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菜一历史,一味一人间,品味舌尖上的湘潭
创始人
2025-10-22 09:22:40
0

走进“中国湘菜美食文化名城”,在烟火气中感受地域传奇——

探寻味蕾上的湘潭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颜石敦 蒋睿 彭婷 湘潭广播电视台记者 黄婉怡 肖湘

湘超赛事正酣,绿茵场上的激情与湘江边的烟火气交相辉映。湘潭市以赛事为媒,推动足球与美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城市发展“增量”。

日前,湘潭发布59家“吃在湘潭”特色餐饮名录,同步上线美食电子地图,吸引众多球迷寻味打卡。来自长沙、株洲的球迷纷纷赞叹:在这里不仅看了精彩的比赛,还尝到了地道的水煮活鱼、毛氏红烧肉。“一部湘菜史,半部湘潭写”,名符其实!

小巷深处藏着美食坐标

穿行于湘潭市区小巷深处,总会被那些不期而遇的“苍蝇馆”吸引——没有醒目招牌,却以最本真的味道和最浓的人情味,成为城市最鲜活的美食地标。就是这些小馆子,藏着湘潭人最深刻的味觉记忆。

水哥口味菜馆黄水师傅坚守18年,只用地道食材,甲鱼Q弹饱满裹着浓汤,文火慢煨的黑山羊肉醇香四溢,秘制臭鳜鱼闻之异香、食之嫩滑,成为食客心中的“无可替代”。“不急,沉下心慢慢做”,黄水的话道出了“苍蝇馆”的立身之本。

井水饭店则像“老友”,20多年前由民居改造,没有菜单,只有老几样——小炒牛肉锅气十足,蒜香排骨外焦里嫩,三五好友搓一顿地道湘潭味,人均仅需几十元。

老李米粉店在凌晨3时亮起灯火,那口传承几十年的老锅咕嘟咕嘟熬着骨头汤,蒸汽氤氲间,一碗软糯米粉成为湘潭人贯穿生命的味觉坐标。

这里的烟火气,不止于舌尖,更在于人情。阿娟小炒的老板娘能记住每位老主顾的偏好:张师傅口味清淡不要味精,李阿姨无辣不欢要多放辣椒,王伯伯牙口不好菜要焖得软烂……

这份烟火气,正被湘潭市细心“守护”与“激活”。该市商务部门以“六有”标准遴选59家特色“苍蝇馆”,通过免费线上营销、解决停车难、环境微改造、专业培训等政策,推动其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

湘潭优化市容环境、完善餐厨垃圾收运,引导餐饮主体科学预估客流、提升供应链与服务,活用线上平台优化排队流程,确保“爆单”时品质不降、服务不乱,让湘潭味道飘香市井。

剁椒鱼头

推门而入,品尝“鲜得勾魂、辣得霸道”,感受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性格。这些深藏巷陌的“苍蝇馆”,用烟火气串联起历史与现代,用人情味温暖着每一位食客。

“四大名人菜系”诉说地域传奇

10月20日,湘潭盘龙山庄婚宴上,“全家福”头菜获满堂赞叹。这道黎氏菜系代表菜汇聚蛋卷、肉丸、竹笋等10余种食材,鲜香交融,寓意团圆美满。

黎氏菜系源自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黎氏家族,以家常菜制作为核心,“全家福”是家族聚餐指定菜。近代,黎氏家族走出“黎氏八骏”——黎锦熙、黎锦晖等八兄弟,在学术、音乐、科学、教育等领域各领风骚,使黎氏饮食文化与家族荣耀紧密相连,成为湘潭地域文化中的一抹亮色。

湘潭市餐饮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该市深入挖掘毛氏、曾氏、齐氏、黎氏菜系文化,2013年摘下“中国湘菜美食文化名城”“中国湘莲美食之乡”称号。

毛氏菜系以韶山地域饮食风俗为底蕴,强调色香味俱全,注重烹饪技艺,讲究火候和调味,代表菜肴有红烧肉、火焙鱼等。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时,特意点名要吃家乡菜。

主打毛氏菜的毛家饭店从韶山启航,如今分店遍布全国。韶山毛家食品公司将红烧肉“搬到”线上,“毛家的味道,让世界尝到”。

曾氏菜系主要流行于“湘军”统帅曾国藩老家湘乡,代表菜豆辣蒸热鱼以当地新鲜草鱼为主料,搭配豆豉、辣椒蒸制,味道鲜美。

齐氏菜系因齐白石喜爱而闻名。齐白石出生湘潭县白石镇杏花村星斗塘,这里盛产的莲藕、矮脚白菜、鱼虾,都是这位艺术大师爱吃的美食,也成为他绘画创作的源泉。他在《白菜图》上题写“此味甲天下”,既是对故土的深情,也暗喻湘菜在中华美食中的不凡地位。

在湘潭故里居国际大饭店的“齐白石菜单”中,每道菜对应一幅画作,如“虾趣”对应“油爆小河虾”,“寿桃”对应“蜜汁火方”,画作与菜肴相映成趣。

“四大名人菜系”以历史名人为纽带,将饮食文化与地域历史、家族传承、艺术审美深度融合,在烟火气中续写地域传奇。

“潭字号”在传承中焕发新姿

10月19日11时,湘潭市雨湖区先锋街道幸福路新鱼宴,58岁的颜宏正手把手向弟子传授湘菜烹饪技艺。

出身烹饪世家的颜宏,自幼浸润于餐饮文化,15岁进入湘潭老字号“洞庭春”,拜湘菜名师肖厚培为师,潜心钻研湘菜,终成大师。

湘潭“水煮活鱼”这道菜,精选1.5公斤的雄鱼,活杀现煮,佐以本地紫苏、剁椒。在火候上讲究“三滚三沸”,确保鱼皮完整、肉质嫩滑的绝佳口感。

颜宏革新“水煮活鱼”做法,衍生出红汤、白汤之分,及加火、不加火差异,通过调味、火候、造型调整,使菜式更丰富、味道更鲜美、营养更均衡,成为传统湘菜焕发新生的生动注脚,为传承技艺,颜宏成立工作室,免费开设厨师长提升班,已授徒近200人。新鱼宴老总杨亮便是颜宏的弟子之一,这位“85”后目前拥有4家门店,吸纳100余人就业。

筒子骨炖洄渡鱼

在传承中创新,是湘潭饮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杨亮创新推出“筒子骨炖洄渡鱼”,匠心烹饪,配以香葱、紫苏,汤鲜味美、鱼肉Q弹,让人垂涎欲滴。

马家河黑山羊肉是湘潭一道响当当的名菜,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主推黄焖做法,佐料含特制辣椒酱,其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马家河新茅屋黑山羊店推陈出新,倾心打造全羊宴,顾客盈门。

湘潭年轻的厨师们,正以现代技艺重构传统:通过分子料理制成晶莹鱼冻;让龙牌酱油与法式鹅肝邂逅,创制“酱油鹅肝”;甚至以3D打印技术复原“湘军宴”中的古菜造型……

湘潭市餐饮行业协会策划一系列活动,打造湘潭菜地标美食效应。敢闯敢干的湘潭人陈坚劲、蒋华,远赴深圳、惠州开设“湘当爱”“芙蓉颂”连锁店,主打剁椒鱼头、水煮活鱼、红烧肉,让湘潭味道香飘四方。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好彩”当头,汾酒高质量发展蹄... 一场巡游,联动一座城;一杯美酒,贴近几代人。 继成都之后,汾酒再次落子广州,书写传统名酒迈向未来的“...
原创 吃... 前阵子跟我那执着减重的闺蜜吃饭,她往我面前推了碗沙拉,生菜打底,上面铺着几片鸡胸肉和几颗小番茄,一脸...
原创 红... 标题:红油辣椒这么做,简单又实用,看着红艳艳,吃着火辣辣,特别过瘾。 在美食的世界里,辣椒是不可或...
蔡学飞:在酒博会见金徽酒“品质... 胜势,不在一时一子。——题记 当秦岭南麓、嘉陵江畔的醇香,与长江之滨的浩渺烟波遥相呼应,一幅跨越...
【恩台酒文化】为什么有人喝不惯... 酱酒,不喜欢它的人认为这么重口有什么好喝的?喜欢它的人,别的香型难以再接受。 中国白酒一共12种...
周野芒、茅善玉、潘虹、孔祥东等... 一份菜肉馄饨甜品、一杯特调咖啡,再与主演合影一张,影迷徐晨连称心满意足。昨天,菜肉馄饨·思南会客厅在...
原创 西... 西安,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更以其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人垂涎...
蜜雪冰城回应“撞名” 近期,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开启“灵魂拷问”,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为什么不叫“幸运...
原创 表... 标题:表姐远嫁北方,第一次去她家吃饭,这一道菜南方人很少吃! 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位表姐远嫁他乡。她...
原创 惠... 作为广东省惠东县最具红色底蕴的山区古镇,高潭镇不仅以"东江红都"的革命历史闻名,更孕育了融合客家智慧...
原创 芹... 标题:芹菜别再炒着吃了,这样拌一拌味道更好,爱吃芹菜的你不容错过。 在众多蔬菜中,芹菜以其独特的清...
原创 脆... 标题:脆嫩爽口的下饭菜,几天不吃就馋得慌,夏天杀菌要多吃点它。 在炎炎夏日,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渴望...
火候到位才够味!湖南清炒四季豆... 在湖南的寻常百姓家,清炒四季豆是一道再普通不过却又不可或缺的家常菜肴,这道菜的做法没有定式,各家有各...
原创 炸... 炸小酥肉,牢牢记住“2个窍门”,出锅外酥里嫩,凉了也吃着香 说到小酥肉,不怕人笑话,我小时候都没见过...
餐桌添彩小能手!油焖茭白,红亮... 油焖茭白是一道色泽红亮、咸鲜适口的江南家常菜。茭白本身质地鲜嫩,经过油和酱油的焖煮,能充分吸收调味精...
原创 1... 最近刷短视频,总刷到什么“人造鸡蛋”。说得有鼻子有眼,什么成本只要一毛钱,用化学原料做的,蛋黄能当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