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十大名面
创始人
2025-09-11 20:48:40
0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一个隐藏的吃面大省。明明地处南方,为何福建人偏偏爱吃面呢?

早在秦汉以前,福建的原住民,喜欢傍水而居,饮食文化方面相对匮乏,到了秦汉时期,闽地有所发展,稻米是此地的主要食物,跟周边相邻地区的饮食文化差别不大。但是到了汉代以后,却因中原战乱发生了许多变化,北方中原等地的汉人不断南迁至福建,至少掀起了四次大的移民潮。

第一次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二次是唐代前期,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第四次是北宋时期。这几个阶段北方汉人陆续南迁福建,不光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更将北方的先进技术和食俗传播开来,福建的饮食文化越发的丰富,并形成了带有北方饮食文化的福建特色,这就是福建人爱吃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福建当地特色面种类繁多,堪称是南方的“面食大省”。那么,你知道福建人到底有多爱吃面?下面小编就盘点一下福建十大的名面,打卡福建,不容错过的美味!

福州线面,又称福州面线,福州人称线面为索面、寿面,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是当地百姓们最爱的传统面条之一。福州线面始于南宋,属于闽菜系面食,号称中国面类最长最细的面,至今有八百多年历史。以“丝细如发、柔软而韧、入汤不糊”而闻名。古诗有云:“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簪横”,说的就是福州线面。

“线面”的产生源于北方面食加工,据考约在大唐末期,“十八姓随王入闽”时传入福建。起初这种面食的制作工序比较简单、工艺粗疏,采用的是竖直拉法,故称其为“挂面”;且面条粗短如索,又叫“索面”。后在漫长岁月中经过改良,制作技艺渐趋精湛,产品逐渐细如丝、长如线,才有了宋时黄庭坚描绘的“汤饼一杯银线乱”的精致模样。

民间也有传说,王母娘娘的女儿九天玄女为给其母王母贺寿,煞费苦心06060.hk用自己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亲自精制了细如丝、长如发的线面作为寿物,祝愿母亲长寿。所以福州线面工人家里都供奉着九天玄女的神像,左联写着“金梭玉帛”,右联写着“牵丝如缕”,横额是“巧夺天工”。

福州线面的制作须经过十七道工序,包含了诸多讲究的技法:和面手法有搅、拌、搓、撕、插、杵、抱、翻、擦,间以刀砍、洒粉、擀面纹路有竖、横、左斜、右斜,间以手穿、托、延。串面手法有搓、拧、绕、捞、整,配以手、眼、身并用。抻面手法有抻、振、弹。拉面手法有插、拧、拉、扬、开、剪、拢,配以步法退进反复……

在福州,线面已成为福州人节庆礼仪、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面食。从而形成许多独特的文化现象,譬如在福建的闽清,迎接第一次光临的亲友,端上桌的线面叫“饷容面”。婚嫁诸礼中出场的线面叫“喜面”。妇女生产后食用的面叫“诞面”。给老人祝寿,送的是“寿面”。孩子出生,亲戚朋友送线面祝福,称之“送安”。孩子满月、周岁办酒,席上首道菜也是线面。庆生、远游或者大年初一,吃线面讨个好兆头,称为“太平面”。“茶油拌线面”更是面类中的传统药膳美食……打卡福建,怎么能少得了一碗“会繁殖”的福州线面呢?

泉州面线糊,福建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流行一种特色小吃,名叫泉州面线糊。可以这么说,泉州人的一天,就是从早上的一碗面线糊开始的,堪称泉州人的灵魂级美食。

泉州面线糊的由来,相传是跟乾隆下江南有关。但根据历史记载,福建受北方人的影响,特别是因为古代中原战乱,北方人口向南方大迁徙,不少中原人到了福建,把吃面的习惯和做面的手艺一同融入了福建当地。

不过,跟北方面食相比,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泉州面线糊的面线很细,又因福建临海,佐以海产品熬汤,成品入口顺滑,鲜美清甜,令人回味无穷。对于吃惯了北方面食的朋友来说,这泉州面线糊或许给你不一样的味觉感受,早餐来一碗清爽软和,吃着特别舒服。

厦门沙茶面,厦门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风景好,美食多。厦门的沙茶面,正是厦门比较有代表性的美味面食,是南北饮食和中外饮食相结合的产物。沙茶源于东南亚地区,沙茶面风味独特,重汤又重面,基本原料有泉州油面,炸豆腐片,猪大肠,虾仁,绿豆芽、韭菜、鸡蛋。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搭配各式鲜虾、瘦肉、猪肝、猪腰、鸭腱、鸭血、大肠、鱿鱼须、豆腐干等辅料,做法和用料都非常讲究。

据说沙茶面起初是源自东南亚华侨带回福建的经典小吃,主要原材料是沙茶酱和高汤,口味咸鲜微辣略带回甜。沙茶面的精华主要在于汤汁,用猪大骨和公鸡熬成鲜美的高汤,然后加入由几十种海鲜熬制而成的沙茶酱,汤色红亮,甜香爽口,味鲜浓郁,还带一点勾人食欲的微辣,入口之后回味无穷,鲜美至极!

沙县拌面,福建沙县小吃远近闻名,沙县拌面就是其特色之一。沙县拌面属于中国福建省南平市沙县的特色小吃,被誉为“福建十大美食”之一。沙县的拌面一般跟沙县扁肉配搭,属于平民美食,深受食客欢迎。

据传,最早的沙县拌面是在沙县县城的夜市上出现的,当时还不具备明确的名称和标准的配方,只是一种很便捷、经济的夜宵。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食物,并且逐渐发展出了一些口味和制作方法。到了1980年代,沙县拌面已经成为了南平市乃至福建省非常著名的美食之一,经常吸引游客前来品尝。面下锅烫煮捞出,浇入猪油、酱油、味精,洒葱花、滴麻油、油炸花生碎、酱料、豆腐皮等等,做法简单,味道独特、香气扑鼻。

据说沙县拌面也是从古时候从河南开封传过来的,可见中原地区的面食文化对福建的影响深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美味和方便之处被更多的人所发现,逐渐成为福建、乃至全国知名的特色美食。

莆田卤面,福建莆田市,古称兴化,当地人有个习惯,爱吃卤面,其中以莆田江口的卤面最为出名。

相传是唐宋时迎仙驿馆传承下来的技艺。莆田卤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据说它起源于当时的一位名叫黄聪的莆田人。黄聪辗转于福建各地,将自己家乡的美食传播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莆田卤面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道拥有独特工艺和独特口味的闽味面食。

莆田卤面与河南卤面有所不同,莆田卤面的卤比较复杂。看似一碗简简单单的莆田卤面,却可以吃出山海之味。莆田卤面是一种带汤的面,讲究高汤,配料有瘦肉、香菇、虾干、 干贝、 牡蛎、蛏、韭菜等等,一口入魂,鲜美至极。

在莆田地区,无论是结婚喜宴、家庭过年,还是接待来宾,都少不了莆田卤面的身影。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莆田卤面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良,成为福建莆田地区的代表性美食之一。

峡阳筷子面,福建南平的传统面食。主要做法是将面粉加食用碱揉成面团,切成方形面条,焯煮熟透后膨粗成筷子粗细,用凉水退热,抓取成团备用。再用猪油爆香蒜制成油汤,把面条放入开水中煮热,再用油汤拌匀,就是劲道美味的峡阳筷子面了。

相传筷子面为明朝理学大家朱熹所创,乡民们见到面条形似筷子,又想起朱熹以筷子为笔的情景,于是给面条取名“筷子面”。后传入日本,在此基础上演变成了如今的人尽皆知的日本乌冬面。

连江鱼面,又称黄岐鱼面,来自于福州连江钟灵毓秀的黄岐半岛,据说只有黄岐的山和水,才能哺育出香气扑鼻的连江鱼面,为连江十大特产之一,是福州沿海不可或缺的特色美食。其做工精致细腻,韧性Q弹,色泽洁白,入口十分独特。

采用新鲜的鱼肉,断头去尾,剔骨除皮,剁成鱼泥。再加入香菇粉,经过繁复的工序制作而成。鱼面薄如白纸、富有韧性,吃法多样,可炒可水煮。白如羊脂,爽滑可口,带着海鱼的鲜味,吃着非常美味。

宁德芋头面,福建宁德有“海上天湖,佛国仙都,百里画廊”之美誉。打卡宁德,芋头面是不可或缺的美食之一。

芋头的软糯绵甜不仅深受大众的喜爱,而且它多样的烹饪方法也成为餐桌上的常客。把煮熟的芋头剥皮,加入地瓜粉,揉成面团。再切成圆条,放入滚烫的高汤中进行汆煮。再加入五花肉、鱿鱼干、葱、香菜、红糟等一系列配料。煮到面条浮起,并成晶莹剔透状就可以出锅了。宁德芋头面口感爽滑、Q弹劲道,又巧妙地融合了各种食材的味道,非常美味,喜欢吃面的不容错过!

长乐杠面,福建长乐的特色面食小吃,面条特别筋道,关键在于揉和杠。各个乡镇的煮法也略有不同的,以鹤上、首占和金峰最为出名。

据说最早以前,长乐人过端午节,除吃粽子外,也吃杠面。人们之所以吃粽子,据称是因为粽子像“龙角”,那粗粗的杠面,更似“龙须”,而节日期间长乐人把它列为特定食品,寓意吃下了这两种食品,犹如“龙在心中”,何惧邪气。

一碗具有口感鲜嫩和劲道十足的杠面,首先要一晚发酵,不断地手工揉和才行,将面团压成面皮后,放在杠面器上切成面条,煮杠面锅中的水温要适中,杠面出锅后才够劲道,要想吃到美味可口的杠面,汤料新鲜尤为重要。在煮的过程中加入了虾米、鱼干、石蟹、三眼蟹、猪小肠、芹菜、蒜、香菇、花蛤、蛏、还有新鲜的上排汤和老鸭汤等等,煮出来的杠面才会更加鲜美。

古田盒面,又称古田炒面,正宗的叫法叫“框盒面”。上好的面粉加入适量的食用碱加工成面条。面条有多粗?有一次性筷子般粗。

古田炒面在面条质地、佐料、口味、颜色等方面都与众不同。所用面为碱面,而非福建各地通用盐面。从外观上看,古田炒面的面条直径较大,有3至4毫米。其制作过程是先将打好的面条以沸水煮熟漂水沥干,然后倒入猛火烧烫的大油锅内,并拌以肉丝、香菇、大蒜和蛏酱等佐料,不断急炒,直至炒到面条入味糯软,才出锅装盘。

制作过程中诀窍在于外火要大,爆炒才能激发出香味,但火要大,面又不能糊,真正体现了厨师的烹饪水平。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不可缺少的蛏酱,一种独有的调料,也是古田盒面的灵魂。其成品熟透绵软而不粘鼎壁,吃起来香喷可口越嚼越有味,可谓色香味俱全。

古田炒面要用猪油,用“蛏酱”当佐料,所谓的蛏酱是长乐一带的海边人,加工蛏干时把滤下的蛏汁加上一定比例的盐巴熬成的调味品,味道极其鲜美。把面条炒至绵软后装在碗里,中号小碗装不了多少面食,吃饭快的人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胃口大的人连吃两三碗都不在话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你... 成都,这座钟灵毓秀的巴蜀古城,以麻辣鲜香织就人间至味。在这里,每一缕炊烟都飘散着诱人的香气,每一条街...
9月14日 第三届辽疆美食文化... 为深化辽疆两地文化交融与经贸合作,“味留石城·爱满辽疆”第三届辽疆美食文化市集将于9月14日至17日...
中秋美味“饼”纷登场 花样月饼...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作为中秋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月饼市场十分热闹。虽然距离佳节还有大半个月,...
罗永浩再次质疑西贝使用预制菜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天元)9月11日,继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否认门店使用预制菜之后,罗永浩通过社...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一句新疆谚语,道出馕在新疆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新疆2...
延吉荞麦冷面:冰碗里的酸甜山河 六月清晨的降温信号 延吉的六月,太阳刚爬过帽儿山的轮廓,街边的冷面店就飘起了冷气。玻璃门被推开时,总...
豆沙馅也能塌房啊,我接受不了豆... 什么?板栗饼也是土豆???快来个人告诉我不是真的!
原创 白... “白露吃应季,解乏不用急”,一到白露,不少人总觉得腿脚发沉、浑身没劲儿,爬两层楼就喘。老辈人说 “秋...
30款融合新菜品,口味丰富味型... 30款融合新菜品,口味丰富味型多样,总有几款属于你的菜。 麻辣豆棒,既可以当解馋零食,又可以当素肉...
万万没想到,楂片竟是帕金森患者... 提到山楂片,多数人只把它当助消化的零食,却没料到对帕金森患者而言,这不起眼的食材竟能发挥不小的辅助治...
爆炒鳝鱼片的做法:总有你喜欢的 鳝鱼被誉为 “水中人参”,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尤其适合春夏滋补。而爆炒鳝鱼片更是家常菜中的 “下饭王...
福建十大名面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一个隐藏的吃面大省。明明地处南方,为何福建人偏偏爱吃面呢? 早在秦汉以前,...
河马精酿荣膺2025酒业金盛奖... 近日,在济南举办的GHA2025酒业家·中国酒业金盛奖颁奖典礼上,联合优品(安徽)供应链有限公司旗下...
今日菜肴(辣椒炒肉,红烧鲈鱼,... 辣椒炒肉 一、 历史渊源:一碗镬气十足的江湖气 辣椒炒肉,顾名思义,主角是辣椒和猪肉。但要追溯它...
江苏麻婆豆腐的家常做法,麻辣鲜... 麻婆豆腐作为经典川菜,在江苏家常做法中融入本地口味偏好,以麻辣鲜香、嫩滑入味著称,搭配米饭堪称一绝。...
从“分散发展”向“生态共荣”,... 文 | 杨雯 2017年,川酒集团肩负“整合酒企、壮大川酒”的使命应运而生。七年来,川酒集团成为中国...
苏州奥灶面:一碗入魂的江南烟火 清晨的第一缕面香 平江路上的老面馆总是亮得最早。凌晨五点半,王记面馆的木锅盖被蒸汽顶得咯咯响,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