游生态禀赋、优质糯高粱和富含各类矿物质的优质酿造用水,将云贵高原独特的地理生态融入酒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醇柔酱香风味。

除了地理环境与原粮,金沙酒业所拥有的“时间”同样不可复制。

金沙酒业依托近百年不间断酿造的老车间,构建出极为丰富且稳定的微生物发酵环境。这些车间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投用至今,微生物数量达到周边环境的十数倍,优势菌群突出,堆积发酵质量极高,为酒体带来更丰富的香味物质与更醇厚的口感。

摄影@好酒地理局

这些优势,共同将金沙回沙酒塑造为“醇柔酱香”开创者。

从清代坊间酿酒的民谣,到新中国国营酒厂的工艺定型;从“回沙”古法的重启,到“醇柔酱香”现代标准的创立——“回沙”不只是一种工艺,更是金沙酒业跨越发展过程中始终围绕的轴线。

在酱香型白酒百花齐放的今天,金沙回沙酒以“醇柔”开辟风格新路,以“回沙”坚守工艺本源,成为我国白酒产区化、风格化发展的卓越代表。

9月19日,“上游金沙 天生醇柔”#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价值论坛 将在金沙酒业举办。届时,来自各大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将围绕金沙县产区和金沙酒业的地理、水系、品类、科学和品质维度展开探讨,并发布科学考察报告。

对金沙回沙工艺的解读,也将是此次论坛的重要议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做包子也有万能公式?一屉包子蒸... 做包子也有万能公式?一屉包子蒸多久?附四种包子馅料详细做法,记得收藏! 🌺 是谁蒸包子总翻车? 不...
中秋临近,嘉兴人超爱的这一口,... 中秋临近,月饼销售也“渐入佳境”。在嘉兴,各个老字号、新品牌纷纷发力中秋消费市场,各大超市和商店也陆...
香蕉+酸奶,是“神仙搭配”还是... 香蕉和酸奶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深受大众喜爱。香蕉香甜软糯,酸奶酸甜可口,不少人会想把它们搭配在...
美味月报|8月热门菜谱回顾,厨... 导读 下厨房2025年8月热门菜谱内容趋势: 8月开始进入梭子蟹最佳食用季节,多个梭子蟹吃法菜...
白菊花不只是好看!它的6大功效... 像清雅仙子般的白菊花,从古至今都是养生“宠儿”——既能泡成清香的茶,又能入药调理身体。它性寒凉,却藏...
深夜食堂的宁夏答案 夜幕垂落,霓虹点亮兴庆区的街角,总有一盏暖黄灯光为食客而亮——白宫广式茶餐厅,这座开了二十八年的老字...
喜欢大理美食,才懂这店的含金量... 原创专栏/2025第099期 在临桂开了6年小店, 大理巍山的一家人, 把大理的味道都搬来了...
白露过后,多吃这个丑疙瘩!一蒸... ⚬ 提到家常菜中的“粉糯担当”,荔浦芋头绝对当之无愧。做好的芋头入口有着“抿一口就化”的绵密,牙齿几...
云布集团:品味古代麦芽糖制作法... 在食品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糖果早已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当我们追溯至三千年前的西...
从医六十载,他用精湛医术攻克脾... “等我好一些,就回去坐诊,还有患者在等我……”2025年8月,厦门市知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厦门市中医院...
原创 木... 木耳,这种看似平凡的食材,却蕴含着令人惊喜的美味潜力。很多人习惯将木耳炒着吃,但其实木耳不炒才更好吃...
原创 生... 秋天真是个让人欢喜的季节!满眼的金黄,丰收的喜悦,还有那阵阵凉意里藏着的各种美味。说到秋天的美味,怎...
原创 千... 图源:抖音@特别乌啦啦打卡视频截图 图源:抖音@特别乌啦啦打卡视频截图 9月6日,全网粉丝超千万的知...
原创 发... 发糕作为中国传统面点之一,以其松软香甜的口感深受大众喜爱。尤其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一款简单易做又美...
原创 秋... 秋意渐浓,莲藕迎来最饱满的时节。民间素有"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的说法,此时节莲藕淀粉含量高、肉质...
谁懂啊!在家炒出“湘菜馆同款”... 每次去湘菜馆,必点的小炒黄牛肉总让我魂牵梦绕——牛肉嫩到爆汁,辣椒鲜辣够劲,配着米饭能连炫两碗!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