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球场的大小和现代化程度,已经变成一场看不见的军备竞赛。眼看同城死敌热刺的新球场越来越大、越来越先进,阿森纳终于也坐不住了。根据《世界体育报》的报道,枪手正在计划对酋长球场进行一次全方位、脱胎换骨的大规模翻修。
这次的目标很明确:把球场容量从目前的6万提升到7万以上。一旦改造完成,酋长球场将超过热刺球场,成为伦敦容量最大的足球场,重新夺回“伦敦之王”的地位。改造方案包括降低草坪高度、翻新看台、更新顶棚,甚至可能增加一层新的座位。
阿森纳的思路,是向西班牙学习。他们的学习对象是刚刚完成翻修的皇家马德里新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报道指出,阿森纳的高管们正在密切研究皇马的项目,并把它视作现代球场在美学、球迷体验和商业收入方面的黄金标准。
皇马在伯纳乌上花了大约180亿欧元,将球场改造成一个“未来的印钞机”。其中的核心黑科技,是可伸缩的屋顶和可伸缩的草坪系统。这套系统能把整块草皮收进地下空间,这样场地就能用来举行音乐会、企业活动,甚至举办NFL比赛。
也就是说,改造后的球场不再只是足球场,每周都能创造大量收入的多功能娱乐中心。阿森纳想要复制这种模式。在财政公平政策日益严格的今天,俱乐部靠自己“造血”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他们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这次翻修,既是为球场扩容和现代化,也是为了在未来的足球世界里,给阿森纳建立一个更有竞争力的财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