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每年金秋时节正是吃螃蟹的最佳时节。小时候最盼着吃螃蟹,那时候螃蟹较贵,只有过中秋节的时候,父亲才会买上几只。母亲把买回来的螃蟹放到盆里,倒点清水,让它们吐吐脏东西,再用旧牙刷顺着蟹壳、蟹腿细细刷,连腹部的缝隙都不放过~
每次我都喜欢守在灶台边,盯着锅盖上的玻璃视窗,看着螃蟹的壳慢慢从青灰变成通红,心里的期待也一点点满起来。螃蟹蒸好后满屋都会飘起淡淡的蟹香,揭开锅盖的瞬间,热气裹挟着香味扑出来,通红的螃蟹躺在蒸屉上,蟹壳油光锃亮,光是看着就已经口水直流了……
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喜欢吃螃蟹,但往往不知道螃蟹要蒸多久才熟?其实,只记住这3个时间点,蒸好的螃蟹不掉腿不流黄,蟹肉会超鲜美!一起来看看吧:
一、冷水上锅蒸10分钟,锁住螃蟹的鲜味
蒸螃蟹不要急着开火,先要把螃蟹处理好,仔细刷洗干净螃蟹的外壳,特别是蟹爪缝隙和腹部。
接着准备一口蒸锅,加入适量清水后,再将蒸屉放上,然后将刷洗干净的螃蟹腹部朝上、摆放到蒸屉中。这样可以防止螃蟹遇热后在蒸屉中乱爬,导致断腿和蟹黄、蟹膏流失。
然后盖好锅盖开始蒸,第一个关键时间点就是“10分钟”。这10分钟是螃蟹由生到熟的“定型期”。这时的高温蒸汽会快速锁住螃蟹外壳的蛋白质,让蟹壳收紧,同时让蟹黄和蟹膏初步凝固,为后续熟透打好基础。
这个时间点很重要,切记不要因为好奇,而贸然开锅,不然,螃蟹内部还未凝固的蟹黄容易流出,蟹腿也可能因为受热不匀而脱落。
二、根据螃蟹大小适当加3~5分钟,精准控制熟度
因为螃蟹有大有小,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买的螃蟹适当调节蒸煮时间,避免蟹肉老柴或夹生。
3两以下的螃蟹:需要在基础时间上,再蒸3分钟。这个规格的螃蟹因为体格较小,肉质细嫩,所以短时间加热就能蒸熟,时间过久,反而会让蟹肉失去水分,肉质变柴。
3~4两的中等螃蟹:需要在基础时间上,再蒸4分钟,这个大小的螃蟹一般是我们都经常选购的,追加4分钟,可以保证蟹身和蟹钳内部完全熟透,同时还能保持肉质的鲜嫩。
4两以上的螃蟹:需要在基础时间上,再蒸5分钟,这种螃蟹因为较大,多蒸一会儿,才能让热量充分渗透到蟹身内部,避免出现“外熟里生”的状况。
三、关火后继续焖3分钟,提升口感层次
蒸螃蟹关火后,不要急着出锅,最后这一步“焖”至关重要。关火后让螃蟹继续在锅里焖上3分钟,可以利用蒸锅的余温让螃蟹内部的温度均匀分布,使蟹肉更入味,同时也让蟹黄和蟹膏进一步凝固,口感更加醇厚。
蒸螃蟹时,除了掌握了这3个时间点,还有两个小技巧能让你蒸出的螃蟹更美味:一是蒸的时候,在螃蟹的肚子上放上几片生姜或苏子叶,去腥又增香;二是锅底加水时,少加一点料酒,可以利用蒸汽带着酒香到蟹肉中,提升风味!
蒸螃蟹看似简单,却也有着许多的小技巧,学会这样蒸螃蟹,下次再蒸时便既能保证螃蟹完整、不流黄不掉腿,又能让蟹肉鲜嫩多汁,轻松享受秋日里的这份美好!
我是晓峰,喜欢晓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记关注吃货峰子哦!
本文由吃货峰子原创,欢迎关注与您一起交流,让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