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 孙阳)西贝与罗永浩这场持续5日的“争论风波”,今天以西贝在其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封致歉信画上暂时的休止符。信中提到了9条整改措施,除了“换油”一项,其余8条竟密集抛出11个“现”字——现炸现烤、现炒现做、现切现熬等,全文一共12个“现”,这其实也道尽了中国菜色香味的来源。西贝这封信,是致歉,也是餐饮企业在迈向成功之路上知错就改、向传统烹饪技艺的一次致敬。
不过,这些“现”字虽然掷地有声,罗永浩一句“10月1号开始替换,所以你10月1号前还要继续卖剩菜是吗?”的质疑,又将西贝推上热搜。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老罗误读了,西贝的原文是“10月1日前”,全国门店会陆续完成这些调整。
从这几日的各方争论来看,消费者抗拒的从来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被模糊的烹制方式和与高价不匹配的消费体验。“烟火气”,是近几年餐饮行业与消费者都爱说的一个词,此次之所以引起众多网友的广泛讨论,也正因为这切中了大家关心的议题。《中国烹饪》始终认为:连锁化不等于“去厨房化”“去厨师化”,标准化不意味着必须牺牲锅气。任何时候,餐饮的本质都是要回归到“人”,用服务传递诚意,用烟火气凝聚人心。餐饮业的诚意从来不在公关话术里,而是在灶台上立见真章。
西贝在儿童餐领域的深耕我们从未否认,七年来不断推陈出新,这份对家庭餐饮的专注也恰恰说明了它本就有能力做好,也有责任做得更好——越是头部品牌,越需成为“良心标准”的引领者而非“底线标准”的追随者。
据悉,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预制菜的“身份”将有统一说法,而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这或可成为行业拐点。标准化与烟火气从来并非对立,只需用透明化解矛盾:告知烹制方式,严格卫生管控,让顾客为知情权买单而非为“伪现烹”溢价。
现代餐饮连锁与传统烹饪也并不矛盾,流水线的预制包有它存在的价值,但现炒现做、现场烹制的中国烹饪技艺不能被工业化所湮没,且更应是现代餐饮价值的核心。愿这场风波让所有餐饮企业铭记——人间烟火气,终究需从锅底燃起,而非简简单单地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