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小主寻味中国|南京梅花糕:一捧暖甜,从铜模烟火到金陵印记
创始人
2025-10-18 19:23:18
0

当第一缕寒风掠过玄武湖,南京老巷的梅花糕炉便支棱了起来。铜制的梅花模具被炭火烘得发亮,糯米粉浆倒入时“滋啦”一声,裹挟着红糖的焦香与豆沙的绵甜,在冷空气中凝结成一缕缕暖雾。这是刻在南京人记忆深处的冬日信号,也是藏在“南京梅花糕”里,流转百年的市井滋味。作为“稷小主寻味中国”的新一站,我们循着这缕独特的暖甜,解锁这碗“外脆里糯、料足味浓”的金陵美味,看它如何从街头铜模中的巧思小食,一步步走进城市的味觉肌理,成为南京味道里最温暖的“冬日名片”。

一捧穿越百年:从铜模巧思到市井暖味

南京梅花糕的渊源,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金陵街头。相传那时秦淮河畔有位深谙食客心思的小贩,为了在寒冬里吸引顾客,特意打造了一套五瓣梅花造型的铜模具。他将磨得细腻的糯米粉调成浆,舀入模具凹槽,中间填入自制的豆沙或芝麻馅,架在炭火上慢慢烘烤。待糕体边缘烤得金黄微焦,内里却依旧软糯绵密,捧在手中能感受到从指尖蔓延至心口的暖意,因其形似绽放的梅花,“梅花糕”便由此得名。这口热乎甜香,迅速成为码头工人、街坊邻里抵御寒冬的慰藉——这便是南京梅花糕最初的模样。

早期的梅花糕虽质朴却暖心,到了民国时期,南京的手艺人开始对其进行细致改良:选用本地优质糯米磨粉,加入适量红糖调味,让糕体自带淡淡的焦糖甜香;馅料除了经典的豆沙,还创新性地加入红枣碎、葡萄干等果料,增添酸甜口感;烤至快熟时,淋上一层晶莹的麦芽糖,撒上瓜子仁、红绿丝点缀,最后再放上几颗圆润的小元宵,让每一口都充满层次。这并非随意的创新,而是一代代手艺人在实践中摸索出的“暖甜智慧”:粉浆的稀稠度要恰到好处,提起勺子能形成均匀的流线,太稀易塌陷,太稠则口感发硬;炭火的火候需精准把控,底火要足、面火要匀,避免外层焦糊而内里夹生;馅料必须填满模具,确保每一口都能吃到饱满的馅心,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暖”与“甜”的执着追求。

旧时的南京寒冬,梅花糕炉前总是热闹非凡。裹着厚棉袄的孩童踮着脚尖,眼巴巴地盯着模具里逐渐成型的梅花糕;上班族则攥着零钱,在寒风中耐心等候。刚出炉的梅花糕冒着热气,人们先对着糕边轻轻吹几口气,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块微焦的外皮,酥脆的口感中带着糯米的清香,紧接着挖一勺裹着馅料的内里,豆沙的绵甜、果料的酸甜与麦芽糖的醇厚在口中交织,暖意瞬间驱散了所有寒冷。这一捧甜暖,在南京的街巷里流传了百年,成为南京人心中难以割舍的冬日期盼。

从街头小摊到城市符号:藏不住的金陵甜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南京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流动的梅花糕小摊逐渐拥有了固定的门店。起初,它只是南京人专属的“冬日限定”美味,没想到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外地游客尝过之后,纷纷被这口暖甜打动,离开时总会追问:“其他季节还能吃到吗?”就这样,原本藏于市井的梅花糕,渐渐打破了季节的限制,从街头巷尾走进了商场、景区,成为南京名副其实的“美食名片”。

梅花糕的“出圈”,离不开南京人对品质的坚守:即便客流高峰,也始终坚持“现烤现卖”,绝不因忙碌而简化工序;即便推出新口味,也始终保留糯米的软糯口感与传统馅料的经典风味。而真正让它“声名远扬”的,是传统手艺与现代需求的完美融合。

在南京的老字号梅花糕铺中,年过六旬的匠人依然坚守着“老章程”:每天凌晨五点便开始准备工作,亲手研磨糯米粉,确保粉质细腻无颗粒;豆沙馅要当天现熬,用小火慢煮至绵密无渣;烤糕用的铜模具每次使用前都要仔细清洗并刷上香油,防止糕体粘连。而在标准化的连锁门店后厨,工作人员身着洁净工装,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通过精准的配比和严格的时间控制——粉浆的糯米与水比例精确到1:1.2,烤糕时间固定为8分钟,馅料用量统一标准——既保证了传统风味的稳定,又符合现代食品安全卫生要求。

如今,南京梅花糕不仅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了分店,还推出了“常温便携装”,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这一碗形似梅花的甜糕,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街头小吃,而是承载着南京烟火气息与手艺人匠心的味觉符号,成为外地游客了解南京、南京人寄托乡情的重要载体。

一捧暖透人心:从冬日限定到文化纽带

南京梅花糕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范畴,深深融入南京人的生活,成为连接情感与文化的重要纽带。

在南京的寻常百姓家,寒冬的午后总是少不了梅花糕的身影。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刚出炉的梅花糕冒着热气,孩子迫不及待地用勺子挖起顶上的小元宵,脸上沾满了糖粉也不在意;长辈则慢悠悠地品尝着,一边吃一边讲述着“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块梅花糕”的往事,温馨的氛围在甜香中弥漫。逢年过节,南京人招待外地亲友时,带他们品尝梅花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看着亲友们被暖甜打动、连连称赞的模样,心中满是自豪与喜悦。

对于在外漂泊的南京人而言,梅花糕是乡愁最直接的寄托。每次回乡,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奔向熟悉的老字号梅花糕铺,点上一碗经典的豆沙味梅花糕,熟悉的甜暖瞬间唤醒童年记忆;离开时,也会带上几盒便携装,想家时加热品尝,那一口暖甜仿佛能将自己带回南京的老巷,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烟火气。而对于来到南京的游客,梅花糕是不可错过的美食体验——在夫子庙的古街中,或是老门东的巷弄里,捧着一碗热乎的梅花糕,不仅尝到了金陵的独特甜韵,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情与厚重。

稷小主说:寻味,是寻一份藏在烟火里的温暖与坚守。南京梅花糕的故事,正是市井生活的质朴与手艺人的匠心最动人的碰撞,也是一座城市用味道书写的温情记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水晶虾仁烧麦,手把手教你在家做... 今天我做的这款水晶虾仁烧麦,晶莹剔透,鲜美滑嫩,有颜值还美味,家人个个都超级喜欢。 主料: 澄面1...
孩子脾胃最爱的8样食物,消化好... 孩子的脾胃健康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脾胃好,孩子才能消化好、吸收快,茁壮成长。今天就为大家带来...
人老腿先老?多吃这8道馋人菜,... 在我们的身体逐渐走向衰老的过程中,常常会听到“人老腿先老”这样的说法。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腿部的力...
这盘干锅花菜,是餐桌上的“下饭... “咚咚咚——”敲门声再次响起,不用说,这是住在对门的小姑娘又来蹭饭了。“姐,今天又做干锅花菜啊?我闻...
杨振宁逝世冲上热搜,享年103... 刚刚度过103岁生日的杨振宁先生与世长辞,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各界深切哀悼与追念。 作为享誉世...
每天为晚餐发愁?这8道家常菜,... 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回到家最期待的就是一顿美味又可口的晚餐。但很多人常常为晚餐吃什么而发愁。别担心...
娃脑发育缺 “燃料”?8道家常... 孩子的大脑发育是家长们极为关注的事情,充足且合适的营养就如同给大脑发育提供“燃料”。今天就为大家带来...
8道家常菜让我偷着瘦!每顿吃撑... 很多人一提到减脂餐,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水煮鸡胸肉和单调的沙拉。其实,减脂不必如此痛苦!我家餐桌上这8道...
馋哭邻居的八道家常菜,专治孩子... 孩子挑食,家长烦恼?别愁啦!今天就给大家带来八道美味可口的家常菜,不仅能让孩子吃得开心,还能馋哭邻居...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黄...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其所在周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昨天...
孩子缺锌不用愁,8道家常菜来帮...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锌元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乎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还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免...
秋天总失眠?别乱吃药!8道家常... 秋天,本是收获与宁静的季节,可不少人却被失眠困扰。别再盲目依赖药物啦,让我们用美食来调理睡眠,轻松享...
原创 红... 红烧肉炖海带丝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家常菜,制作时吧海带切成丝更加容易煮烂。这道家常味的红烧肉炖海带丝,口...
原创 珠... 珠海小吃融合岭南传统与滨海特色,种类丰富、风味独特,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底蕴。以下为珠海10大名小吃推荐...
就盯这批人!勾起小时候你的馋虫... 在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的休闲食品展馆里,零食展区无疑是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不仅孩子们流连忘返,许多成年...
当重庆火锅邂逅宁夏葡萄酒:第三... 10月17日,第10届中国(重庆)国际火锅产业博览会期间,一场以“微醺”为题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第...
原创 中... 这是我最近坚持喝了一段时间的早餐饮品,气色也是越来越好了,昨天约上闺蜜去拍照,自己都被惊艳到了,妈呀...
凯里今天被“酸迷糊”了,你有没... 今天(10月18日) 作为 2025第二届 凯里酸汤产业发展大会 重头戏之一 凯里酸汤创意大师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