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别说,家里包饺子剩下的饺子皮别浪费,拿来做个“饺子皮蛋挞”,那可太香了!外皮烤得酥酥脆脆,咬一口“咔嚓”响,里头的蛋挞液嫩滑香甜,奶香扑鼻,还能自己加点葡萄干、坚果啥的,当早餐、下午茶都合适,孩子抢着吃!
这其实算是个“机智主妇”的创意吃法。传统蛋挞得用专门的酥皮,麻烦还贵,有人灵机一动——咱家饺子皮不也是面皮嘛,试试?没想到一试还真成!虽然没那么层层起酥,但胜在方便、接地气,还带着点中式面点的朴实香,特别有家的味道。
材料我给你列得明明白白(做6个左右):
饺子皮:6张(别用太厚的,薄一点的更好)
鸡蛋黄:2个(只用蛋黄,口感更嫩)
牛奶:100毫升(全脂的更香)
淡奶油:80毫升(没有的话全用牛奶也行,但加点奶油会更香滑)
白糖:30克(喜欢甜的可以多加5克)
葡萄干、蔓越莓干或者坚果碎:一小把(随你喜欢,不放也行)
做法超简单,三步搞定:
第一步,先做“蛋挞水”。把蛋黄打进碗里,加糖,倒进牛奶和淡奶油,拿筷子或者小打蛋器搅匀,搅到糖化了就行。然后找个筛子过一遍,这样烤出来的蛋挞才细腻,没气泡不蜂窝,口感像布丁一样滑。
第二步,处理饺子皮。取一个蛋挞模具(没有的话用小碗也行),把饺子皮轻轻放进去,用手指往里按,让它贴合模具的形状,边缘稍微高一点,防止待会儿蛋液漏出来。每个都这么弄好。
第三步,组装+开烤!先在每个饺子皮底放几粒葡萄干或坚果,再把蛋挞水倒进去,倒七分满就行,别太满,不然一加热会溢出来。烤箱提前预热到200度,把它们放中层,烤20分钟左右。看到表面金黄,蛋液凝固不晃了,就OK!
刚出炉的最好吃!外皮酥得掉渣,里头热乎乎嫩嘟嘟,蛋香、奶香、面香全混在一起,特别满足。凉了皮会软一点,但味道也不差。
这道小吃没啥高大上的文化背景,但它特别“生活”。它代表的是咱们中国人那种“不浪费、会变通”的智慧——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让人惊喜的味道。而且做法简单,特别适合新手练手,或者哄娃开心。
总之,下次包完饺子剩下皮,别扔!试试这个“懒人版蛋挞”,说不定你就解锁了新宠早餐!真的,巨香巨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