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中丘陵到全国餐桌 看四川资阳雁江区如何“虾路突围”
创始人
2025-05-19 21:22:24
0

陶思懿 刘佳雨 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五月的四川资阳雁江,区稻秧青翠,虾田如镜。3.8万亩稻虾田里,一尾尾小龙虾搅动乡村振兴“活水”:3625吨年产量直销全国各地,2亿元产值串起全产业链,23种口味引爆美食周……

麻辣小龙虾(资料图)。

5月19日,封面新闻记者从雁江区了解到,从田间“生态密码”到夜市“顶流经济”,当地以小龙虾为笔,绘就三产融合新图景,让沉寂的丘陵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即将启幕的2025年雁江小龙虾美食周,更似一把“金钥匙”,正打开三产融合的新空间,勾勒出雁江“综合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蓝图。

稻虾共作:农田变身“聚宝盆”

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内热闹起来,3500亩稻虾田的插秧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夏耘图。

据了解,该园区采用的“稻虾共作”模式,让小龙虾化身“田间卫士”,通过除虫除草、粪便肥田等生态功能,与水稻形成“水下增氧机”与“水上保护伞”的互利关系,构建起“亩产千斤粮、增收三千元”的绿色生态循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工人使用插秧机插秧。

在50公里外的堪嘉镇大桐庙村,蒙溪河水正沿着新修沟渠润泽新垦造的水田。这片昔日的荒坡旱地,通过“坡改梯+碎改整”工程,蜕变为“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产粮田。“这里之前是旱地,收成也不好。现在改成水田后土也肥了,能够种植水稻,也能养虾!”大桐庙村村委会副主任刘杰抚摸着整齐的秧苗,脸上难掩喜悦。

堪嘉镇通过垦造水田项目,把1180亩低产荒坡旱地改造成宜机化高产粮田,让粮食安全根基在沃野上不断夯实,也为稻虾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这番蜕变背后,是雁江区坚决守牢粮食安全生产底线,积极探索推广“一田两用、稻渔共作”模式的生动实践。

自2022年起,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座谈交流,雁江区将稻虾产业纳入“三化联动”发展战略进行重点发展,编制五年发展规划,成立产业发展中心,以“高标准农田+全域灌溉”双轮驱动,配套建设的“三年强基础·五年全覆盖”水利工程,让丘陵耕地告别“望天田”历史。

通过发展“稻虾共作”种养模式,亩均增收3500元以上,既保障了粮食安全,又实现了促农增收,这一创新模式的探索,不仅为丘陵地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雁江方案”,更在稻浪虾跃间蹚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虾宴兴旅:节会奏响“狂欢曲”

夜幕降临,霓虹点亮雁江夜市,铸铁大锅里红光翻涌,刚出锅的小龙虾披着晶亮酱汁垒成赤色小山,蒜末与干椒在热油中迸出焦香,混着秘制料汁的鲜香直钻鼻尖。食客们熟练地掐住虾壳轻轻一掰,雪白的虾肉“啵”地弹起,裹着金黄油亮的料汁滑入舌尖,麻与辣在口腔炸开。

2024年雁江小龙虾美食周现场(资料图)。

这样充满烟火气的舌尖盛宴,正是每年雁江小龙虾美食周的日常缩影。近年来,雁江区连续多年举办了雁江小龙虾美食周活动,以节会活动助推小龙虾产业发展,拉动雁江文旅消费经济,一场场以虾为媒的狂欢,持续提升雁江小龙虾品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作为川渝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美食IP,2025年雁江小龙虾美食周在往届基础上全新升级,带着积淀多年的鲜香魅力与创新活力再度来袭。本届美食周以“鲜香一夏・乐享虾宴”为主题,于5月23日至6月2日开启“1+4+N”全域联动模式:蜀人原乡广场主会场启幕,叮叮集市、中和镇、保和镇、老君镇四大特色品鉴区各展所长,联动全城百余53家商户构建“沉浸式品虾网络”,用11天时间编织起美食与文旅的消费新图景。

双味小龙虾(资料图)。

数据见证着美食经济的乘数效应:2024年雁江小龙虾美食周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直接拉动消费破近千万;2025年升级的11天盛宴,预计带动商户营收增长30%,创造临时就业岗位500余个。

当最后一缕晚霞褪去,叮叮集市的乐队奏响夜曲,小龙虾的鲜香混着欢笑声飘向远方。这场以美食为纽带的狂欢,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产业升级的跳板:通过节会引流,雁江小龙虾从田间走向全国餐桌,从单一农产品变身为文旅融合的“金名片”,为三产融合写下生动注脚——当节会经济与特色产业同频共振,一只小龙虾的鲜香,正化作乡村振兴的强劲号角,引领着雁江迈向更广阔的市场蓝海。

三产破圈:丘陵绘就“共富图”

在雁江区中和镇川渝小龙虾集散中心,自动化精准分拣系统高效运转,小龙虾依等级规格快速分装,随后搭乘空运、陆运通道,奔赴全国各地市场。

这座于2024年建成投用的中心,占地9.9亩,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吸引川渝、武汉、宁波等18个区域小龙虾经销商入驻,单日交易量峰值可达50吨。同时,引进川航物流、重庆捷达航空、货拉拉等物流企业,为雁江小龙虾出川出国创造便利条件。

而这仅是雁江小龙虾全产业链开发的一个精彩缩影。围绕“生态优先、产业融合、文化赋能、市场导向”四大核心,雁江区深耕特色,打造“雁江中和小龙虾”地标品牌与“曾虾子”商标,联合餐饮企业创新研发麻辣、蒜蓉等12道小龙虾精品菜肴,显著提升品牌竞争力与产品附加值。

工人在川渝小龙虾集散中心分拣小龙虾。

品牌效应带来的强劲驱动力,激活了多产业融合的“一池春水”。雁江区以集散中心和食品产业园区为依托,布局建设小龙虾精加工、饲料、动保及其配套生产设施,形成全产业链条。

2025年,计划建成小龙虾初加工厂,年处理量达1000吨,有效解决生产、分拣过程中残次虾的销售和价值问题。同时,以保和镇马蹄湾园区等为载体,打造集观光、餐饮、垂钓于一体的小龙虾文化体验示范片。

从农田到餐桌,从养殖到文旅,雁江小龙虾产业正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模式,积极构建“1+14+N”稻虾产业组织体系,不断延伸链条、攀升价值。

未来3-5年,雁江区锚定目标:将稻虾种养规模拓展至8.5万亩,建成10个以上千亩连片基地,年产量突破1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2亿元,全力打造川渝最大小龙虾集散中心,实现雁江稻虾产业全省“五个第一”,让小龙虾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在川中丘陵绘就一幅绚丽的“共富图”。

(雁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买... 导语:买糯米时,要分清“长糯米”和“圆糯米”!原来区别这么大!弄懂了再花钱 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
原创 一... 近日有媒体报道,茶饮品牌“爷爷不泡茶”因为奶茶不满杯,被消费者发视频曝光。随后,品牌方道歉,并向顾客...
50岁后要多吃这8道蛋白菜”腿... 人到了50岁之后,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逐渐走下坡路,肌肉力量慢慢减弱,免疫力也不如从前,爬几层楼梯就气...
白酒挂杯越明显,越是好酒吗? 挂杯,即酒液在杯壁形成的细腻而持久的附着现象,宛如一颗颗晶莹的泪珠,在光线的映照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月光烙痕里的酥脆乡愁 赣南深秋的晨雾还未散尽,吕文扬已推着独轮车,碾过铺满稻穗的田埂。竹筐里新收的糯米泛着珍珠光泽,铁锅里...
电饭锅焗鸡零失败教程!不加一滴... 一、选材与准备 选鸡有讲究 用1.5-2斤的三黄鸡最合适,这种鸡肉质细嫩,油脂适中。不要选老...
宜昌白酒定制厂家哪家好,宜昌哪... 宜昌白酒定制厂家哪家好?哪家企业生产的白酒好?很多刚开始做白酒的朋友在找白酒企业的时候都会货比三家,...
青岛十大江湖美食:暗号点餐的野... No.1 野馄饨:凌晨两点的青岛味道 青岛的野馄饨摊会在半夜出现,天亮前收摊。这些小摊用骨头熬汤底,...
夏饮白醴 | 一盏清欢解暑长 时值三伏,暑气蒸腾。世人皆趋冰饮,殊不知一盏温润白酒,恰是华夏千年智慧凝练的消暑良方。这琼浆玉液里,...
8 道家常小炒菜,餐桌离不开的... 在忙碌的生活中,家常小炒菜就像温暖的港湾,为我们带来家的味道和满足感。它们不仅做法简单,而且营养丰富...
梅干菜香里的徽韵绵长 皖南的深秋,晨雾缭绕在粉墙黛瓦间,吕文扬背着竹篓踏入后山。山脚下,晾晒了半月的梅干菜在竹匾里泛着油亮...
10分钟学会虾仁蒸蛋!滑嫩鲜香... 玻璃碗里的鸡蛋泛着润泽的光,旁边瓷盘里的虾仁刚从冰箱取出,带着海产特有的清新气息。这两样看似普通的食...
原价60多元3折就能买,年轻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云灵 朱高祥 记者 黄云灵/摄 下午四点,乐知打开“惜食魔法袋”小程序,Pu...
上班族的救星8 道快手午餐,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上班族们常常为了工作而忙碌奔波,中午的午餐时间显得尤为紧张。点外卖虽然方便,但...
岭南美食闪耀国际舞台!305家... 2025年,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此次展会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美食佳肴,其...
哈洽观察|老字号焕新机:哈洽会... 白发老者驻足试吃台前细细咀嚼,年轻人举着手机追拍主播的即兴直播,展商们手捧样品穿梭于洽谈桌间。灯光、...
向世界种草“岭南味道”!超三百... 蛋黄酥、盐焗鸡、瑶柱面……5月19日,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下称“2025 S...
35岁女子晒娘仨早餐,朋友圈火... 那天早晨,我的朋友圈被一张早餐的照片刷屏。照片里,三道色香味俱全的早餐摆在桌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燕麦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