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了,不少人由於天氣寒冷懶得運動,或找不到合適的運動管道,但是又害怕脂肪堆積、長肉,再加上胃口大增,吃得多動得少,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吃得一身膘"。 减肥,在冬季仍然是個熱門的話題。 那麼,冬季適合什麼樣的運動呢? 跳繩、慢跑、爬樓梯、太極拳…這些運動相對溫和,又強身健體,是不錯的選擇。 想要在冬季仍保持身材苗條的你,不妨來動一動吧。 p>
跳繩
冬天天氣過於寒冷不能進行其它室外運動時,跳繩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它對心臟機能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可使心血管系統保持強壯和健康,還對呼吸機能有益,减少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 p>
小貼士:跳繩之前要活動一下全身,尤其是肩膀、手臂、手腕及脚踝部位,避免扭傷及挫傷; 跳繩的速度應該由慢到快、循序漸進。 起跳時膝蓋應微微彎曲,每週跳繩不少於4次,但最好不多於6次,每次跳繩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 p>
慢跑
慢跑是當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有氧代謝運動方法,對保持良好的心臟功能,防止心臟功能衰退,預防肌肉萎縮,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肥胖症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p>
小貼士:慢跑的速度不宜太快,要保持均勻速度,主觀上不感覺難受,客觀上以每分鐘心率控制在180减去年齡數為宜。 例如一個60歲的人,其慢跑時的心率應為每分鐘180-60-120次,運動時間不少於20分鐘,每週不少於4次。 p>
爬樓梯
研究指出,每天走200級臺階,一周5次,持續8周,心肺功能將提升18%,壞膽固醇會下降8%; 每天跑兩層樓梯,1年可减去4-5斤; 跑樓梯1小時可消耗500卡路里。 上班族平時運動量不够,那就利用爬樓梯鍛煉吧。 p>
小貼士:上樓梯要注意運用大腿肌肉、臀部肌肉和腹肌力量,避免損傷膝蓋,當感到疲倦時,可借助樓梯扶手,幫助提升身體向上,以减少大腿的負擔,還可同時鍛煉手臂肌肉。 p>
太極拳
冬季是一年中的閉藏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准相對緩慢,所以運動鍛煉中要注意精神內守,避免陰精陽氣外泄。 打太極拳有助調息練氣,疏通經絡,調和氣血。 p>
小貼士:注意防寒保暖。 太極拳是一項看似運動量不大,實則非常耗費體內的運動; 保持空氣流通,太極拳注重調息,囙此空氣的質量很重要; 加强鍛煉前的準備活動,冬天身體柔韌性降低,充分準備才能預防運動傷害; 建議選擇柔軟、防滑的鞋底。 p>
跑走交替
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先走後跑,即走1分鐘後跑1分鐘,交替進行。 另一種是由走開始鍛煉,隨著身體適應能力的增强,漸漸過渡到由慢跑代替行走。 適合初參加鍛煉及年老體弱者。 p>
小貼士:步行、跑步應選安全平整的道路、合適的鞋襪; 運動過程中會大量出汗,應適合補充白開水。 通常情况下,健步走推薦量保持在每天1小時,跑步半小時左右即可。 如狀態不佳應適當减量,甚至不走。 p>
羽毛球
冬季打羽毛球很方便,只需要一片空地和球具就可以了,而且上手快,男女老少都可參與。 羽毛球對身體素質的鍛煉非常全面,它需要眼、腦、手、脚、肩、腰、胳膊以及腿的綜合協調的動作,加上攻球接球、脚步往返的活動量較大,冬天再冷也不怕。 p>
小貼士:打球前要熱身,把各個關節活動開。 另外,要跑一跑,讓肌肉熱起來。 打球後,從場上下來要注意放鬆整理,繞著場地走幾圈,做做深呼吸,再做幾組肌肉拉伸練習,有利於身體恢復。 p>
游泳
游泳是一項可鍛煉全身肌肉的極佳運動,水下運動不僅可以新增大腦血流量,改善血管健康。 冬天許多運動項目都容易造成身體勞損或損傷,而游泳源於水的特殊環境能够將勞損和損傷降到最低。 p>
小貼士:一定要帶拖鞋,以免脚底著凉; 帶浴巾或毛巾衣,以便在中間休息或沐浴後保暖。 冬天由於氣溫低,關節相對脆弱,下水前,一定要把各個關節活動開。 在中間休息、起水後要及時披上浴巾、擦乾頭髮、穿好衣服、以防感冒。 p>
騎車
冬季騎自行車能够促進血液迴圈,提升免疫力。 持續運動後還能够幫助保暖,提高心肺功能。 除此之外還有助下肢肌肉力量、協調性、平衡能力提升。 有人擔心騎車小腿會變粗,事實上騎車可有效减少腿部脂肪,塑造腿部肌肉線條。 p>
小貼士:要掌握好時間,一般應控制在1小時左右,其次,要調整好把手和車座高度,並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 最後踩脚踏板時,脚的位置要恰當,用力均勻,注意保持一定的節奏,否則會使踝關節和膝關節疲勞。 p>
散步
步行是醫學、運動專家最推崇的運動管道。 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機能,促進血液迴圈,預防心臟病,降低血壓。 此外,還可以促進肺功能、助消化、減輕體重、緩解精神緊張以及調節免疫功能。 小貼士:散步時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標準運動量是微微出汗正好。 其次注意散步姿勢,要抬頭挺胸,微微收腹收臀,兩肩放鬆,手臂自然下垂,前後擺動。 走路時足跟先著地,再過渡到前脚掌。 p>
下一篇:冬季養生粥最適合冬季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