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菜市场转悠,瞅见摊位上的嫩豆腐白生生的,看着就喜人,顺手买了块想回家做个麻婆豆腐。结果呢,刚把豆腐切好下到锅里,那股子腥味 “噌” 地一下就冒出来了,别提多上头。我家那口子站在厨房门口直皱眉,说这味儿闻着就没胃口。
其实啊,这豆腐的腥味是不少人头疼的事儿。你是不是也遇见过?满心欢喜想做道豆腐菜,结果因为那股腥味,要么自己吃得不舒坦,要么端上桌家人不爱动筷子。我以前也试过不少法子,什么用料酒泡啊,加姜片炒啊,效果都不咋地,有时候还把豆腐本身的鲜味给弄没了。
后来跟小区里的张阿姨聊天,她可是做饭的一把好手,尤其擅长做各种豆腐菜。我跟她念叨这事儿,她听完乐了,说:“你这丫头,还是没找对法子。” 说着就拉我到她家厨房,现场给我演示了一遍。
你猜怎么着?她用的法子简单到让我惊讶。就是准备一锅水,水烧开后,抓一小把食盐撒进去,搅拌几下让盐化开,然后把切好的豆腐块放进去,稍微煮上一两分钟,捞出来再过一遍凉水。就这么个步骤,我当时还不信,觉得这么简单能管用?
张阿姨看着我怀疑的眼神,没多说,让我凑近闻闻煮过的豆腐。嘿,还真神了!刚才那股冲鼻子的腥味淡了好多,凑近了也就闻着一点点淡淡的豆香味儿。我当时眼睛都亮了,赶紧问这是为啥。
张阿姨边擦手边跟我说:“这豆腐啊,本身含有一种叫豆腥素的东西,这玩意儿遇热就容易挥发。但直接煮吧,它挥发得慢,还带着股怪味。加点盐呢,水的沸点稍微提高了点,能让豆腥素更快地跑掉。而且盐还能让豆腐的口感更紧实点,待会儿炒的时候也不容易碎。”
我回家赶紧照着试了试,把用盐水焯过的豆腐做了麻婆豆腐。出锅的时候,那香味儿就跟以前不一样,没有了腥味捣乱,豆腐的鲜嫩和调料的香味完美地融在一起。我家那口子一口下去,眼睛瞪得溜圆,说:“今天这豆腐咋这么好吃?一点腥味都没有!” 看着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从那以后,我做豆腐前必做这一步。不管是嫩豆腐、老豆腐,还是那种冻豆腐,都用这个法子处理一下。你还别说,冻豆腐焯过之后,孔里的那种怪味也没了,炖出来特别入味。
前几天给我侄女做豆腐羹,她以前总说豆腐有股 “怪味” 不爱吃。那天我照样用盐水焯了豆腐,做好后端给她,她一勺接一勺地吃,边吃边问:“姑姑,今天这豆腐怎么这么好吃呀?我以前怎么没发现豆腐这么香呢。” 看着孩子吃得开心,我这心里呀,比自己吃了还舒坦。
不过有个小细节得跟你说一下,就是煮豆腐的时间不能太长。你想啊,豆腐本来就嫩,煮久了就老了,口感就不好了。我一般是水开后放进去,看到水面稍微有点冒泡,大概一分钟左右就捞出来,这样既能去腥味,又能保持豆腐的嫩滑。
还有啊,焯完水的豆腐最好再过一遍凉水,这样不仅能让豆腐快速降温,保持形状,还能让它的口感更清爽。你想想,夏天吃凉拌豆腐的时候,这么处理一下,一口下去,滑溜溜、凉丝丝的,一点腥味没有,多舒坦。
我还发现,这个法子不光能去腥味,对后面的烹饪也有好处。就拿煎豆腐来说,用盐水焯过的豆腐,表面稍微有点硬度,煎的时候不容易粘锅,也不容易碎,能煎得两面金黄,看着就有食欲。
以前总觉得去除豆腐腥味是件麻烦事,试过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么简单。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步骤,就能让豆腐的味道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有时候想想,做饭这事儿真挺有意思的,一点小窍门,就能让一道菜从 “能吃” 变成 “好吃”。
现在我每次做豆腐菜,都少不了这一步。家里人也从以前对豆腐 “可有可无”,变成了 “今天做豆腐吧”。看着他们吃得香,我这做饭的动力也更足了。
你也不妨试试这个法子,下次做豆腐的时候,花上一两分钟这么处理一下,说不定就能给你带来惊喜。毕竟,做饭不就是为了吃得开心、吃得舒坦嘛。
要是你试了觉得管用,或者有啥别的去除豆腐腥味的好法子,也别忘了来跟我说说呀。让我们一起把饭做得更香,吃得更尽兴。
最后呀,麻烦大家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就能财源滚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