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葆青
昨天(10月15日)上午,在杭州梅灵南路的中国茶叶研究所里,“2025西湖龙井茶新生代茶人炒茶技艺传承竞赛交流活动”火热开赛。
如果你亲临现场,就会明白用“火热”两字来形容这场竞赛绝对恰如其分。现场45只茶锅分成长长两排,每只锅边坐着一位选手,精神饱满地齐刷刷开炒。他们手法熟练,抖、搭、拓、捺、甩、抓、推、扣、压、磨等传统炒茶手法运用自如,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基本功与对传统工艺的深刻理解。
竞赛现场 赵宏权摄
现场的温度也是热力逼人,每只茶锅的温度基本都在150至230度之间,45只茶锅一起发热,整个竞赛现场立刻变成了一个“大烤箱”。很多参赛选手刚开始炒制,就已经满头大汗。
为庆祝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周年,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西湖龙井传统制茶技艺,检验2025年西湖风景名胜区新生代茶人手工炒茶集训成效,由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办,西湖街道办事处与杭州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共同承办了这场活动。旨在以“自信自强,匠心制茶,交流技艺,共同进步”为主题,为新生代茶人不断拓展茶非遗技艺的实践路径,搭建技艺切磋与交流展示的平台。
2025年9月中旬,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统筹,在龙井村、翁家山村、满觉陇村、杨梅岭村、梅家坞村、梵村等茶村安排19个集训点,组织230多名学员系统开展手工炒茶集训。各西湖(狮峰)龙井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师工作室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围绕传统工艺要点开展分层次、多批次、重实操的专项培训,为新生代茶人提升制茶技艺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商会秘书长赵宏权为参赛选手做赛前动员 闾怡清摄
经各集训点选拔推荐,共有45名学员参加本次竞赛。因此,这次竞赛和以往截然不同,以往参赛的都是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而这次在锅边炒茶的清一色都是年轻人。
梅家坞村的朱江涛和翁家山村的施剑是现场最年轻的选手,都只有22岁。记者还在现场发现了双语茶艺师郭真,她曾经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等多个国际活动中,不遗余力地向全世界推广西湖龙井,她完成炒茶集训以后,也来参加这次竞赛。
梅家坞村的朱江涛(左)和翁家山村的施剑(右) 赵宏权摄
这次竞赛还有一个特点,参赛选手中有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区多位久负盛名的西湖龙井茶炒制大师的子女。沈木根大师的女儿沈赟,唐小军大师的儿子唐俊辰,陆洲东大师的儿子陆一骅,应云展大师的儿子应高明,这些准备承袭父辈事业的新生代茶人都借此机会参赛。
活动主办方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参赛选手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35岁以下青年茶人比例达35%。”展现出西湖龙井茶传承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的良好态势,也折射出西湖龙井茶传承队伍正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一位九溪的茶农告诉记者:“未来20-30年西湖龙井茶的江湖,就在这些年轻人手里了。”
45位龙井茶新生代茶人挥汗如雨地炒了足足3个小时,然后将炒好的茶叶装袋交给评委。本次竞赛设立“十佳学员"、“优秀学员”各10名,由茶叶审评专家组成评审组,对茶样进行统一感官审评。目前各奖项还在评审中,结果后续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