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泡茶公式!快收藏
创始人
2025-05-21 12:02:57
0

茶是我国非常普遍的饮料,谁都知道热水+茶叶=茶水。不过,如果不注意泡茶的细节,却会让你与一杯好茶失之交臂。

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注意择水选器与科学设计调控水温、茶水比、浸泡时间等参数,就足以让你喝到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好茶。那么如何科学地泡好一杯茶呢?今天是5月21日,国际茶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到底该怎么做。

影响茶汤品质的因素

要想泡好一杯茶,先要分析影响茶汤的因素。影响茶汤的因素包括物质因素、技术因素(参数)、操作因素。其中物质因素与技术参数,对茶汤品质起决定作用。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物质因素是基础,是形成茶汤的关键。“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茶、水、器、火四个要素是泡好一杯茶的基础,也就是说茶叶品质高低、水质优劣、器质与器形、煮水的热源这四者对茶汤有决定性的影响。另外三个技术参数,包括水温、茶水比、浸泡时间,技术参数的精准性和有效调控,能充分发挥和表达茶叶本身优良品质水平;操作因素主要是指注水、沥汤、分汤等泡茶工序。

科学设计泡茶参数

1.茶水比例

茶与水的比例也就是投茶量。量多味浓,量少味淡。用茶量的多少,与茶叶本身内含成分的多少、品饮人数、冲泡次数和时间等都有关系。内含成分单薄的茶叶,投茶量略多些;品饮人数多,冲泡次数多,宜多投些,反之,要少投些。总之,要使茶汤浓淡适宜。

2.泡茶水温

水温与物质浸出速度有关。研究表明,茶叶中不同的内含物质,对浸泡的水温要求不同。茶多酚咖啡因在高水温下,快速浸出,茶汤呈苦涩味;低水温下,浸出较慢,茶汤苦涩味降低。氨基酸在低水温下即可浸出;随着时间的延长,浸出越多,茶汤呈鲜味。所以,如果想尝绿茶的鲜味,可以用低温或中温泡。当茶汤中呈苦涩味的茶多酚、咖啡因与呈鲜味的氨基酸有一定的量,且比例适当时,茶汤口感协调,并有厚度和浓度。水温还与香气物质挥发有关。水温越高,香气物质挥发在空气中的量会多,鼻子易感受到。

3.冲泡时间

即茶叶浸泡的时间,即茶与水相遇后,它们共处的时光。浸泡时间必须适中,时间短了,茶汤会色淡味寡,香气不足;时间长了,茶汤太浓,汤色过深,茶香也会因飘逸而变得淡薄。这是因为茶叶一经用水冲泡,茶中可溶解于水的浸出物,就会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浸出于水中。所以,茶汤的滋味是随着冲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并到达一个平衡点,平衡点的具体时间与茶叶本身、投茶量、水温等有关。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根据上述泡茶原理,三个技术参数中,让两个变量茶水比和水温固定下来,成为不变量。在泡茶过程中,调节浸泡时间,以达到茶汤的每一泡浓淡适宜,符合饮茶者的口感的需求。

泡茶步骤

1.看茶泡茶

首先通过感官审评的科学方法,对茶叶的品质特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香气的高低与持久,滋味的浓淡与鲜爽,汤色的明亮与清澈,以及存在的品质弊病等。对一个茶有基本的了解以后,还要从所泡茶的类别、外形、工艺、品种、存贮时间等因子,作进一步的分析。外形包括:形状、嫩度、条索紧结程度、芽叶整碎程度、紧压程度等;工艺包括:杀青的老与嫩,揉捻的轻与重,焙火的轻与重等。品种包括:大叶种、中小叶种还是特定的品种。深入了解茶叶的相关特征,这是泡好茶的基础,即“看茶泡茶”。

2.选水

人们日常饮用的水主要是自来水和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天然泉水、饮用天然水等包装饮用水,其感官品质和硬度、酸碱度、矿化度等水质特性存在较大的不同,冲泡出的茶汤的品质也有较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纯净水冲泡的茶汤具有茶叶原汁原味的滋味品质风格。随着水中矿物质元素总量的提高,冲泡的茶汤滋味苦、涩、鲜度以及纯正度等都会降低,而醇和度会增加。

对存在轻微质量不足的产品,如带轻微烟味、偏生、火工稍高等缺陷的茶叶,矿泉水能够弱化缺陷,发挥修饰作用,改善品质表现。

如绿茶对水质的要求就是溶解性固体总量(TDS)<100mg/L,<50mg/L 更佳,钙、镁离子<10mg/L,水pH 6.5~pH 7.0。

3.选器

我国茶区分布广,茶类丰富,按制作工艺不同,大致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不同的茶类其色、香、味、形等特点不一,所需的温度及冲泡方法也各不相同,根据冲泡茶叶的特点选择茶具,才能更好地展现茶的特性。

1.绿茶:常用的泡茶器具是玻璃杯,一则可以欣赏绿茶在杯中自然舒展的姿态;二则透明的玻璃杯映衬着浅绿色的茶汤,让人赏心悦目。不过,随着茶器的多元化发展,优质的陶与瓷器冲泡绿茶,成为当下越来越普遍的选择。研究表明,能泡出绿茶风味俱佳的器具首选白瓷壶或白瓷盖碗。

2.青茶、白茶和黄茶:黄茶、青茶通常用瓷盖碗冲泡。对于白茶和有年份的老白茶,建议用紫砂壶冲泡或者用陶壶煮饮,更有一番风味。传统上,福建闽北喜欢用瓷盖碗冲泡岩茶,而闽南以及邻近的广东潮汕则用孟臣壶(小朱泥陶壶)来泡工夫茶,台湾地区则是两者兼用,各有特色。

3.红茶:红茶可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适合用瓷盖碗冲泡。红碎茶一般会用袋泡或加滤网,适合用瓷壶冲泡。

4.黑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冲泡时需要高水温以激发其内含物质的浸出。紫砂透气性好,保温性能佳,有助于黑茶内含物质的持续释放,因此,人们通常会选择紫砂壶来冲泡黑茶,尤其是有年份的黑茶。

这些茶到底怎么泡?

国家级周智修技能大师工作室对六大茶类中“白牡丹莫干黄芽龙井茶、工夫红茶、凤凰单丛六堡茶”进行了一系列生活冲泡参数探究,下表为六大茶类中六款代表性名茶冲泡参数,以供参考。

表 国家级周智修技能大师工作室盖碗泡法参数

茶,是自然的馈赠,泡茶,则是生活的艺术。泡茶虽然用不上复杂的公式,但如果学习并活用本文中的原则和建议,便能轻松让茶的风味更上层楼。不妨从今天开始,尝试调整你的水温、器具或冲泡方法,感受科学方法带来的风味蜕变——快动手试试吧!

参考文献

[1]阮建云.一杯茶的科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2]阮建云,周智修.Know Tea,Know Life[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

[3]周智修,江用文,阮浩耕.茶艺培训教材Ⅱ[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4]周智修.习茶精要详解[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策划制作

出品 | 科普中国 中国茶叶学会

作者丨周智修 中国茶叶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研究员 “国家级周智修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

段文华 中国茶叶学会会员科普部主任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

审核丨于良子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高级实验师

策划丨丁崝

责编丨丁崝

审校丨徐来、林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做韭菜盒子,用烫面和凉水都是外... 韭菜盒子这道美食,虽然看起来很简单, 但是真的做起来,要么皮太厚,吃着不好吃,要么皮太薄,很容易露馅...
小满时节话健康,传统食养有讲究... 小满至,万物盈而未满。 今日迎来小满节气,此时夏意渐浓,雨水增多,湿热交织。中医认为“湿气通于脾”,...
奶茶真的最好在2小时内喝完!否... 奶茶是现代生活中备受喜爱的饮品,不仅口感丰富,还能让人心情轻松愉悦。 经常买奶茶的人肯定看到过很多奶...
浙江宁波:中国—中东欧美食人文... 5月21日,外籍友人品尝浙江美食。当日,舌尖上的相遇—中东欧美食与“味美浙江·百县千碗”人文交流活动...
5·21国际茶日|昆明雄达茶文... 5月21日,昆明雄达茶文化城茶韵袅袅、鼓乐铿锵,第六届“5·21国际茶日”暨“茶韵飘香指尖传艺”盘龙...
“燕店二号”今夏强势出圈,功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 对于吃瓜群众来说,今年夏天,新上市的“燕店二号”香瓜无疑是一份甜蜜的馈赠...
多谢大厨相告,后厨快速扒大蒜技... 难怪饭店上菜那么快,原来大厨们都有这些神操作!今天揭秘专业厨房的蒜处理秘籍,让你3秒剥一瓣蒜,从此做...
红烧肉の魔法修炼手册:从厨房小... "妈,这道红烧肉为什么总是一层油?"十岁那年我戳着碗沿的晶莹猪油,看着母亲笑而不语。三十年后的今天,...
【天眼聚焦·长三角】带着露珠到... 一个个鲜红的西红柿、一根根青翠的螺丝椒、一把把新鲜的菜心,还有沾满泥土的小黄姜,5月21日,在上海举...
原创 天... 蝉鸣聒噪的午后,推开厨房门就撞见一室清凉。瓷盘里堆着明黄、橘粉与翡翠绿,土豆泥裹着弹牙的虾仁在阳光下...
宝藏之城丨梵净山下的这“抹”绿...   有一抹绿色,蕴含着武陵山腹地的清新与自然,在其主峰梵净山下的一座小县城里,化作茶杯中的醇香,飘向...
家常卤味制作教程:卤鸭翅与鹌鹑... 卤味是中国家庭餐桌上常见的冷盘之一,其特点是香味浓郁、口感丰富。卤鸭翅和鹌鹑蛋作为卤味中的经典搭配,...
左手咖啡右手茶 两杯饮品折射出...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茶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也是增进交流和友谊...
一盅瓦罐汤 煨热一座城的烟火寻... 一汤一粉勾勒城市烟火 有滋有味书写南昌风情 如果说 “辣”是江西味觉名片的热烈底色 那么 南昌瓦罐...
怀庄名酒与精彩表演酿出欢乐时光 作者:汤雅洪 文/摄 宾朋满座,灯光辉煌;美酒飘香,歌声飞扬。5月18日,南京珍宝假日饭店紫金厅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