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炸酱面,一碗承载着京城百姓生活智慧的面食,看似朴素却内藏乾坤。那深褐色的炸酱里,藏着老北京人代代相传的味觉记忆。
炸酱面的灵魂在于那一碗酱。地道的做法讲究选用六必居的干黄酱与甜面酱,按三比一的比例调配。干黄酱提供浓郁的豆香基底,甜面酱则赋予恰到好处的甘甜。酱料需用少量温水慢慢澥开,直至顺滑无颗粒。接下来的炸酱过程最见功夫: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丁,入热锅煸出油脂,待肉丁边缘微焦时,倒入葱姜末爆香,随后将调好的酱汁缓缓倒入。火候的掌控至关重要,需文火慢炸,不停搅动,防止粘锅。约莫半小时后,酱色由浅变深,油亮酱浓,香气四溢,表面浮起一层清油,这便是炸好了。
面条的选择也颇有讲究,手擀面为佳,粗细适中,口感劲道。煮面要水宽火旺,点两次水,捞出过一遍温水即可,既去除表面黏稠,又保持足够温度。配菜则随四季更替:初春的豆芽、夏天的黄瓜丝、秋日的芹菜末、冬季的心头美萝卜丝,再佐以青豆、黄豆、香椿苗,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吃炸酱面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碗里不能剩酱。老北京人会细心地将碗底最后一抹酱汁都用面条擦干净,这是对制作人的尊重,也是对这碗面的最高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