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热潮下,低度酒能否真正撑起酒业的未来,仍需跨越技术、消费认知与品牌战略的三重关口。
这个秋天,白酒行业迎来一波低度化新品浪潮。10月15日,今世缘在南京秋季糖酒会期间首次曝光了22度新品“今世缘·多少”,引发行业关注。
这并非个例,五粮液重启29度“一见倾心”,泸州老窖已研发成功28度国窖1573并计划进一步开发16度、6度等超低度产品。
洋河、水井坊、酒鬼酒等多家白酒上市公司也在近期纷纷研发或推出低度酒产品。头部酒企的集体行动,预示着低度化正成为白酒行业的一大趋势。
市场格局:低度酒赛道崛起,年轻消费群体成核心推动力
低度酒市场正以破竹之势重构白酒行业版图。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远超白酒行业整体水平。
这一增长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消费群体的代际更替。
五粮液对全国1000名20岁至35岁年轻人群的调研显示,白酒在年轻人喜爱的酒饮品类中仅占19%,低于啤酒(52%)及洋酒、果酒类(29%)。
年轻人普遍排斥高度白酒的辛辣刺激感,低度酒偏好占比超过60%。
消费场景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商务宴请、正式聚会逐渐让位于居家独酌(50%)、露营野餐(年增56%)、闺蜜聚会等多元化场景。
酒类消费从“应酬工具”转向“生活陪伴”,从“悦人”走向“悦己”。
理性看待:低度化浪潮中的三个不变
面对汹涌的低度化浪潮,我们需要理性看待三个不变的因素。
首先,传统高度酒消费群体仍将长期存在。当前50后、60后、70后高度白酒消费群体仍是中国白酒的消费主力,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饮酒习惯不会轻易改变。
其次,年轻人也会慢慢年长,成为中年大叔。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交场景变化,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会自然过渡到中高度白酒。人生阶段与消费偏好往往同步变化。
第三,白酒消费的基本逻辑未变。无论是高度还是低度,品质、品牌与消费体验仍是决定消费者选择的核心因素。低度酒并非简单的参数调整,而是对酿酒工艺的全面革新。
技术挑战:低度不等于低质
低度化绝非简单的“加水稀释”,而是一场技术攻坚战。
白酒降度后,酒体中的酸酯平衡被打破,醇溶性酯类缓慢水解,导致呈香呈味的酯类物质大量减少,很容易出现酒体寡淡的问题。
五粮液在研发29度产品时发现,降度后酒体中的酸酯平衡被打破,需通过色谱分析精准调控微量成分比例,才能避免口感寡淡。
38度国窖1573采用“冷冻过滤+老酒勾调”技术,在-10℃低温下处理酒体,再加入窖藏多年的基酒提升风味。
稳定性问题则是另一重技术挑战。低度酒在储存过程中易发生酯水解反应,导致酒体浑浊、风味下降。某酒企实验数据显示,42度白酒在-5℃环境下静置24小时,浑浊度增加37%,而45度以上产品浑浊度仅增加8%。
品牌战略:新品牌还是老品牌?
在低度酒品牌策略上,行业出现了两种不同路径。
一线名酒选择“降维打击”,用主品牌的势能为低度酒背书,降低消费者的认知门槛。38度国窖1573已成为泸州老窖业绩的重要支柱,市场占比逐年提高,规模接近100亿元。
而区域酒企则倾向打造独立品牌,作为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赛道。洋河推出33.8度“微分子酒”,以“轻白酒”概念聚焦“轻饮”场景;今世缘推出22度新品“今世缘·多少”,试图打破低度酒“淡而无味”的刻板印象。
从品牌专业角度看,传统白酒大品牌沿用老品牌推低度酒,在早期能够吃到品牌红利,但长远看,专家型低度酒品牌或许更有胜算。
正如BLUE DASH(布鲁大师)创始人吕殷楠所言,“低度酒只是一个行业内自嗨的品类名词”,消费者通常不会说自己喜欢喝“低度酒”,而是举出具体的品牌、产品名。
渠道变革:即时零售成新酒饮破局奇兵
低度酒的渠道策略也在发生深刻变革。即时零售成为低度新酒饮破局的关键渠道。
据京东《2025低度酒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低度酒在即时零售渠道的占比持续攀升,其中果酒占比38%(年增速72%)、茶酒占比25%(年增速65%)、气泡酒占比17%(年增速210%)。
美团闪购的酒类业务数据更为惊人——大促期间12小时内,白酒整体成交额破3亿元,同比去年实现超200倍增长。
这种渠道变革重塑了酒类的消费场景。年轻人的饮酒需求往往带有强烈的随机性——夏天夜晚的小龙虾配冰啤,周末追剧时的微醺果酒,临时起意的朋友聚会。
即时零售完美解决了传统买酒方式的痛点:餐厅酒水选择少、价格高;小卖部信任度低,冰镇选择有限;电商囤货无法满足即时需求。
白酒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随着技术壁垒被逐一攻克,当市场教育完成代际传递,当行业标准划定品质底线,低度酒或许才能真正从“潮流”进化为“常态”。
但无论度数如何变化,白酒的本质始终是关于情感、文化与社交的载体。
低度化不是白酒的终极答案,而是行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积极探索。
赵崇甫/品牌战略专家,以战略定位为核心,提供企业战略、品类战略、品牌战略,视觉锤(超级符号)设计、广告创意、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公关策略等系统化服务。
曾任知名上市公司高管,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品牌顾问,正式出版《品牌营销非常道》《微论品牌》《品牌的战争》《身边风景》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