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 姜 姜
编辑 | 骆 言
2025年酒类行业中报分化明显。截至7月16日,15家酒类上市公司已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涵盖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等品类。
预告显示,超半数酒企陷入盈利困局:7家预亏,4家净利大幅下滑,3家实现双位数增长,1家扭亏为盈,呈现出“白酒失速、黄酒向好、啤酒领跑”的行业格局。
01
白酒承压
大面积下滑成定局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仍深陷调整泥潭,业绩分化已成定局。市场普遍预期,除个别等头部企业外,行业整体将迎来大面积下滑。
日前,贵州茅台酒销售有限公司与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双双宣布完成了既定经营任务。
从其他已经公布的上市酒企预报来看,白酒类企业集体下滑,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将成为行业基本面。
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特别是在第二季度,消费依旧疲软的态势下,整体消费表现低于预期,商务宴请和宴席等传统消费场景持续承压,市场恢复节奏放缓。
招商证券警示,二季度“禁酒令”政策收紧,高端酒价格承压明显,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随着消费场景收缩、商务需求疲软,多数酒企业绩承压,行业洗牌仍在加速。
上半年,水井坊预计实现营收14.98亿元,净利润为1.05亿元,预计销售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543千升,同比增加14.54%,销售量全部来自中高档产品。
酒鬼酒业绩预报则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5.6亿元左右,同比下降43%左右,预计实现净利润为800万-1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0.08%~93.39%。
顺鑫农业在业绩预告中明确表示上半年净利腰斩,下滑主因是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带来的市场压力。在行业需求疲软与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其白酒产品销量同比下滑,直接导致营收利润同步收缩。
此外,金种子酒、上海贵酒(*ST岩石)、皇台酒业三家企业上半年盈利报亏。
这场已经持续了3年的行业深度调整究竟何时才能看见曙光?
国信证券认为,白酒行业还有一段磨底过程,后续龙头白酒有望走出来。而接下来的中秋旺季动销将成为重要观测窗口,具备品牌护城河的头部酒企有望率先破局。
高盛研报也显示,对整个白酒行业而言,政策不利因素将在2025年二季度至2026年二季度持续存在,对2026年下半年面向经销商的销售带来温和影响,这种长期影响来自公职人员宴饮相关限制将走向常态化。
不过,资本市场对白酒板块信心犹存。截至7月16日收盘,酒鬼酒股价收涨近7%,水井坊涨超3%,金种子酒、天佑德酒、泸州老窖、舍得酒业、今世缘、古井贡酒等多家酒企股价同步上扬,形成板块性普涨格局。
02
黄酒向好
券商齐呼量价逻辑重构
黄酒方面,目前金枫酒业发布了业绩预告。金枫酒业方面表示,将通过组织机构调整、人员结构优化、加大内部协同、推动集约化生产采购和技术革新等多项降本控费增效措施,努力改善经营绩效,与上年同期相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上升。
尽管古越龙山和会稽山尚未公布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但多家券商、咨询机构对黄酒板块表示看好。
华泰证券食品饮料团队认为,未来黄酒行业的量价逻辑有望迎来重构。
智研咨询预测,2030年黄酒市场规模或达380亿-450亿元,年均增速7.5%~9.5%。
东吴证券也对黄酒板块的半年报持乐观态度。一方面白酒消费持续承压,黄酒错位竞争机遇更好,黄酒龙头企业营收增速已经反超白酒。
另一方面,黄酒企业“高端化”和“年轻化”战略持续加码,有阶段性成绩,不仅收获了一部分高端白酒消费的转移,也吸引了年轻消费者购买。
此外,黄酒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已经具备新消费特征,而新消费是市场追逐的热点。
与黄酒的整体看好不同,葡萄酒类企业分化较为显著,中信尼雅业绩预告将扭亏为盈,是行业少有的亮点,但莫高股份、威龙股份和ST通葡均显示持续亏损。
03
啤酒领涨
燕京或首破10亿元大关
与白酒板块普遍预亏不同,啤酒板块表现亮眼,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从已披露数据的4家啤酒企业看,整体业绩向好,其中3家净利润实现双位数高增长,行业结构性升级成效显著。
今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净利润或将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615-11.373亿元,同比增长40%~50%;珠江啤酒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5.74亿-6.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5%。
亮眼表现主要归因于季节性旺季驱动。二季度入夏,气温升高直接刺激即饮需求,有效推动销量增长。业绩的增长也源于高端化战略的兑现。燕京啤酒与珠江啤酒都在业绩预报中提到了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对此,新营销联合创始人方刚指出:“燕京、珠江的业绩是啤酒高端化的直接体现,尤其是燕京U8已经成为一个现象级产品。”
今年一季度,燕京啤酒净利润达1.65亿元,同比增长61.1%。这意味着,在燕京U8的带动下,二季度燕京啤酒的净利润9.95亿-9.92亿元之间。
方刚预测,未来,行业高端化还将持续,啤酒行业将进入一个相对理智、平稳的发展阶段,从高速增长向稳定增长转变。
长江酒道短评:
2025年上半年酒类行业的中报预警,清晰地反映出消费市场结构性分化的趋势。
白酒作为传统支柱品类持续承压,多数酒企面临营收、利润双降的困境。这既与商务消费疲软、政策收紧等外部环境相关,也暴露出行业同质化竞争、渠道库存高企等内生问题。
相比之下,啤酒板块凭借高端化战略和季节性需求红利实现领跑,黄酒则通过年轻化、高端化转型打开增量空间,展现出错位竞争的优势。
从长远看,酒类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白酒需摆脱对传统场景的依赖,探索大众消费与新零售的结合点。资本市场对白酒板块的乐观情绪与基本面疲软形成反差,或反映出对政策松绑与行业出清的预期。
未来,行业分化加剧之际,战略定力与转型敏捷性将成为竞争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