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洪晓文
白切鸡、红烧乳鸽、干炒牛河,这些广东人熟悉的菜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疆喀什各大酒店餐厅的菜单中,喀什宾馆、徕宁饭店等这些本地“老字号”。跨越了5000多公里,“疆味”粤菜又有什么特别?
本期《南财粤评·粤讲粤明》来到喀什技师粤菜学院,看看新疆的粤菜师傅是怎样炼成的。在2024年11月粤菜学院正式挂牌前,广东援疆已经举办了9期粤菜培训班,累计投入240万。援疆的粤菜师傅因地制宜,用粤菜做法加上就地取材,开发了一批“粤新融合”菜——金沙羊排、蜜瓜咕噜肉、水晶羊肉饺。不到两年,已经有600位新出道的“粤菜师傅”,到本地酒店、餐厅、技校就业。
培养“新疆版”粤菜师傅,通过增加本地青年的就业创业渠道,能够提升居民的工资收入,从而增强当地经济活力。这也是广东援疆15年来,通过引进技术人才助力本地发展的关键。
总统筹:邓红辉
执行统筹:祝乃娟
主播:洪晓文
编辑:陆跃玲,梁信,曾婷芳
剪辑:柳润瑛,实习生黄薰
设计:王冰
编辑:束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