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越来越涌向颜值经济,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类吃上“漂亮饭”红利。
当芝士瀑布顺着熔岩吐司的切口肆意流淌,当山野菌菇在土陶火锅里蒸腾起带着草木气息的雾气,当云贵酸汤与高脚杯里的葡萄酒在bistro餐桌相遇...
那些曾靠地域风味或匠心口感俘获食客的餐饮品类,正借着 “漂亮饭” 的东风集体翻红。
01■
餐饮品类,正在靠“漂亮饭”翻红
“漂亮饭” 是近几年兴起的热门餐饮概念,主打高颜值菜品、精致化摆盘与沉浸式用餐环境。
近年来,这一模式热度持续飙升:小红书上相关种草笔记多达 180 万篇,讨论量超 72.9 万条;抖音平台中,“漂亮饭” 相关话题总播放量高达 5 亿次,其中 #漂亮饭话题播放量 4.3 亿次,# 吃漂亮饭话题参与人次达 829.7 万。
随着市场对 “漂亮饭” 的需求井喷,众多同质化餐饮品类纷纷转型,迅速走红并推动品牌开启 “加速扩店” 模式。
以创意韩餐为例,当传统韩餐在国内市场逐渐失去吸引力时,部分品牌通过跨菜系融合、食材创新与艺术化空间设计,打破单一菜系的固有印象,催生出 NEED、BELLOCO 倍乐、KCOOKING 概念韩餐等新兴品牌。
这些品牌不仅扩张迅猛,旗下门店更是成为 “排队王”。
2021 年创立的 NEED,目前已布局 40 家门店,深圳首店开业首日排号超 1000 桌,武汉首店排队三小时成常态;
BELLOCO 倍乐在五个城市开设 20 家门店,多家首店登上城市热门榜单;KCOOKING 同样人气爆棚,长沙 IFS 国金中心店试营业期间便吸引大批顾客打卡。
除传统韩餐借 “漂亮饭” 红利焕新,云贵地方菜也通过 bistro 模式,将云贵传统食材与国际烹饪技法结合,打造出云贵 bistro 新业态,成功在一线城市崭露头角。
如今,云贵 bistro 涌现出花袜子 SOCKTAIL BAR、山野板扎 Ameigo 梅果等代表性品牌,门店遍布多个城市且常现排队盛况。
比如山野板扎・云贵川 Bistro,堪称 2023 年餐饮界的黑马,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连续开设 10 家门店,多个门店稳居当地热门榜榜首。
不止如此,山野火锅同样搭上 “漂亮饭” 快车。
2023 年,该品类由三出山首创,凭借 “现摘菌菇 + 土陶器皿” 营造原生态体验,搭配绿植墙与木质桌椅强化 “山野感”,在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中快速突围。即便人均 150 元的客单价,仍吸引大批消费者慕名而来。
众多山野火锅品牌借此加速扩张。2021 年成立的三出山,已在武汉、上海等城市开设直营20多家分店;后起之秀山缓缓也不甘示弱,在邯郸、无锡等地 60家加盟门店。
受这些品类启发,京菜、西北菜、江浙菜等地方菜系也纷纷开启 “漂亮饭” 改良:
有的京菜在传统菜品基础上创新,引入侍酒师提供餐酒搭配服务,提升用餐享受感;
江浙菜借鉴法式甜点的精致摆盘方式,在汤圆等传统美食周围点缀可食用鲜花花瓣或巧克力碎,增强视觉美感;
东北菜则为中式面条添加奶油浇头,将肉酱玉米片作为下酒菜,用精致砂锅盛放传统炖菜,通过中西融合与摆盘升级实现 “漂亮饭化”。
02■
新式“漂亮饭”
是怎么打动年轻人的?
“漂亮饭” 的核心是 “视觉经济 + 体验经济” 的双重变现,通过跨文化融合、视觉符号化、健康化改良,精准捕捉 Z 世代对 “仪式感” 与 “性价比” 的平衡需求。
《全球 Z 世代消费洞察报告 2024》显示,Z 世代更偏好体验式消费,比起 X 世代和 Y 世代,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交媒体影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品牌在打造 “漂亮饭” 的过程中,普遍遵循统一的升级模板,若不仔细归纳,很容易被表面的差异化迷惑。而今天,我们就来提炼其背后的统一逻辑 ——
1、菜品方面,通过“混搭”,本土化改造,创造新鲜感,打破打破传统边界。
当火锅、云贵菜系、韩餐纷纷向 “漂亮饭” 转型,一场打破传统边界的混搭革命正在餐桌上悄然上演。
这场变革的核心,正是大胆跨界的 “中西合璧” 创新 —— 从烹饪技艺到食材组合,都在突破固有框架,重塑美食新形态。
在技艺混搭上,各菜系纷纷拿出 “跨界绝活”。创意韩餐将法餐的低温慢煮与韩式发酵工艺巧妙融合,像 NEED 的黑松露炸酱面,BELLOCO 倍乐用分子料理解构部队锅;
云贵 bistro 则把云南野生菌与西式焗烤技法结合,山野板扎的牛肝菌披萨需要服务员现场开盖展示,酸汤鱼旁还配上法棍蘸酱,瞬间让传统菜肴有了西餐的仪式感。
食材混搭更是玩出了新花样。云贵 bistro 在传统土豆饼里加入拉丝奶酪,用培根搭配云贵青豆玉米做成沙拉;东北菜也大胆引入意式烩饭逻辑,奶油咖喱拌面、砂锅炖菜配肉酱玉米片,精致摆盘彻底颠覆了 “大锅菜” 的粗犷印象。
创意韩餐更是将混搭发挥到极致,韩式辣炒鸡遇上意大利马苏里拉芝士,韩式煎饼裹上日式天妇罗粉,一口下去满是惊喜。
这种创意混搭并非舍本逐末,反而在保留传统内核的同时,注入了年轻化基因,让地方菜系的 “地域门槛” 变得更低。更巧妙的是,“漂亮饭” 还精准踩中了年轻人的健康需求。
重油重辣的云贵川菜摇身一变,成了 “轻酸汤鱼”“少油辣子鸡”;山野火锅选用生态黑猪肉、野生菌等高端食材,既满足味蕾又吃得安心。
2、用餐方式,引入侍酒师、定制化容器,将用餐转化为“可晒”的社交活动。
在用餐互动仪式上,山野火锅、创意韩餐和云贵川 bistro 均设置了极具观赏性的 “明档表演”。
山野火锅推出 “锅底配酒盲测” 活动,侍酒师现场调制三款特调饮品,顾客猜对搭配即可获赠酒券;
创意韩餐将手作提拉米苏变成餐桌秀,服务员在桌边完成饼干浸咖啡液、涂抹马斯卡彭奶油、筛撒可可粉的完整流程;
云贵川 bistro 则把烤乳扇的炙烤过程搬到台前,邀请顾客参与翻烤互动,并为 “最佳摆盘” 投票者送上特色小食。
为进一步放大社交传播效应,这些 “漂亮饭” 品类还围绕自身调性打造了标志性 “打卡锚点”:
创意韩餐的摩天轮烤肉盘、霓虹灯带勾勒的 “首尔街头” 自拍墙;云贵川 bistro 的银饰服务员、蜡染屏风与苗绣餐桌布组成的合影区…… 每个细节都在为 “晒图” 创造天然素材。
这些品牌更巧妙设计了 “低成本传播链路”:
餐桌上的二维码可一键跳转专属拍照滤镜库,同步生成 #山野系生活美学 #、# 韩餐仪式感天花板 #、#云贵川色彩哲学 #等定制话题标签,让食客从 “体验者” 自然转化为 “传播者”,实现 “打卡 - 拍照 - 分享” 的社交闭环。
3、视觉方面,艺术化摆盘,沉浸式空间,打造高端化用餐环境。
为了让食客一进店就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发圈,新式 “漂亮饭” 究竟在产品与装修上藏了哪些小心机?
答案就藏在它们精心设计的视觉密码里 ——从餐盘上的食材排列,到餐厅里的每一处装饰,都在为 “出片” 服务。
先看产品摆盘,这些 “漂亮饭” 早已形成一套标准化的 “吸睛公式”。
其一,用圆形餐盘搭建视觉舞台:将主菜稳稳置于中心,配菜像观众席般以同心圆层层环绕。
比如 NEED 的 “马苏里拉芝士辣炒鸡”,鸡肉、年糕与拉丝芝士呈放射状铺展,顶部点缀的鱼子酱更成了画面焦点。
其二,玩转出位的色彩魔法。
山野火锅大胆用 “黄 + 绿 + 橙” 撞色刺激味蕾想象;云贵川 bistro 以 “红酸汤、白豆腐、黑松露” 的三色碰撞,让人过目不忘;BELLOCO 倍乐的 “墨鱼汁参鸡汤”,黑汤、白肉、红枸杞的强烈反差,简直就是天生的拍照主角。
其三,靠 “氛围感三件套” 画龙点睛。
首先,鲜花、金属器皿、烟雾特效轮番上阵,瞬间抓住眼球。山野板扎的 “云南铜锅油焖鸡”,用雕刻着云纹图腾的紫铜锅盛装,服务员开盖时蒸汽裹挟着香料升腾,氛围感直接拉满。
再看环境设计,自然系与异域风成了两大 “情绪制造机”。山野火锅用绿植墙、木质桌椅,把都市丛林搬进餐厅;云贵川 bistro 把苗银装饰与藤编椅混搭,让人一秒穿越到西南边陲;韩餐店亮起霓虹灯带,仿佛复刻了首尔街头的烟火气。
这些环境符号不只是装饰,更是能引发情感共鸣的 “记忆锚点”,让吃饭这件事,变成了一场沉浸式的视觉与味觉盛宴。
4、在扩张策略上,“首城首店 + 商场化选址” 成为制造排队效应的关键打法。
NEED 韩餐、三出山火锅、野果小酒馆等品牌进入新城市时,通常仅开设一家门店。
这种 “首城首店” 策略通过稀缺性精准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异地客群,往往能营造 “眼前一亮” 的新鲜感。
为进一步汇集人气、放大传播声量,它们在选址上更偏向商业地标型商场。
以野果 yeego 和 NEED 为例,其门店大多入驻万象城体系,如杭州万象城、成都万象城、贵阳万象城、南京万象天地、青岛万象城、长沙万象城、昆明万象城、厦门万象城、合肥万象城等。
这种 “一城一店 + 核心商圈” 的组合拳效果显著:稀缺性拉满后,排队成为常态。
例如三出山有真功夫,苏州首店即便在工作日也需排队 1.5 小时才能就餐……
但大部分漂亮饭品牌,通过控制单城门店数量、绑定高端商场流量,成功将 “难排队” 转化为社交话题,让 “打卡尝鲜” 成为消费者自发传播的动力。
03■
“漂亮饭”虽好
但坑也不少
新式 “漂亮饭” 能迅速出圈,本质上仍停留在 “漂亮” 二字的表面功夫,在 “饭” 的品质深耕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经营模式更是陷入高度同质化的困局。繁华表象之下,一系列问题正悄然浮现:
1、同质化现象突出
在餐饮行业,跟风复制早已成顽疾。无论是创意韩餐、山野火锅,还是云贵 bistro,一旦某个品类走红,市场上便会冒出大批模仿者。
这些后来者从菜单设计、空间装修到产品模式,几乎都是 “粘贴式复制”:
这种 “粘贴式复制” 让餐饮市场陷入 “千店一面、千菜一味” 的尴尬境地。
菜单看似丰富,实则是同质化食材的简单堆砌;菜品看似新颖,不过是网红元素的机械拼凑。
一旦消费者发现不同门店菜品口感雷同、品质良莠不齐 —— 比如野菜不新鲜、料理毫无特色,对整个品类的信任度就会直线下降。
2、口味两极分化
尽管 “漂亮饭” 靠高颜值吸引了大量流量,产品口味却频频 “翻车”。
最近,“漂亮饭诈骗犯” 的话题在小红书上引发热议,不少博主纷纷发文避雷:有人吐槽 “冰淇淋吐司用的是廉价原料,甜得发腻”;有人抱怨 “鱿鱼河粉口感发坨,汤底寡淡无味,豆芽甚至都没煮熟”。
网友调侃:“漂亮饭只适合拍照打卡,真想好好吃饭还得选传统中餐。” ,博主 “许愿月猫” 发布的《选择餐厅时需要避开的关键词》笔记,因建议消费者警惕 “首店直冲”“创意融合” 等营销话术,收获 2000 多条评论,引发广泛共鸣。
不过,即便存在这些问题,“漂亮饭” 依然能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究其原因,这类餐饮本质上属于 “情绪消费” 与 “打卡经济”,满足了消费者对场景体验和社交分享的需求,这才让它在市场上有了生存空间。
但要实现长期发展,“漂亮饭” 不能只靠视觉吸引力,更需要在口味和品质上深耕,真正做到 “既中看又好吃”。
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忽略价格因素,愿意多次光顾。否则,仅凭颜值的 “快餐式” 经营模式,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由此可见,“漂亮饭” 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少还需要 5 年以上的沉淀,在产品研发、口味创新和用户体验上持续下功夫。
-END-
作者 | 小贝
出品 | 餐饮O2O
餐饮O2O商学院4--6月课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