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家扣肉时,我的心总是暖暖的,就像回到了家的厨房。妈妈常说,火候是关键,差一点味道就变了。我选五花肉,要稍微厚点,三指宽左右。太薄了肉容易散开,太厚又不好入味。买回肉来,先别急着切,整块放冷水里煮。焯一下水,撇掉浮沫,然后冲干净。这一步不能省,去腥效果很好,让肉更香。
炒糖色有点难,但很有趣。放冰糖进去,小火慢慢搅拌,我不能走开。颜色变成深红时,马上放肉,翻几下上色。有时我偷懒,不用砂锅,用厚底锅也行。但砂锅炖肉更香,受热均匀,就像慢火细炖的生活。
肉煎好后,放姜片、葱段、八角进去。调料用生抽提鲜,老加上色,料酒去腥,比例大概是2:1:2。加水没过材料,大火烧开转小火,盖上盖子慢慢炖。至少炖一个半小时,肉块大时要两小时。炖的过程中,别老掀盖子,蒸汽跑了肉不容易烂。等到筷子能轻松戳透,就差不多了。肥肉变得透明,油也出来了,吃起来一点都不腻,感觉特别满足。
捞肉时要小心,太软容易碎。汤汁别浪费,倒回锅里大火收浓,淋在肉上。有人喜欢勾芡,我觉得原汁原味更好,就像简单的生活最真实。上次朋友来吃,说比在梅州吃的还正宗,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其实关键是耐心,慢慢炖,别急。盐一般不用加,酱油的咸度够了,口重的可以收汁时调一下。
配碗白饭最好,肉汁浇上去,特别下饭。剩下的肉汤我试过炖土豆,味道也不错。但最好一顿吃完,回热后口感会差些,就像美好的时光要珍惜。如果你是第一次做,别怕步骤多,其实都不难。糖色别炒糊,炖够时间,基本不会失败。新手也能做好,给自己点信心。
我常多做一些,放凉分份冷冻。想吃了提前解冻再蒸,跟新炖的差不多。平时忙,这样省时间,但慢炖的过程更治愈。整屋飘着肉香,那种感觉真好,仿佛时间都慢了。有人说用压力锅快,但我喜欢慢工出细活,因为炖肉不只是做菜,更是享受生活。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