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的夜市里,酸汤鱼的香气能飘出几条街 —— 这道被称为 “贵州第一菜” 的美食,藏着黔地人的酸辣情怀。从红酸汤的发酵到鱼的选择,从蘸料的搭配到配菜的选择,每一步都充满贵州特色,酸得开胃、辣得过瘾、鲜得地道。
酸汤是酸汤鱼的灵魂。贵州酸汤分红酸汤和白酸汤,酸汤鱼常用红酸汤,用贵州本地的番茄、辣椒、姜、蒜,加淘米水密封发酵而成。发酵时间至少 15 天,温度控制在 20℃-25℃,发酵好的红酸汤颜色鲜红,酸香浓郁,不含任何添加剂。有些老店的酸汤会 “续汤”,即每次用完后加新料继续发酵,传承几十年的老酸汤更是珍贵。
鱼要选贵州稻田里的稻花鱼。稻花鱼生长在稻田里,以稻花为食,肉质细嫩,刺少,适合煮酸汤。鱼要现杀现处理,去鳞、去鳃、去内脏后,在鱼身划几刀,方便入味,不能用冷冻鱼(肉质会柴)。煮鱼前,先将酸汤倒入锅中,加姜片、葱段、少许料酒,大火煮沸后放入鱼,煮 8 分钟即可,时间不能过长,否则鱼肉会老。
蘸料是酸汤鱼的点睛之笔。用腐乳、折耳根、木姜子油、葱花、香菜、辣椒面,加少许酸汤调成蘸水。折耳根是贵州蘸料的必备,有独特的香味;木姜子油能增加香气,去鱼腥味;腐乳的咸香能中和酸汤的酸,让口感更丰富。吃酸汤鱼时,要将鱼肉蘸满蘸水,酸、辣、鲜、咸、香在口中融合,让人食欲大开。
配菜常选豆芽、豆腐、土豆、青菜,放入酸汤中煮,吸收酸汤的味道,解腻又开胃。贵州人吃酸汤鱼有个习俗,要配一碗米饭,用酸汤泡饭吃,能多吃两碗。酸汤鱼的起源与贵州的地理环境有关,贵州气候潮湿,吃酸能祛湿开胃,所以酸食成为贵州饮食的特色。如今,酸汤鱼已传到全国,但老贵州人仍认贵阳 “亮欢寨” 的味道 —— 那是老酸汤最地道的酸辣风情,是黔地人刻在骨子里的味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