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就近期校园餐安全问题回应称,教育部将“紧抓不放、持续用力”,压实地方与学校主体责任,坚决守住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此次表态发生在上海多所小学因配餐企业使用超长保质期冻肉、食材异味等问题引发家长集中投诉的背景下。近期,上海闵行区实验小学家长发现,学校午餐食材中出现保质期长达540天的冷冻牛羊肉,由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配送。该公司同时被曝曾采购保质期720天的冷冻五花肉。
9月15日,多校家长反映学生餐中虾仁炒蛋出现异味,部分学生食用后出现呕吐症状。绿捷公司回应称“虾仁中存在细沙”,但家长接到的学校通知显示原因为“虾仁质检未达标”。
相关溯源信息在9月18日晚被查询后,于19日上午从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集中删除。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企业可自行登录平台修改或删除信息,此举引发公众对信息透明度的质疑。
涉事企业上海绿捷成立于2014年,由香港公司全资控股,业务覆盖上海16个区600多所中小学,日供餐量超60万份。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曾多次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被起诉,2025年8月仍中标20余所学校供餐项目。有家长指出,绿捷配餐中高频出现油炸食品与速冻肉类,餐标约15-18元/份,与其宣传的“安全、营养、美味”存在落差。
教育部数据显示,近两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督导下,全国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推动中小学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并查处多起安全事件。
王嘉毅强调,下一步将强化从业人员培训与食堂硬件改造,并推动家长委员会参与监督。业内专家建议,需建立校园餐供应商黑名单制度及跨部门动态抽查机制,避免“名牌企业”倚仗规模规避监管。截至目前,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绿捷公司食材供应流程。
来源:南方都市报、搜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