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西贝全是预制菜!”罗永浩9月10日在社交平台上突然发文吐槽西贝的菜品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因为这两年老百姓们对预制菜这个词非常的敏感,所以这件事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现在3天时间过去了,西贝集团的创始人也下场发声表示要起诉罗永浩,甚至后厨炒菜也开起了直播,有记者也去到现场品尝菜品的味道,可没想到的是记者的表情也是一言难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西贝真的是预制菜吗?
“隔夜味儿”的菜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预制菜这两年一直是老百姓所厌恶的,食物的口感差不说,最让人担心的是预制菜的安全问题,预制菜明显都是进过工业加工的,在冷柜里冻着,哪天需要了再拿出来加热好了就能吃,这年头什么东西能一直在冰箱冻着还能不坏的?可见里边的防腐剂等化学成分很多。
所以罗永浩本来只是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的,结果就迅速的冲上了热搜,是直戳来老百姓的心窝子,但是罗永浩的说法迅速引来了西贝创始人的强硬回击,不仅百分百保证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更扬言要将罗永浩告上法庭。
但是很奇怪的是也有大部分网友竟然支持西贝,毕竟对一家拥有上万名员工的大型连锁企业而言,老板坚决的否认显得西贝底气十足。
罗永浩晒出的账单可以看到,罗永浩一行5人在9月10日那天消费了六七百元,点了满满一桌的菜,可味觉体验却相当糟糕,他用了几个字来形容当天的所有菜品,“隔夜味儿”非常重!
而且罗永浩发现上菜时盘子只是温热,不是那种刚炒出来滚烫的温度,原本味道应该很鲜美的鱼肉结果带着腥气味,他们家招牌的羊排也有很大的膻味,不仅味道不好,份量也显得小气,一顿饭下来勉强能入口的,只剩下一道小炒牛肉和炖豆腐。
这种缺少“锅气”和新鲜口感的体验简直就是老百姓们印象中的“预制菜”,说白了是不是预制菜,和炒菜的复杂程序没一点关系,很多菜吃上一口就能感觉出来到底是不是。
但是西贝创始人觉得他们家的菜都不是预制菜,在他看来那些由工厂提前腌制好的鱼等半成品并不能算作预制菜,他试图将这个概念严格限定在消费者开袋即食、无需任何烹饪的料理包上。
而且老百姓讨厌的是,人们去外边吃饭花钱买的是厨师的“手艺”和厨房的“烟火气”,但是餐厅提供的可能只是一份被精准复制的“标准化加工品”,那人们去外边吃饭时图啥呢?这不就是欺骗消费者吗?而且预制菜的成本是肉眼可见的低。
事情闹得是越来越大,西贝也迅速做出了自证“清白”的反击,他们高调地在多家连锁店上架了“罗永浩的同款菜单”,邀请所有顾客前来品尝罗永浩吃过的所有菜品,并公开承诺不仅允许顾客进入后厨亲眼观看菜品的制作过程,如果对菜品味道不满意还可以当场退款。
做饭还是“表演”?
紧接着,网络上铺天盖地地出现了大量西贝员工“现炒包菜”的视频,本来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的,可是却被自己反噬了,这场精心编排的表演却因为细节的“穿帮”而显得弄巧成拙。
网友们很快发现视频里员工们使用的竟然是电磁炉,并不是传统餐厅里的明火灶,炒菜用电磁炉是没有那种原装的味道的,这让所谓的“现炒”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缺乏灵魂的模仿。
更让网友们相信西贝是预制菜的是“中国蓝新闻”记者的那场后厨直播,这个所谓的后厨根本没有一个厨房的样子,到处都很干净,也没有油烟的痕迹,灶台上摆放的是一口口深口大锅,看起来更像是用于加热而不是爆炒。
更令人费解的是,整个操作台上竟然找不到油盐酱醋这些最基本的调味品,也看不到一把菜刀的影子,有网友犀利地评论这里的员工不像厨师,反倒更像是熟练的“拆包工”,在直播中一道大盘鸡拌面在短短5分钟内就能做好。
有眼尖的网友在评论区指出整个制作过程似乎连盐都没有放,当记者夹起一小块鸡肉放入口中试吃时,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一言难尽”,他没有做出任何评价,只是默默地将剩余的菜品打包带走,这让西贝的预制菜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员工变“厨师”
罗永浩这边为了找到西贝预制菜的证据,直接悬赏10万元,向西贝的前员工征集他们使用预制菜的证据,也有大量的网友支持罗永浩的这一做法。
因为西贝炒菜的直播到处都是漏洞,后厨货架上的“儿童餐专用拇指玉米、南瓜、蛋羹”等半成品食材都被热心的网友们截图存证,这都是打击百分百无预制菜声明的直接证据。
更有力的“实锤”来自产业链的源头,有网友扒出西贝旗下的食品公司,还在生产着一种预制椒麻鸡,包装袋上清晰地标有“堂食袋装”的字样,这显然就是给餐厅提供的。
大部分网友就觉得,一个没有煤气灶,没有调料,没有油烟机的厨房,能做出好菜?西贝的员工们也是在一夜之间变成“厨师”了,关键这预制菜比街边现杀的活鱼卖的还贵!
更有网友提出了怎样在餐厅里检验预制菜的方法,点菜的时候可以点一个带汤的菜,直接给服务员说不放盐,如果做不了那就说明是预制菜,因为预制菜里的盐都是提前放好的。
而且让网友们生气的不是预制菜本身,是西贝挣着炒菜的钱,但是却让消费者吃着预制菜,这就是欺骗消费者没有欺诈的嫌疑,所以西贝到底是不是预制菜,其实网友们的心中早就有了答案,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