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早市:边陲小城的晨间烟火气
创始人
2025-10-16 18:05:02
0

2025年10月15日,吉林省集安市,晨光初现,鸭绿江畔的薄雾尚未完全散去,集安早市已是一派热闹景象。作为“感知幸福中国吉林行”采访团的一员,中国食品报社记者与30余位境内外媒体记者和网络达人共同探访了这个备受瞩目的公益性露天市场。这里不仅是当地居民采购日常食材的重要场所,更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多元的美食文化,成为展现吉林民生与经济活力的生动窗口。

(图为集安早市入口)

市场管理人员张先生向采访团介绍,集安早市从凌晨3点开市,持续到上午9点半,节假日则延长至中午12点左右。市场内登记摊位980个,加上周边散户,总计超过1200家。这片占地1.2万平方米的场地,被科学划分为土特产区、食品区和自产区三大区域。早市结束后,这里会变身为临时停车场,供市民和游客使用。这种“一地两用”的模式,既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也为商品流通提供了稳定、规范的场所。

(图为集安早市俯瞰图)

从散落摊贩到地标的蜕变

集安早市的历史可追溯至多年以前,但其规范化管理始于2008年。张先生回忆,最初的早市散落在街道两旁,不仅影响交通,也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当地政府出资平整场地,将摊贩集中迁移至现址。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市场环境,还将营业时间从原先的8点结束延长至9点半,为摊贩和市民提供了更多便利。

如今,集安早市已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和旅游品牌。据统计,2024年早市累计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日平均交易额约20万元,直接带动就业10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从本地蔬菜到朝鲜族特色小吃,早市连接了农户、加工企业和消费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三大区域特色汇聚

集安早市的三大功能区各具特色。食品区内,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和早餐小吃琳琅满目;土特产区以山珍野味和加工品为主,如松茸、鸭绿江鱼和人参制品;自产区则聚焦农户自销的有机产品,体现了“从农田到市场”的理念。这种分区不仅便于管理,也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在食品区,绿油油的叶菜、红彤彤的西红柿堆满摊位,当地农户介绍,这些蔬菜多产自鸭绿江流域,以无公害著称。水果摊上,白桃、蓝莓、苹果等时令水果色彩斑斓,其中集安白桃以汁多味甜闻名,成为夏季的“明星产品”。这些水果不仅直接销售,还供应给本地加工企业,用于生产果汁和果干,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

早餐摊位是早市的一大亮点。热气腾腾的包子、饺子、豆浆油条香气扑鼻,而最具特色的当属朝鲜族美食。冷面、米肠、打糕和土豆饼等传统小吃,融合了中朝饮食文化的精髓。一位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早市体验的游客写道:“早上五点半赶到集安早市,一碗热乎乎的酸汤子配上现打打糕,这趟早起值了!”据统计,早市早餐摊位日销量达数千份,带动了面粉、肉类等原材料的需求,形成了供应链的良性循环。

多元文化交融的缩影

集安早市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缩影。市场内,汉族和朝鲜族摊贩比邻而居,朝鲜族的打糕、米肠与汉族的豆浆油条、本地蔬菜相映成趣,形成了独特的“边陲风味”。这种文化融合还催生了创新美食,例如融入汉族调味方式的“集安特色冷面”,已成为游客必尝的经典。

一位朝鲜族老人表示,早市对他们而言不仅是谋生的地方,更是社交的平台。在这里,他们通过售卖传统美食结识朋友,传递文化。这种和谐氛围,体现了吉林在民族团结工作中的成果,也让商品成为连接不同民族的桥梁。

(图为参访团外国友人体验打糕)

早市带动旅游与产业链升级

集安早市的繁荣直接拉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日交易额20万元中,农产品和食品占比过半,推动了上游农业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下游加工企业的兴起。2024年接待的350万人次游客中,许多人专程为体验早市文化而来,形成了“吃、逛、拍、学”的旅游新模式。

早市还助力了吉林粮食品牌的建设。作为“黄金玉米带”的重要节点,集安早市上的玉米、稻米等农产品通过直接销售和游客采购,提升了市场影响力。当地政府推行“信用+”工程,加强质量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对“吉字号”产品的信任。

精心管理成就可持续发展

在早市的管理中,当地政府始终以品质优先为原则。从2008年迁移摊贩到如今的规范化运营,市场实现了从“乱”到“治”的转变。摊位登记、卫生检查、垃圾分类等措施确保了市场的有序运行。张先生表示:“我们定期对蔬菜进行农残抽检,早餐摊位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早市推广绿色包装,减少塑料使用,并鼓励农户发展有机种植,开发富硒蔬菜等高附加值产品。这些举措契合了吉林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也为早市的长期繁荣奠定了基础。

烟火气中的真实声音

采访中,游客和居民对早市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游客表示:“比起景区,我更喜欢早市这样的地方,能感受到最真实的烟火气。”另一位本地居民老李说:“早市不光是买菜的地方,更是我们每天见面的社交场所。”

社交平台上,许多用户分享了他们在集安早市的体验。一位网友写道:“在早市尝到了正宗的朝鲜族打糕和鸭绿江鱼,不虚此行。”这些真实的反馈,展现了早市作为集安城市名片的独特魅力。

迈向文旅融合新征程

展望未来,集安早市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通过数字化手段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特色产品走向全国。在吉林振兴的浪潮中,集安早市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有的烟火气和生命力,讲述着边陲小城的幸福故事。(李梓隆 贺诗珂)

【#感知幸福中国吉林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成都15年烟火小店挂出扫街榜纪... 今年国庆假期,成都太古里附近的一条小路福字街上,一家在此开了15年的家常川菜小馆“朱大嘴肥肠豆汤”接...
省事!老两口早餐,简单3样,吃... 秋天到了,养生季节到了! 晒晒老两口极简早餐,简单3样,好吃又养生! 年纪大了,胃口小了,所以,总...
零失败!香煎麻辣巴沙鱼,新手也... 家人们!最近被这道香煎麻辣巴沙鱼彻底套头了!不用吐刺、不用复杂腌料,20分钟就能端上桌,外酥里带着微...
最新科研:一日三餐背后的“食疗... 一日三餐,不仅是能量的来源,也正在成为管理慢性疾病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临床研究杂...
来国风市集“打酱油”,600年... 浓浓烟火气,点燃金秋消费季。10月16日,第七届六必居酱菜文化美食节、探味600年国风文化市集在西外...
原创 惠... 在广东惠东,白花市场的小吃种类繁多,每一处都藏着让人垂涎的美味。惠东白花市场是美食天堂,这里汇聚了各...
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 🌍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这个主题不仅仅...
【科普宁夏】你的早餐吃对了吗?... 早餐,是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餐 但很多人却敷衍了事或干脆不吃 如何做到“早餐要吃好”? 答案就在这里 ...
冯连伟原创丨舌尖上的郑旺酱菜 舌尖上的郑旺酱菜 文/冯连伟 我和郑旺酱菜有缘。 我的故乡汤河镇后坊坞村和郑旺镇前洪瑞村,村相邻,地...
白羊 10 月饮食清单:早餐加... 10 月,秋意渐浓,天气逐渐转凉,人体的生理机能和饮食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于活力满满的白羊座来说,...
杭州连甜品都开始自助了,几十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佳轶 海鲜、烤肉、火锅有自助已不稀奇,杭州连甜品面包也迈入了自助行列。 所谓“...
如果不出门,这9道面条做法学好... 如果不出门,这9道面条做法学好,味道香做法也简单,饿不着。 面条一直是日常饮食的主食之一。不想出门的...
在上海的老字号,品尝一道经典水... 在浓油赤酱的本帮菜系中,有一道菜宛如一股清流,以其素雅清纯的品相和鲜美弹牙的口感,成为考验一家上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