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餐饮行业激荡变革的当下,以传统风味为根基、以产业升级为目标的区域性菜系如何破局?
2025年8月1日,一场以“五大风味”为核心的徽菜产业圆桌论坛即将在良之隆2025第五届中国徽菜食材电商节盛大揭幕。这场由安徽省商务厅指导、合肥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高规格论坛,试图从食材、工艺、产业链三大维度,为徽菜寻找一条守正与创新并存的突围路径。
徽菜觉醒:当传统遇上新业态的十字路口
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中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分支,徽菜的发展始终与“山、水、田”紧密捆绑。从皖南山区的腊味山货到皖江流域的鲜活水产,从皖中平原的家禽养殖到皖北草原的牛羊产业,五大风味板块的差异化定位,既是徽菜的底气所在,也是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在预制食材、中央厨房、食材数字化等新业态冲击下,传统菜系必须回答一个核心命题:如何让地域特色食材与工业化生产能力共生共荣?
从“食材溯源”到“名菜基因解码”,再从“产业化攻坚”到“产业链协同”,论坛发起的探讨核心在层层递进的逻辑背后,暗合了当下餐饮行业“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重构趋势。而五大风味代表城市的行业协会会长同台论道,更将首次形成徽菜产业发展的全景式对话。
产业链视角下的创新密钥,徽菜产业升级的五大攻坚战:
1. 招牌战役——以臭鳜鱼为突破口,建立徽菜品类认知;
2. 地标战役——深挖淮南豆腐等地理标志产品的文化溢价;
3. 预制食材战役——研发适配连锁化需求的核心单品;
4. 调味品战役——开发标准化复合调料包,降低厨艺门槛;
5. 产业集群战役——构建五大食材产业带的协同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论坛将“调味品”作为独立战场提出,这或许意味着徽菜企业开始意识到:在餐饮连锁化浪潮中,风味标准化能力比单一菜品创新更具战略价值。行业启示:从风味之争到体系竞速。
本次论坛释放的深层信号在于,徽菜产业已从传统的“菜品创新”阶段,跃升至“系统能力建设”层面。五大议题的设定,本质上是在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升级框架:
● 上游:建立食材标准化分级体系,解决供应链稳定性问题;
● 中游:通过中央厨房和预制菜技术,突破地域餐饮的扩张半径;
● 下游:以调味品和烹饪器具创新,降低门店运营复杂度。
对于餐饮从业者而言,这场论坛的价值不仅在于获取区域食材的一手信息,更在于窥见地方政府与行业协会对徽菜产业链的顶层设计思路。当“皖字号”食材产业带建设被写入议题,意味着从政策扶持到资本投入的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谁该出现在现场?
论坛设置的话题高度,精准锁定了产业链关键角色:
● 餐饮企业决策层:需关注政策导向与食材基地直采机会;
● 预制食材研发团队:可获取五大风味板块的技术转化灵感;
● 供应链管理者:需研判区域食材集采的物流成本优化空间;
● 文化研究者:将见证传统烹饪技艺的现代化诠释路径。
当徽州民居的马头墙映照在现代化中央厨房的玻璃幕墙上,当臭鳜鱼的发酵缸与冷链物流的温控系统产生化学反应,徽菜五大风味圆桌论坛这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讨论,注定会为中国地方菜系的进化史写下新的注脚。
8月的合肥,或许就是这场变革的起点。
扫上方太阳码提前领取展会门票锁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