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天刚微亮,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年丰社区的巷道里已有橘色身影在移动。环卫工李阿姨握着扫帚清扫落叶,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盛夏的深圳,7点不到气温近30℃。而此时,辖区的吉之堡购物中心,一口大锅里的绿豆正咕嘟冒泡,等待着为她送上一份甜润。
自6月中旬起,吉之堡购物中心的“周四清凉计划”成了社区里的温暖仪式。每周四上午,商场一隅总会支起帐篷,工作人员提前两小时就开始忙碌:泡发的银耳在清水里舒展,桃胶洗净杂质,黄冰糖按比例下锅。
“绿豆要提前泡三小时,煮到开花才糯;银耳得用小火煨,胶质才出得来。”负责熬糖水的店员小林说,他们试过五六种配方,最后选定“绿豆银耳桃胶”——清热又温润,适合长期户外作业的环卫工。
环卫工人们收工后陆续赶来。李阿姨摘下手套接过糖水,瓷碗的温热透过掌心漫开,抿一口,绿豆的沙软混着银耳的滑嫩在舌尖化开。“这糖水熬得糯糯的,甜到心里了。”她笑得眼角起了细纹。
210份糖水,是这场约定的见证。从6月中旬至今,每个周四,吉之堡的清凉小站从未缺席。最初是商场员工自己忙活,后来常来购物的居民张大姐主动帮忙:“我看他们分装不过来,就搭把手递递碗。”渐渐地,帮忙的居民多了起来——有的帮忙指引人员,有的帮忙收拾桌椅……“关爱劳动者”的种子逐渐在社区生根发芽。
“上周有个小朋友非要把自己的小风扇送给我,说‘爷爷你吹吹’。”环卫工王师傅提起这事,声音里带着哽咽。他负责清扫商场周边路段,以前总觉得“扫大街是份普通活”,现在每次路过吉之堡,店员会笑着喊:“王师傅,周四来喝糖水呀。”居民会主动把垃圾扔进他的保洁车。“这哪是一碗糖水啊,是把我们当自家人了。”
这份温暖正在生长。吉之堡负责人说,已有商户提出要加入:“面包店想送刚出炉的馒头,奶茶店说要加做冰饮。”社区党委也计划把“清凉计划”延伸到快递员、外卖骑手群体,在商场里设“劳动者休息角”,摆上饮水机和充电插座。
当最后一位环卫工喝完糖水,把碗递回来,碗底还留着一点糖水的余渍。这场景让人想起社区党委书记曾说过的话:“一座城市的温度,不在高楼大厦里,在你递出一碗糖水时的眼神里,在劳动者接过时的笑容里。”
周四的约定还在继续,而这份甜意,早已从吉之堡的帐篷里漫出来,融进年丰社区的寻常日子里——就像那锅咕嘟冒泡的糖水,慢慢熬煮着,让“你守护社区,我们守护你”的温情,在街巷间长久流淌。
文、图 | 蔡鹏飞 骆新娇 刘红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