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短视频,总刷到什么“人造鸡蛋”。说得有鼻子有眼,什么成本只要一毛钱,用化学原料做的,蛋黄能当乒乓球打……说得人心惶惶!
但是,那些化工原料加人工费,做个假蛋成本比真蛋还高,谁会干这亏本买卖呢?
咱们与其担心莫须有的“人造蛋”,不如学会分辨四种常见的“问题蛋”,那才是真正影响健康和口感的!学会这几招,保你次次买到新鲜好蛋!
1.粘壳、散黄的鸡蛋——不新鲜的“老演员”
这种蛋摇起来能感觉里面晃荡,打开后蛋黄瘫软,立马散开,还带点异味。这是存放时间太长,细菌已经钻进去“安家”了,赶紧扔掉!
2.死胎蛋(毛鸡蛋)——猎奇背后的“风险蛋”
有人说它滋补,但这类蛋很可能是在孵化过程中感染了细菌(比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夭折后才成了“毛蛋”,营养没多少,风险可不小,尤其是给孩子,千万别尝试!
3.隔夜的溏心蛋——“细菌培养皿”
溏心蛋口感好,但煮得半生不熟,意味着沙门氏菌可能没被完全杀死。如果你煮好后还放了一夜,那简直是给细菌开派对!要吃就现做现吃。
4.水洗后存放的鸡蛋——“自毁长城”的傻蛋
鸡蛋壳表面有一层天然的保护膜,能阻挡细菌。你用水一洗,膜没了,细菌长驱直入,鸡蛋坏得特别快!买回来的蛋,脏了用干布擦擦就行,别水洗!
学会了避开坏蛋,咱们就得用新鲜的好蛋,做出绝世美味!下面这三道鸡蛋做法,是我家餐桌上的“常胜将军”,简单又好吃,绝了!
你以为荷包蛋只能煎着吃?试试这个糖醋做法,保证让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酸甜开胃,酱汁浓郁,专治各种没食欲。
让荷包蛋“入味三分”的秘诀:
“煎蛋”要外焦里嫩:油热后打入鸡蛋,中小火煎到边缘焦脆,形成一层金黄的脆边,但蛋黄还是流心的状态,这样后面吸收汤汁效果最好。
“黄金糖醋汁”比例:牢记这个比例,1勺料酒 + 2勺生抽 + 3勺白糖 + 4勺陈醋 + 5勺清水。这是经典的糖醋公式,百试百灵!
开始烹饪,酸甜诱人:
按平常的方法,把荷包蛋煎好,盛出备用。
锅里留底油,爆香蒜末,倒入调好的黄金糖醋汁,煮到冒泡。
把荷包蛋放回去,用勺子把汤汁不停地浇在蛋上,中小火煮1-2分钟,让它吸饱味道。
最后淋入少许水淀粉勾芡,让汤汁浓稠地包裹住每一个荷包蛋。
一口咬下去,先感受到酱汁的酸甜,然后是焦脆的边和嫩滑的流心,这个组合拳打在味蕾上,香迷糊了!必须连干两碗米饭!
这道菜堪称检验厨艺的“试金石”。做得好的水蒸蛋,平滑如镜,口感嫩过豆花。做不好,就成了满是蜂窝的“月球表面”。
我蒸出“镜面蛋羹”的零失败秘诀:
1.蛋水比例是灵魂:鸡蛋和温水的比例,严格控制在 1 : 1.5。教你个笨办法:用半个鸡蛋壳当量杯,一个蛋加3个半壳的温水,准没错!
2.“过筛”是必须的:搅匀的蛋液,一定要用细网筛过滤1-2遍,把那些搅不散的小系带和泡沫滤掉,这是口感顺滑的基础。
3.“盖盖子”或“封保鲜膜”:蒸的时候,碗上必须盖个盘子或耐高温的保鲜膜(扎几个小孔),防止水蒸气滴落砸出坑洼。
开始蒸制,嫩滑无比:
鸡蛋打散,加入1.5倍的温水和少许盐,充分搅匀后过筛,倒入蒸碗。
盖上保鲜膜,水开后放入蒸锅,转中火蒸12-15分钟。
关火后焖3分钟再取出。
淋上生抽和香油,撒点葱花。
用勺子轻轻一舀,蛋羹像布丁一样颤巍巍的,入口即化,鲜嫩无比。给宝宝当辅食,或者给牙口不好的老人吃,都绝了!
自己在家做茶叶蛋,比外面卖的更干净、更入味。关键是,那个满屋飘香的煮制过程,太治愈了!
让茶叶蛋“花纹漂亮,茶香入味”的诀窍:
“敲蛋”是艺术:煮熟的鸡蛋捞出,用勺子背面轻轻敲出均匀的裂纹,裂纹要密而均匀,这样花纹才好看,也更容易入味。
“泡”比“煮”更重要:茶叶蛋不是一直煮出来的,而是泡入味的!关火后,让鸡蛋在卤汁里浸泡至少4小时,最好过夜。
开始制作,满楼飘香:
鸡蛋冷水下锅,煮8分钟煮熟,捞出敲裂。
锅里放水,加入八角、桂皮、香叶、干辣椒、红茶叶(红茶颜色漂亮不苦涩)、生抽、老抽、冰糖和盐,煮开成卤汁。
把敲好的鸡蛋放回卤汁中,再次煮开后,关火。
别急着吃!耐心等待它浸泡一晚,第二天早上加热一下,那味道,绝了!
剥开蛋壳,大理石般的花纹下,是深褐色、茶香四溢的蛋白。咬一口,咸香的滋味已经深入蛋黄,当早餐或者零食,都让人欲罢不能!
【贴心小叮嘱】
怎么样,是不是再也不怕那些“江湖传言”了?赶紧用这些方法,去挑一盒好鸡蛋,回家做一道香喷喷的鸡蛋大餐吧!你最喜欢鸡蛋的哪种做法?快来评论区晒一晒你的独门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