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酱酒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贵州颐酒以“低调务实”的姿态,凭借扎实的品质积累和精准的市场策略,悄然完成了一场从区域品牌到国际舞台的逆袭。2025年,其核心产品陈酿3号在IGC国际烈酒(香港)大赛中斩获银奖,成为品牌深耕品质、厚积薄发的又一力证。这一奖项不仅是对产品实力的认可,更折射出贵州颐酒在行业变局中“以匠心守初心”的发展哲学。
一、低调底蕴:百年传承与产区基因贵州颐酒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初的“奥梁烧坊”,扎根于中国酱酒核心产区——茅台镇。作为仁怀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其生产商国宝酒业年产能达2万吨,储酒量超10万吨,依托赤水河黄金流域的生态优势,形成了独特的“黄金九度”酿造环境(水质、土壤、气候等)。
这种得天独厚的产区基因,为颐酒奠定了品质根基 。 尽管拥有百年历史,颐酒却长期以“隐形冠军”姿态深耕市场。不同于头部品牌的强势营销,颐酒更注重产品力的沉淀:遵循传统大曲坤沙工艺,坚持“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古法流程,并以陶坛陈放数年提升酒体醇厚度。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匠心,为其在国际赛事中脱颖而出埋下伏笔。
二、逆袭之路:从区域深耕到国际认可陈酿3号的银奖之路,是颐酒品质实力的集中爆发。2025年,这款酱香型白酒在IGC国际烈酒(香港)大赛中,以“经典酱香风格”征服国际评委,斩获银奖。此前,其已在全球五大权威赛事中累计斩获12项大奖,包括: • 2022年美国旧金山世界烈酒大赛(SFWS):天赐系列双金奖、大工造双金奖;
• 2023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CMB):天赐系列金奖; • 2025年香港国际葡萄酒与烈酒大赛(IWSC):陈酿3号银奖 。 这些奖项的含金量不仅在于评审的严苛——如IWSC采用国际盲品机制,引入价格段分组评测,打破高端酒盲目崇拜;更在于其折射的行业趋势:中国白酒正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深耕”。颐酒的逆袭,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三、品质解析: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的平衡陈酿3号的获奖,源于其对传统与创新的精准把控: 1. 原料与工艺:精选茅台镇红缨子糯高粱,沿用“三高三长”工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生产周期长、储存时间长、勾调时间长),确保酒体醇厚细腻。 2. 口感突破:在经典酱香基础上,通过陶坛陈酿与勾调技术优化,形成“酱香柔雅、入口绵柔、回味悠长”的风格,既契合老饕对酱酒的期待,又降低饮用门槛。
3. 健康化探索:响应行业趋势,严控塑化剂、甜味剂等54项指标,以“纯净酿造”理念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 。 这种“守正创新”的策略,使其在高端酱酒市场中开辟出差异化赛道。正如行业专家所言:“颐酒的成功,在于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酱酒故事。”
四、市场突围:从“幕后”到“台前”的品牌觉醒尽管品质出众,颐酒此前长期低调深耕区域市场。2022年起,品牌开启战略升级: • 精准定位:聚焦200-500元次高端价格带,推出“天赐系列”“锦绣中华系列”等核心产品,兼顾收藏价值与大众消费; • 全域营销:通过地铁广告、名酒进名企、高端品鉴会等活动,强化品牌曝光; • 国际化布局:以国际赛事为跳板,推动产品出口至俄罗斯、韩国等25国,并探索海外文化输出 。
这一系列动作,让颐酒从“区域隐形冠军”蜕变为“全国性潜力品牌”。2023年,其联合湖南、贵州、广西等多省大商推出文创产品,进一步拓展消费场景。
五、未来展望:中国白酒国际化的“颐酒样本”陈酿3号的银奖,不仅是颐酒的里程碑,更揭示了中国白酒国际化的深层逻辑: • 品质即话语权:在“标准对接”成为白酒出海关键挑战的当下,颐酒以国际赛事认证打破认知壁垒; • 产区集群效应:依托茅台镇产区优势,与国台、习酒等品牌形成协同,共同提升中国酱酒全球竞争力; • 文化赋能:通过“和乐、滋养”的品牌内涵,将白酒从商品升华为文化载体 。
正如邛崃国际烈酒大赛所预示的,中国白酒正从“产品出口”迈向“标准出海”。颐酒的逆袭之路,为中国酒企提供了一条“以品质立身、以文化破圈”的参考路径。未来,随着智慧工厂投产与创新工艺迭代,颐酒或将成为中国酱酒全球化叙事中更具分量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