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不仅是能量的来源,也正在成为管理慢性疾病的重要研究方向。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临床研究杂志》的研究,为营养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该研究探索“ 4816 营养食疗体系”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过为期12周的干预,患者在短期内BMI、血糖及血脂等多项代谢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证明该综合饮食策略在慢性病代谢管理中的潜在临床价值。
该论文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李缨和长轻集团的高丽萍共同完成。上述研究较早系统性地探讨营养食疗体系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综合作用,被业内视为对该领域系统性方法的重要探索。
慢病防控下 营养干预价值日益凸显
随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慢性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已成为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在有效的长期跟踪与管理机制上存在局限。在此背景下,生活方式干预,尤其是营养干预,逐渐被视为慢病管理的重要补充路径。
然而,尽管营养干预在慢性病管理中受到广泛关注,现有的干预措施多采用单一膳食模式,缺乏个体化设计及与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相适应的优化机制,难以充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与此同时,市面上涌现出多种饮食方法,但多数干预手段仍较为单一。因此,探索一种能够极大改善慢性病患者营养健康状况的长期、个性化营养干预体系尤为重要。
如何构建一种更为科学、系统的多重饮食干预方案?题为《探索4816营养食疗体系对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的论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的一次探索。
该体系以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为核心目标,依托循证营养学理论,结合多种国际认证的饮食模式作为主要干预处方。通过优化膳食结构,提供全面且充足的营养支持,旨在激发人体自愈潜能,进而改善慢性病患者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脂、血糖等关键健康指标。
多重策略协同改善患者代谢状态
如何理解多重饮食策略协同干预背后的逻辑?据长轻集团首席营养师高丽萍介绍,“4816营养食疗体系”名称源于其设计框架:基于细胞、代谢、器官、系统4大层次,通过细胞净化、免疫调节等8大维度进行健康干预,最初设有16个阶段方案(现已超30阶段),故称“4816”。
高丽萍介绍,相比单一的饮食方案,“4816”系列方案会通过融合多种饮食干预措施,比如,16:8模式的限时进食、高膳食纤维饮食、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中等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饮食、能量限制饮食、5:2轻断食、抗炎饮食及益生元强化。
“在不同的阶段调理目标所有侧重,做到从多维度击破病因,增强对体重、血糖、血脂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效果。另外,也有助于客户亲身实践到多种营养食疗技巧,同时也避免了客户长期执行单一饮食模式,过于固化和单调而降低依从性,影响最终效果。”高丽萍指出。
长轻集团对此模式的系统性支持以循证营养学为基础,依托“5S服务体系”提供科学、可追溯的健康管理,由数百位专业营养师团队跟踪执行,并结合超500万用户的服务数据持续优化,形成“实践-验证-迭代”的闭环,确保体系日益精准高效。
这一模式并非依赖某一种“超级食物”或单一方法,而是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代谢改善方案,从进食时间、能量摄入、营养结构等多维度共同发力。
例如,16:8 模式的限时进食通过延长空腹时间,促使身体转向脂肪供能,降低甘油三酯的合成。
间歇性断食(5:2 轻断食)通过周期性限制能量摄入,可有效抑制脂质合成并降低脂肪储存,进一步改善血脂谱。
高膳食纤维的摄入可在肠道形成凝胶,结合胆汁酸排出, 减少胆固醇重吸收,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益生元强化可能也在改善血脂方面发挥了额外的积极作用。高膳食纤维饮食与低 GI 饮食的膳食模式也被证实有助于控制体重。
研究提及,患者在接受 3 个月的饮食干预后,其平均 BMI 显著下降,与预期结果一致,进一步支持了该体系在体重管理方面的有效性。
总体而言,通过多种科学饮食模式的有机组合,协同发挥作用,从多个层面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
研究证实:综合饮食策略的潜在临床价值初显
本研究采用单组干预设计,初步评估了“4816 ”综合饮食策略对超重/肥胖、2 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BMI、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过为期12 周的“4816”营养食疗体系干预,患者在短期内 BMI、血糖及血脂等多项代谢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提示该综合饮食策略在慢性病代谢管理中的潜在临床价值。
在干预过程中,患者每日通过线上平台接受营养师的咨询服务,营养师通过饮食记录或电话访谈评估,患者对干预方案的依从性,并依据个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及心理支持。
该文研究者指出,该研究将多种国际认证的饮食模式系统整合,并证实其在改善代谢指标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特别是在血糖控制方面,本研究观察到的改善幅度超过了既往单一干预策略的研究效果。“相较于既往,部分仅采用单一间歇性断食策略的研究中糖化血红蛋白降幅普遍达到了0.5%~0.8%之间,本研究观察到的改善幅度更大,提示在间歇性断食基础上结合高膳食纤维饮食与低 GI饮食,可能进一步增强血糖控制效果。”
研究人员强调,下一步将会通过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估该营养干预体系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时下,慢性病管理是一项涉及生活方式、行为干预与长期监测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业内看来,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单一膳食模式的局限,通过分阶段、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方案,为慢性病管理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循证营养学的发展,科学、系统的营养干预有望成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此类研究聚焦于营养食疗环节,但对于慢性病的管理而言,还需要结合体重管理、充足睡眠、科学适度运动等多方面的健康生活方式。随着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稳步提高,将有助于实现慢性病防治的关口前移,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