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时节又到了。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甜蜜的滋味是怎么从田间地头送到我们面前的?
荔枝最早叫“离枝”,古人很早就了解到荔枝离开枝干后保质期很短这一特点。在传统的产销环节,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保鲜难题曾让无数岭南佳果困于产地。如今,荔枝部分品种保鲜时间从3天延长到30天,运输时效从72小时压缩到次日达,出口市场从东南亚拓展到中东、欧美——广东荔枝用“速度与激情”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重塑了生鲜产业的逻辑。
这速度,是科技打底的“保鲜革命”。比如,在种植环节,引导果农选种容易贮运的品种并加强“数智化”管理,提升果实采前品质。在采摘环节,荔枝才下枝头就被送到最近的田头智慧小站预冷打包,有效解决“最先一公里”的保鲜难题。在采后环节,大力推广物理源、植物源、生物源和新型包装材料荔枝保鲜技术,可使桂味、妃子笑等部分品种保鲜时间长达30天。广东荔枝构建覆盖采前、采中、采后的全流程保鲜技术体系,以科技赋能延长鲜果生命周期,增强产业竞争力。
这激情,是物流狂奔的“甜蜜接力”。针对荔枝运输“鲜、急、快”的特点,田头智慧小站集采摘、分拣、包装功能于一体,实现田头采、田头装、田头发货,提高物流效率。在荔枝季,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投入专业冷藏车、冷运干线及食品冷仓等保障措施,构建“空铁联运”立体网络,通过冷链直发、同城半日达、跨城急送等服务,实现从“枝头”到“舌尖”的无缝衔接,为广东荔枝开拓全国及海外市场提供强有力的物流支撑。
广东荔枝的“速度与激情”背后,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力。高校科研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荔枝新品种的选育和品种试验;政府深入推进“12221”市场体系建设,借助互联网流量,破解荔枝集中上市难题;海关开通“绿色通道”,让荔枝通关时间效率提升20%以上;中荔集团与广东十市荔枝出口基地的合作项目同步启动,构建荔枝出口全链条生态……当科技、电商、物流形成共振,广东荔枝不断突破保鲜极限的同时,更在全球市场上跑出了甜蜜的“加速度”。
从“离枝”到“全球枝”,广东荔枝的突围之路本质上是一场农业现代化的竞速赛。这一口穿越山海的鲜甜,串联起田间地头的劳作与全球餐桌的期待,是科技赋能农业的“速度与激情”,也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注脚。
文案|李妹妍
出镜|姜雪媛
拍摄|姜雪媛
剪辑|姜雪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