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正值中秋团圆夜,为期10天的“三街拍住上,越食月好味——2025深港澳步行街中秋美食荟”在深圳罗湖东门老街、香港庙街、澳门官也街同步圆满收官。
这场以“美食”为桥梁,以“团圆”为内核的跨地域盛会,采用“线上直播 + 线下体验”模式,串联深港澳“同根同源”的文化脉络,激发深港澳三地的文化共鸣。活动不仅为国庆中秋双节增添浓厚氛围,更成为深港澳文商旅协同发展的鲜活实践,生动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路相通、城相融、心相连”的发展活力。
三街特色交汇 游客好评如潮
国旗飘扬,中秋月色正浓,2025深港澳步行街中秋美食荟贯穿国庆中秋假期。深港澳三地步行街统一主视觉布置之余,还结合各自特色打造各具风情的线下消费体验场景,使三条老街升腾起热闹团圆的氛围。一场跨越珠江口的美食之约,让深港澳三地的风味与文化深度交融。
活动期间,深圳东门老街会场设置80 余个展位。深圳盆菜、茶点等本土美味齐齐上阵,来自香港的碗仔翅、咖喱鱼蛋,与来自澳门的蛋挞、章鱼烧以及来自台湾的车轮饼、大肠面线,共同献上粤港澳台一家亲的“团圆宴”。广式灯笼制作、澳门神像雕刻等非遗展位,NBA BOX等科技展位,以及应节的中秋灯会区域,也吸引众多游客打卡。主舞台区域,乐队演奏、舞狮、学生艺术团表演专场、才艺汇演、管弦乐演奏等演出轮番上阵,日日不重样,天天有精彩。好吃又好玩,传统与现代激情碰撞,让东门老街成为广大游客和本地市民的假期热门打卡地。
不只深圳东门老街热闹非凡,作为香港知名 “深夜食堂”的庙街,同样沉浸在浓浓的活动氛围中。这里28档美食商铺沿街排开,首次引入的“小黄鸭 B Duck”IP格外吸睛,黄色的卡通形象布满街头巷尾,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合影留念。港式碗仔翅、传统咖喱鱼蛋的热气氤氲,土耳其、巴基斯坦美食的国际风味,与盛装打扮的老街相映成辉,在双节假期为广大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港式风情。
跨越珠江口,澳门官也街的中葡文化韵味贯穿活动始终。老DAY牛杂香气飘远,长洲糯米糍软糯香甜,莫义记猫山王榴莲雪糕的冰柜前,游客捧着雪糕合照留念。咀香园、金燕西洋牛油糕等老字号还推出了2025深港澳步行街美食荟活动专属优惠,不少游客提着礼盒,要“把澳门味道带回家”。中国舞、川剧变脸、木兵鼓阵等在街区一一上演,让假期的官也街焕发崭新活力。
线上破圈 线下激发区域消费活力
美食不仅满足味蕾,更以强大的吸引力汇聚三地人气,激活区域消费活力。据统计,活动期间,三条老街日均客流超百万人次,线上端“畅游深港澳通行证”小程序实现深港澳三地超300家商户优惠互通。活动首日三地联动直播,累计超过20家全国各地媒体同时直播,线上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次。
活动启动以来,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累计推出超过100篇次报道,向世界游客发出来自三条老街的热情邀约。活动期间,更有不少抖音、小红书达人到活动现场打卡,“深港澳步行街美食荟”成社交平台热议话题。
市民体验更折射活动深层内涵。深圳市民江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活动把人气聚集起来了,街区的环境也提升了很多,连我家附近都变得快认不出来了。商户们都遵守市场秩序,东门的信誉回来了,我们老街坊都感到特别欣慰。”
以美食为纽带 助力深港澳深度融合
一场热闹的美食荟,三条繁荣的老街,十天火热的消费,是深港澳三地从“各自精彩”到“深度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此次活动的举办,既源于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文化基因,更根植于粤港澳三地同向而行、同频共振的发展新格局。
作为深港澳融合双向赋能的“桥头堡”和“引领区”,罗湖区先后牵头完成三条老街结对共建合作协议的签署,构建起常态化交流机制和商圈联动核心纽带,在文体旅商等方面开展双向合作和深度协同。立足这一基础,三地又以美食荟为桥梁,推动文商旅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一方面,深化“三街联动”模式,将深港澳美食节打造成常态化IP,依托商会结对实现商户联营、客源互导;另一方面,则推出深港澳中秋国庆精品旅游线路,让市民游客实现“一程多站、三地同游”的美好体验,助力绘就深港澳同心圆。
东门老街的商业活力、庙街的港式风情、官也街的葡式韵味,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缩影,更是湾区人心相通的纽带。从一场美食荟的联动,到常态化合作机制的构建,深港澳三地正以“小切口”推动“大融合”。这场跨越三地的盛会,以美食为媒、以文化为魂,既激活了传统商圈的新活力,更探索出大湾区城市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助力“湾区一家亲”的愿景落地生根,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更温暖、更持久的发展动能。
文|记者 李艺戈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