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饼、细荚花生、白蒲黄酒……新疆如皋村里这场中秋长桌宴,九旬支边老人吃着吃着哭了
创始人
2025-10-08 10:45:46
0

以下内容转自南通日报

“没想到在新疆还能尝到来自老家的现包藕饼,这是老家的味道,和我65年前离开如皋时,我娘做的一个味儿!”10月6日中秋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留县库尔德宁镇莫乎尔村的长桌宴上,92岁的支边前辈王振礼略带哽咽的嗓音里却满是欢喜与回味。

明月出天山,天涯共此时。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恰逢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江苏省如皋市融媒体中心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融媒体中心“心心向融”,经江苏援伊南通工作组引荐,以党建共建为引领,亲情、温情为纽带,在莫乎尔村举办“雉水天山共明月 民族团结一家亲”中秋主题活动

活动邀请莫乎尔村如皋支边前辈、少数民族和南通援疆人才干部、在疆如皋企业家代表欢聚一堂,看发展、续传承,品乡愁、赏圆月,忆初心、话未来。

烟火气里话团圆

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过一个节、同吃一桌饭、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寿乡名特产,地道如皋味。黑塌菜、香堂芋、下原蘘荷、细荚花生等来自“世界长寿乡”如皋土生土长的富硒食品热气蒸腾;丁堰脆饼、白蒲黄酒、玉免食品等带着如皋独特饮食记忆的名产应有尽有。

雉水风物与天山风味跨越山河,同桌相遇。新疆烤全羊、牛肉、手抓饭、大盘鸡等色泽诱人、香飘满院。长桌中央一盘盘分别产自如皋、伊宁两地的石榴,颗颗紧紧相拥,像极了此刻团聚的各族亲人。

心若紧相连,情如藕丝长。哈萨克族村民暑兰、维吾尔族村民苏毕衣第一次学着包藕饼,边学边听如皋支边人丁忠杰讲如皋习俗:“如皋人过中秋节都要包藕饼,莲藕莲藕嘛,盼着大家相亲相连,圆圆满满呢!”

非遗寄乡情,文化续根脉。如皋市融媒体中心向莫乎尔村赠送如皋非遗唐妈妈香囊、蔡氏面塑、如皋剪纸等非遗礼品和落户如皋的全球知名企业南通斯密特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天文望远镜。今年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中央代表团,向新疆赠送的纪念品中,天文望远镜就是由该企业研发生产。

“如伊一家亲,天涯若比邻。赠送天文望远镜寓意深远,希望莫乎尔村的乡亲们能透过望远镜,看见万里星月和更美好的未来,也进一步拉近两地距离,记住这份跨越山河的牵挂。”如皋融媒体中心主任王贞慧说。

大烤馕端上长桌,援疆干部、支边前辈、少数民族代表围坐一起,大家“同心同月”共品团圆馕。随后,如皋城市专题片、两地美食分享、支边故事讲述轮番上演。

视频连线环节,莫乎尔村支边前辈与如皋亲属隔空相见。“姐,老家的向阳桥还在呢!你还记得当时你带我在桥上捉萤火虫吗?”“怎嘎记不得呢?你可晓得哦,我们才到新疆时,公社就叫向阳公社,提到向阳公社我就不由得想到老家的向阳桥,想到父母和你们兄弟姐妹啊。”

久远的记忆,未改的乡音,永远的亲情……屏幕两端的欢声笑语晕染出跨越山海、骨肉相连的温馨底色。

夜幕降临,明月初升。伊宁县融媒体中心带来的新疆歌舞点燃全场,如皋杖头木偶非遗表演引得阵阵喝彩。

全体人员共唱《歌唱祖国》,歌声与月光交织,石榴籽的清甜在舌尖散开,这一刻,雉水与天山的距离不再遥远,各民族的情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莫乎尔村中秋夜最美的风景。

党建红温暖支边情

戈壁滩崛起“如皋村”

夜色如水,月光为拓荒者曾经挥洒汗水的土地镀上一层柔和的银霜,仿佛为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披上了一件温柔的外衣。老一辈援疆人娓娓道来,那些关于奋斗、坚守与希望的故事,缓缓流淌进每个人的心田,化作永恒的记忆印记。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1960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241名如皋县戴庄乡【现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街道)】青年怀揣“为国戍边、建设边疆”的赤诚,从雉水大地如皋,奔赴新疆,扎根莫乎尔村。作为莫乎尔村的首任党支部书记,王振礼团结带领支边青年和少数民族群众开启了屯垦戍边、改天换地的奋斗史。

他们把当年如皋“誓让高沙变良田”治沙改土的精神火种移植到莫乎尔村的戈壁滩上,白天挥镐开荒、修建水渠,夜晚围坐煤油灯学习党的政策、谋划生产,用双手将荒滩戈壁改造成良田沃野,把党的旗帜牢牢插在屯垦一线。

“我年轻时当过兵,来新疆前在如皋参加过治沙改土大会战。如皋当时治沙改土的口号是‘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高沙变良田’,来到新疆垦荒,我们把如皋治沙改土的精气神带过来了,喊出‘戈壁滩变大粮仓,喜看棉菽千重浪’的口号。”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也是用来回忆的。

“那时候没有机械,挖渠全靠手挖肩扛。手冻得拿不住铁锹,虎口渗出了血,哈口气接着干。” 王振礼老人的讲述里,满是老一辈支边人的发愤图强与坚韧不拔,“党组织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一代接着一代干,才有了现在别名‘如皋村’的莫乎尔村。”

如今,莫乎尔村已成为多民族和睦聚居的幸福家园,村里的“如皋路”“如皋精神薪火相传”文化墙,仍诉说着这段跟党走、建边疆的峥嵘岁月。

天山脚下月色浓

石榴颗颗映同心

亲情在月光下流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悄然传递。

江苏援伊·南通工作组医疗援疆领队、伊宁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建锋已是第二次援疆,2010年他初到伊宁县时,便扎根基层开展医疗服务;2023年,他再次主动请缨,带领医疗团队开展义诊、带教本地医生,填补县域多项医疗技术空白。伊宁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南通大学教学医院”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开设“南通大学医学院伊宁县在职研究生班”,同时签订“南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党支部与伊宁县人民医院外科系统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通过教学、科研与党建融合,全方位提升本地医疗人才能力与水平。

“今天参加这次活动,感慨良多。老一辈支边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硬是把荒凉戈壁建成幸福家园,各位前辈是我们的引路人。”张建锋坚信,“有党的好政策保驾护航,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奋斗,新疆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咱们莫乎尔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如皋援疆教师丁帮琴分享了“用知识点亮新疆孩子梦想”的支教故事和心路历程,她表示:“我来自教育之乡如皋,我的使命就是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带到新疆,让孩子也能享有高质量的教育。现在孩子们学业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本地老师也能独立设计优质数学课,我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

从课堂教学到教研引领,从师生结对到青蓝帮扶,丁帮琴把援疆使命融入每一个教学细节,用汗水与热情在伊宁的土地上播撒教育的种子,让苏伊同心的教育之花在边疆绚丽绽放。

在疆如皋企业家代表王建卫深受触动:“我们商会近百家企业,都应该以支边援疆人为榜样,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不仅要把企业做好,更要助力民族大团结。”

月光下,中秋宴仍在继续,央视中秋晚会的歌声与众人的欢笑相融。“这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中秋。”王振礼老人望着满院的欢声笑语,十分欣慰,“不管是如皋还是新疆,都是我们的家,跟着中国共产党,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

来源:如皋发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健康科普】秋风起,蟹脚痒!吃... “是时新秋蟹正肥,恨不一醉与君别” 北宋诗人欧阳修曾在诗中如此感叹 可见吃蟹早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
饭店牛肉娃娃菜的家常做法,关键... 窗外飘着细雪,厨房里飘出牛肉与娃娃菜炖煮的香气。这是我记忆中祖母最常做的冬日菜肴,她总是系着那条洗得...
品月饼,听故事|孙元东:中秋佳... Mid-Autumn Festival 月光不问赶路人 时光不负有心人 中秋的月光洒向大地,有人看见...
汪孟恭亲授:鲜香嫩滑锤子肉,家... 鲜香嫩滑锤子肉 食材用料 瘦肉:优选猪里脊肉或牛里脊(约 200-250 克),这类肉质细嫩无筋...
昆明取名字大师谢咏推荐,昆明美... 昆明易经取名字大师谢咏推荐:昆明美食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哪些? 昆明著名起名大师谢咏老师分享昆明10大...
一周晚餐不重样|7道暖心家常菜... 下班站冰箱前发呆的夜晚,我终于找到了终结“今晚吃什么”这个世纪难题的秘诀。 “妈,今晚吃什么?”小时...
双节白酒动销下滑15%,为何机... 引子 每逢佳节倍思"饮",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却给白酒行业泼了一盆冷水。动销同比下滑15%-20%的...
懂酒四境:从一杯佳酿里,品出生... 酒,是刻在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符号。婚丧嫁娶、离合悲欢,人生每一个重要时刻,总少不了它的身影。我们常说...
今天的快乐,是酸甜酥脆的风味土... “每天一道美味,烦恼退退退!”——这句口号我已经喊了半个月,邻居没嫌我吵,反而天天敲门问香味从哪飘出...
听劝!早上起床后,尽量少吃这5... 早餐要吃好!这个“好”不仅指丰盛,还指营养搭配要好!早上起床后,应尽量避免食用以下5种类型的早餐,以...
原创 女... 今天,FIBA公布了2026年女篮世界杯资格赛的分档情况:中国、法国、澳大利亚和美国被列为第一档种子...
原创 寒... 每到秋风起,天凉下来的时候,心里就特别惦记一锅热腾腾的饭菜。今天推荐一道五花肉炖蘑菇,简单一锅端,却...
泰州:这里的早茶,多了一份特别... 金秋十月,黄桥烧饼的酥脆,蟹黄汤包的热气,烫干丝的鲜香,茶水的清冽……交织成最和谐的烟火气。今年的国...
原创 面... 明明面包松软香甜,还能夹火腿、抹果酱,可咱们中国人却偏偏爱吃白花花的馒头?超市里一袋切片吐司卖得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