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烤箱里渐渐失去棱角的月饼,小花猫形状变成了大饼脸,莲蓉花纹融成了抽象画——这简直是我去年中秋节的烘焙惨案现场!
你是不是也曾经满怀期待地打开烤箱,却发现本该挺立的花纹全都"泄了气"?明明每个步骤都按配方来的,怎么月饼还是变成了"月饼饼"?别急,今天我要分享的这个秘诀,可能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那个让我差点放弃做月饼的下午
记得去年中秋节前,我信心满满地准备给家人做手工月饼。称量、和面、包馅、压模,每个步骤都小心翼翼得像在做外科手术。可是当烤箱"叮"的一声响起,我看到的却是一盘分不清正反面的"大饼"。
花纹?早就相约出走了!立体感?不存在的。那天的我,对着那盘"抽象派月饼"差点哭出声来。但是,作为一个倔强的美食爱好者,我怎么可能会轻易认输呢?
多方求教后的惊人发现
经过向老师傅请教和无数次实验,我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原来,**月饼皮泄脚的罪魁祸首是面团中缺少了关键的"骨架"**。就像盖房子需要钢筋一样,月饼皮也需要某种材料来支撑它的造型。
那么这个神秘的"骨架"是什么呢?让我先卖个关子。你猜是增加面粉?还是多加蛋清?都不对!这个神奇的材料,其实就藏在你的厨房里,只是你从来没想过把它加进月饼皮中!
揭秘时刻:就是它!
噔噔噔噔!这个神奇的材料就是——玉米糖浆!
别急着皱眉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糖浆?那不是会让面团更软吗?"没错,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但事实证明,适量的玉米糖浆就像是给月饼皮穿上了一件隐形铠甲。
为什么是玉米糖浆呢?因为它含有特殊的成分,能够增加面团的延展性和弹性。当玉米糖浆与枧水相遇时,会发生奇妙的反学反应,产生足够的支撑力来保持花纹的立体感。同时,它还能锁住水分,让回油后的月饼更加软糯可口。
来看我是怎么做的吧!
说了这么多,该上实战教程了。以经典广式月饼皮为例(50克月饼约做20个):
首先准备:中筋面粉200克、转化糖浆140克、花生油50克、枧水4克,还有我们的秘密武器——玉米糖浆20克!
关键步骤在这里:将转化糖浆和玉米糖浆混合,加入枧水和花生油,用打蛋器搅拌均匀,直到呈现出浓稠乳化的状态。这个过程需要点耐心,要搅拌到完全融合才行。
接下来筛入面粉,用刮刀翻拌均匀。记住不要过度搅拌!看不到干粉就可以了。然后将面团用保鲜膜包好,室温静置1-2小时。这个等待是值得的,让面筋得到充分的松弛。
包馅和压模的时候,你会明显感觉到面团的与众不同——更有弹性却不粘手,更容易塑形却不会回缩。压模的时候,"啪"的一声清脆利落,提起来的那一刻,花纹清晰立体得像雕刻出来的一样!
烘烤时采用高温定型法:先200度烤5分钟定型,然后取出来刷蛋液(一个蛋黄加一勺水),再转180度烤15分钟。看着月饼在烤箱里慢慢鼓起,金黄色的表面泛着诱人的光泽,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回油后的惊喜还在后头呢!
烤好的月饼别急着吃,要等待2-3天的回油期。这期间,玉米糖浆的另一项神奇功效就会显现出来——它能让月饼保持柔软的同时却不失形。
回油后的月饼,饼皮会变得油润有光泽,切开后皮馅融合得天衣无缝。咬一口,外皮软糯适中,内馅香甜可口,最重要的是——花纹依然清晰可见!送人的时候,终于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亲手做的!"
一些实用小贴士
玉米糖浆的量不是越多越好,一般占总糖浆量的10%-15%为宜
和面时所有材料都要室温状态,否则容易油水分离
压模前可以在花片上刷薄薄一层油,防粘效果更好
烘烤前喷少许水可以有效防止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