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雪糕”横空出世!闵行旗忠打卡新神物,颜值 甜度爆表
我得承认,昨天看到马桥镇出手——和光明食品联合搞了个“网球雪糕”,我差点没被惊艳住。说句夸张的,单凭这颜值,这雪糕就有在朋友圈刷屏的潜力。网球、大师赛、雪糕……这组合谁能想到啊?马桥的策划,看来是懂流量密码的。
赶紧说说,这个“网球雪糕”到底啥来头。就在闵行旗忠网球中心的春申美好生活季上,直接登场!两种口味:巧克力和草莓芝士,卖18块一支,价格和市面上那些造型雪糕打个平手,但你别急,真材实料和背后的设计才是爆点。
包装一拆开,那叫一个“上头”!整个雪糕仿佛把旗忠网球中心的白玉兰主馆照搬过来了。八瓣花瓣围着,C位那个小网球像要“一飞冲天”。乍一看,俨然赛事擂台,吃一口,立马在脑中补全现场喧嚣和呐喊的画面。说句直白的,马桥镇就是拿出了自家地标做雪糕原型,这种文化自信,不点个赞都对不起自己。
细节拉满还体现在雪糕棒上——刻着“马桥Logo”,恨不得让你从头吃到尾都记着:这支雪糕,正宗马桥限定!网友们调侃:“吃完棒子不能扔,收藏留念!”我深有同感,这手艺、这创意,确实舍不得随随便便丢掉。
那么,哪个消费者不吃颜值买故事?我看见现场有小姐姐排队买雪糕,自拍 九宫格发圈一条龙流程,评论区那是真实热闹——“主场馆雪糕,终于能咬一口白玉兰了”“每一口都是网球大师的味道”,网友段子信手拈来,氛围感堪比顶级球赛。说完不禁感慨,体育赛事越来越会玩IP营销,产品做得有故事、有地域、有互联网话题点,难怪短视频都迷糊滤镜加销量冲榜。
但话说回来,这只是一支雪糕吗?我看未必。说白了,这其实是把一次观赛体验,升级成了味觉 视觉 文化的多维互动。过去现场看球,顶多喝喝运动饮料拍拍照,哪有带主场定制雪糕的排面?更有意思的是,雪糕本身就是情绪价值的放大器,谁还能拒绝一口冰凉、甜蜜又自带打卡滤镜的快乐呢?
对比一下其他城市的体育赛事,上海这波即兴发挥着实让人服气。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在大赛期间砸出本地雪糕、做成陪伴球迷、吸引外地客人的潮流新品。有些地方做欢呼应援,有些地方忙着蹭热点做个纪念徽章,但上海直接“端出一口能吃的主场”,既接地气、又时髦、还具备网红潜质。这值得体育营销专业的同学们抄作业!
讲真,这让我想到了东京奥运会“最美纪念雪糕”,和巴黎奥运“可可棒冰”的蹭热企划。但说颜值和创意,咱们的网球雪糕有过之而无不及。关键是,背后这股浓郁的马桥本土文化和生活气息,是外面模仿不来的。小到那个刻满Logo的雪糕棒,大到“白玉兰”主馆幻化成雪糕模样,每一处都写着“上海本地限定”四个字,再加上闵行的生活季活动,谁说不是一种软实力的展现?
有网友说:“别的城市在抄上海作业,上海在写新课本。”我心里冷笑,这就是格局。明明可以靠赛事硬件吃饭,却愿意花心思做点软实力的小事,让人觉得城市有温度、生活有盼头。网球本来挺“高冷”,雪糕一加,气氛全盘激活。别说球迷打卡路过,这次出来玩,怎么也要尝一支才算“做全体验”吧?
至于点位问题,官方贴心开列:马桥满天星生活广场、农业又冉农场、旗忠高尔夫、马桥万达市集、久事旗忠中央球场……范围全覆盖。至于现货库存和每日供应,暂无相关信息,想尝鲜的小伙伴建议早点出发,别等网络爆火再慌张抢购。
能吃、能拍、能炫、还能收藏,马桥限定网球雪糕,给全国球迷和时尚玩家狠狠上了一课:体育可以软萌,城市可以有温度,味道里还能藏着生活美学。
这才是真正的“上海生活细节杀”。别的不多说,是时候拉上朋友,亲自奔现场打卡一波,看球、嗑雪糕、朋友圈九连发——这才懂什么叫“把生活过成赛事”。未来谁敢小看咱中国式赛事氛围?我们已经走在最前头了!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