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肉啊,绝对是咱们餐桌上的一大“宝贝”!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还不油腻,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多吃鱼,对大脑好,还能增强免疫力。说起鱼,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香煎带鱼、鲫鱼豆腐汤这些“老面孔”。但其实,有4种鱼,它们的营养价值更高,堪称“水中珍品”,而且味道也特别鲜美,家常做起来又方便。今天,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这4种“宝藏鱼”,并附上超级家常的做法,保准您一看就会!
第一种:泥鳅
可别小看这黑不溜秋的小家伙,泥鳅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它蛋白质含量极高,脂肪却很低,钙、铁等微量元素丰富,对补气益智、增强体力特别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非常适合体质虚弱的人和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推荐食谱:红烧泥鳅炖豆腐
1. 处理泥鳅:买回来的活泥鳅,可以请摊主帮忙处理干净。回家后加勺盐搓一搓,去除表面的黏液,再冲洗干净。
2. 煎一下:锅里放油烧热,把沥干水的泥鳅放进去,小火煎到表面微微金黄,这样炖的时候不容易散,也更香。盛出备用。
3. 炒香调料:就用锅里的底油,放姜片、蒜瓣、干辣椒、一小撮花椒爆香,再来一勺豆瓣酱炒出红油。
4. 炖煮:把煎好的泥鳅倒回去,沿着锅边淋入料酒、生抽、老抽(上色),翻炒均匀。然后加入足量的开水,水量要没过泥鳅。
5. 加豆腐:水开后,把切块的嫩豆腐放进去,加一小勺糖提鲜,根据口味决定是否加盐(因为酱油和豆瓣酱有咸味)。
6. 收汁:盖上锅盖,中小火炖15-20分钟,让豆腐和泥鳅充分入味。最后开大火稍微收一下汤汁,撒上葱花或香菜就可以出锅啦!
第二种:银鲳鱼
银鲳鱼体型扁平,刺少肉多,吃起来特别方便。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DHA,对大脑和视力发育非常有益,是名副其实的“益智鱼”。而且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甜,清蒸最能体现其原汁原味。
推荐食谱:清蒸鲳鱼
清蒸是最能保留鱼肉营养和鲜味的烹饪方法,做法简单,味道却一点都不简单。
1. 准备鱼:银鲳鱼去内脏和鳃,清洗干净,在鱼身两面划几刀,方便入味。
2. 腌制:在鱼身上和肚子里抹上少许盐和料酒,放上几片姜片和葱段,腌制10-15分钟去腥。
3. 上锅蒸:蒸锅水烧开后,把腌好的鱼放进去,大火蒸8-10分钟(根据鱼的大小调整时间)。
4. 关键一步:蒸好后,盘子里会有很多蒸出来的汁水,这个汁水比较腥,一定要倒掉!同时把鱼身上的姜片和葱段也拿掉。
5. 激发香味:重新在鱼身上铺上新鲜的葱丝、姜丝。锅里烧一点热油,油热后淋在葱姜丝上,瞬间激发出香味。
6. 调味:最后,沿着盘边淋入适量的蒸鱼豉油(或者生抽),就可以上桌了。
第三种:鲅鱼
鲅鱼,也叫马鲛鱼,肉质紧实有弹性,味道鲜美。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A和多种矿物质,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提供充沛的精力。用它来做馅包饺子,那叫一个鲜!
推荐食谱:鲅鱼韭菜馅饺子
1. 处理鱼肉:鲅鱼洗净,从中间片开,用勺子小心地把鱼肉刮下来,注意剔除小刺。鱼皮不要。
2. 调制肉馅:在鱼肉泥中分次加入花椒水(用开水泡花椒放凉),朝一个方向使劲搅拌,让鱼肉“吃”进水,这样馅料才会嫩滑。然后加入适量的肥瘦肉馅(比例大概是3:7的鱼肉和猪肉,加点猪肉更香),继续搅拌均匀。
3. 加配料:放入切碎的韭菜,加入盐、白胡椒粉、少许香油和食用油,再次搅拌均匀,馅料就调好了。
4. 包和煮:接下来就是按平常的方法包饺子了。煮饺子时,水要宽,水开下饺子,点三次凉水,等饺子都鼓鼓地浮起来就熟了。
第四种:小黄花鱼
小黄花鱼体型虽小,但营养不容小觑。它钙含量丰富,对骨骼健康很有好处。同时,它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干炸的做法,外酥里嫩,连骨头都能一起吃,补钙效果更佳。
推荐食谱:干炸小黄花鱼
1. 腌制:小黄花鱼处理干净,加入葱段、姜片、料酒、盐、白胡椒粉,抓匀腌制半小时以上,让其充分入味。
2. 挂糊:腌好后,捡出葱姜,打入一个鸡蛋,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淀粉(比例1:1),抓拌成均匀的糊状,让每条鱼都薄薄地挂上一层面糊。
3. 炸制:锅里多放点油,烧到六成热(筷子放进去周围冒小泡)。把火调到中小火,一条条地下入小黄花鱼,炸到表面定型、微黄后捞出。
4. 复炸:开大火,将油温升高,把炸过一遍的鱼全部倒进去,复炸30秒左右,直到颜色金黄、外表酥脆。这一步是酥脆的关键!捞出控油即可。
这四种鱼,是不是都很家常?做法也一点都不难。泥鳅的滋补、鲳鱼的鲜甜、鲅鱼的醇厚、小黄鱼的香酥,总有一款适合您家的餐桌。为了家人的健康,尤其是孩子的聪明和免疫力,不妨经常换着花样做来吃,把健康和美味一起吃进肚子里!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