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北京乡村烘焙节在通州区唐大庄村举办。20余家乡村烘焙主理人带来月饼、面包、窑烤比萨等拿手美食。
唐大庄村飘着麦香和欢笑。开集当天,直径80厘米的特制巨型面包——“唐大包”出炉,自带“窑溜达、包开花”口号,瞬间成为全场焦点。“这个IP形象可爱可亲,希望能激活大家内心的乡村情结。”活动策划者介绍,唐大包不仅是一个符号,更承载着一种慢节奏、有温度、可参与的乡村生活。
烘焙市集上,集结了20余家乡村烘焙主理人,他们有的开村咖、烘焙店,有的是农场主、民宿老板。他们带来了自家制作的月饼、面包、窑烤比萨、欧包、列巴等多种产品,供游客品尝购买。
李福利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农场的负责人,才一个上午,他带来的面包就全卖光了。“我们用的小麦是农场自己种的,国科大教授给的好品种。烘焙过程中也不放添加剂。”他热情地向顾客介绍,还加上微信,邀请他们去农场采摘蔬果,品尝面包。
比萨、司康等面点源于西方,但在北京乡村,它们有了新变化。就拿曼宿花间咖啡馆的比萨来说,它使用的蘑菇是主理人张新亲手在密云的松林间采摘的,烘烤所用的木柴也是当地的苹果木,别有一番风味。
本次市集共组织烘焙、文创、特色农产品、金鱼文化展、红酒品鉴等150家展位。现场设有烘焙趣味文化展、北京乡村好物文创展,还开设了家庭烘焙课堂。烘焙主理人们聚在一起,分享着回乡创业的故事,以及烘焙在连接乡土物产、传承文化与带动增收等方面的多重价值。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本市将把乡村烘焙市集打造为可持续的IP,探索“烘焙+研学、烘焙+民宿、烘焙+文旅”等业态,为乡村振兴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路径。
(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朱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