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发布的《202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英德红茶公用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在全国135个茶叶品牌中位列第20位,首登全国红茶榜首。
羊城晚报记者在清远采访了解到,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清远市英德市通过绿色生态赋能提升茶品质、科技创新赋能做强茶产业、品牌文化赋能拓展茶市场等举措,多维度全链条推进英德红茶产业提质增效。2025年,英德红茶的综合产值将力争突破100亿元。
绿色生态赋能提升红茶品质
目前,英德茶园面积已达18.16万亩,干茶年产量1.8万吨,拥有880家茶企、180家专业合作社,带动15.5万人就业,综合产值90.45亿元。
作为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英德红茶品牌价值首登全国红茶榜首的背后,是近年清远和英德持续加强英德红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通过绿色生态赋能不断提升茶品质。
英德以“把生态装进茶杯”为理念,科学构建产业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控病虫害技术,并全域推动生态茶园建设,提质增效,让每一片茶叶都成为英德的“生态代言”。
目前,英德已建成50家广东省生态茶园,认定数量与总面积均居全省产茶县首位,其中英九庄园、鸿雁公司入选“中国茶产业T20最美生态茶园”名单,积庆里获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此外,英九庄园还成功入选“国家级生态农场”,成为广东省第一家获得国家级生态农场认定的茶叶企业。
2024年,英德市启动红茶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实现了“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企业商标+溯源码”的全链条管理,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茶叶的“数字身份证”,有效保障英德红茶品质稳步提升、产品高标准输出。
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升级
以创新推进产业不断升级,已成为时下英德红茶业界的共识。
走进英九庄园中央智能茶厂,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有序的现代化生产景象。这里运作着全国首条5G+AI的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的英德红茶生产线。只见新鲜采摘的茶青在传送带上滚动,依次进入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制茶工序,工作人员认真监视着每一个流程,确保茶叶品质。
该公司副总经理吴镜文介绍,英德红茶生产线借助现代高科技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传感设备,数据参数通过云上云平台中控系统分析建模,AI学习,从而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加工,是全国最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的条形红茶加工技术集成系统,目前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
一些企业还面向年轻消费者,尝试研发用AI冲茶的产品。英德积庆里茶业有限公司的茶树种植面积有3200多亩,干茶年产能达150吨,在2024年入选“广东农业企业品牌价值50强”。在该公司,新颖的智能泡茶设备“数字茶咖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该设备是该公司和一家高科技企业联合研制的,通过AI算法精准控制水温、水量和冲泡时间,可以适配不同红茶品类,一键还原专业茶艺师冲泡效果。
记者了解到,英德已建成1个加工技术工程中心、9个区域性加工服务中心,开发出荔枝红茶、金花红茶、小青柑红茶、柠檬红茶、竹叶茶个性化茶产品,红茶面膜、眼膜茶叶化工产品,红茶饼干、新式茶饮等茶功能性食品,金花红茶、金花黑茶、发酵茶生物饲料等生物发酵产品等30款精深加工产品。
茶旅融合激活产业新貌
近年来,英德红茶文化的传承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英德,红茶文化随处可见,这里实现了茶园变景区,茶厂变景点,打造出“茶旅+”的立体生态。
到英德知名红茶企业观光,已经成为不少人来清远旅游的“重头戏”。英九庄园将茶产业与文旅相融合,推出采茶制茶、奶茶DIY等体验项目,并先后创建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学团队。而积庆里红茶谷先后获评“中国美丽田园”“4A国家级旅游景区”“广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连续两年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
英德市还以红旗茶厂及周边区域为三产融合中心的英德红茶产业核心展示区,通过英红科创小镇等建设基础,联合周边科研单位、种植加工基地、龙头企业资源,形成集种质资源、标准化种植、自动化加工、信息化展示、科技研发、品牌展示、历史文化、茶旅一体、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展示区。
英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壮大英德红茶产业规模,提升茶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强公用品牌宣传,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力争2025年英德红茶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文、图|记者 李程 梁辉森
视频剪辑|叶剑斌
视频素材来源|英德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