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到,暑气裹着潮气扑脸,走两步就汗流浃背,浑身黏糊糊的。这时候嘴巴容易没胃口,肚子也懒得消化油腻,想补营养又怕胖?不如多吃鱼 —— 鱼肉细嫩好嚼,优质蛋白满满,消化起来不费劲,比猪肉、牛肉清爽多了,还不容易长肉。今天就给大家说 5 种三伏天该吃的鱼,鲜嫩少刺还养人,做法简单,别错过了。
第一种:鲳鱼 —— 刺少肉嫩,老人孩子都能吃
鲳鱼看着小巧,肉却扎实得很,中间就一根主骨,小刺少得几乎没有,喂孩子、给老人夹菜都不用费劲挑刺,特省心。
它身上藏着不少 “好东西”:钙和磷含量尤其高,这俩是帮着长骨头、强免疫的 “好搭档”,夏天孩子跑跳多,老人关节怕累,多吃点鲳鱼准没错。而且鲳鱼肉质滑嫩,像块软豆腐, cook 的时候特容易吸味儿,清淡烧也鲜,浓点炒也香。
三伏天吃鲳鱼,清蒸最对味:鱼处理干净,肚子里塞点姜片,表面淋勺生抽,蒸锅上汽后蒸 10 分钟,出锅撒把葱花,再浇一勺热油 “滋啦” 一响,鱼肉嫩得夹起来会晃,鲜得直咂嘴;嫌清蒸清淡?那就少油煎到两面金黄,撒点椒盐,外皮酥酥的,内里嫩得流汁,配碗粥吃绝了。
第二种:草鱼 —— 淡水鱼里的 “营养担当”
草鱼是菜市场里的 “老熟人”,价钱实惠,肉还多,浑身没多少乱刺,切块、切片都方便。它的肉滑嫩带点嚼劲,不像有些鱼那么软塌,嚼着有满足感。
营养上也不含糊:蛋白质、维生素堆得足,钙、磷这俩 “骨骼好搭档” 含量不低 —— 孩子长个子、老人护关节,吃草鱼都合适。夏天出汗多,钙磷跟着流失,炖锅草鱼汤喝,补得实实在在。
做法推荐清蒸或炖汤:清蒸时在鱼身上划几刀,抹点盐,放葱段、姜片,蒸 15 分钟,汤里飘着淡淡的油花,鱼肉蘸点豉油,鲜得清爽;炖汤更简单,鱼煎至微黄,加开水、豆腐块、姜片,大火煮 20 分钟,汤色奶白,喝一口润到喉咙里,豆腐吸了鱼香,比肉还好吃。
第三种:鲈鱼 —— 夏天补蛋白的 “轻巧选”
夏天就该吃点 “轻巧” 的,鲈鱼就是这样 —— 肉嫩得像布丁,高蛋白低脂肪,吃再多也不怕腻,还能帮着长肌肉、给身体供能,免疫力也能跟着提一提。
鲈鱼最妙的是刺少,处理干净后几乎就主骨旁边几根小刺,清蒸出来整块夹着吃,不用费劲挑。而且它腥味淡,随便加点葱姜就能去腥,新手也能做成功。
清蒸是鲈鱼的 “本命做法”:鱼洗干净,在鱼身划两刀(别太深,免得肉散),肚子里塞葱段、姜片,表面淋点料酒,蒸锅上汽后放进去,8 分钟就够(时间长了肉老)。蒸好后倒掉盘里的汤,捡去葱姜,铺层新的葱丝,淋一勺滚烫的生抽 + 香油,激出香味,鱼肉嫩得能抿出汁,连汤都想拌米饭喝。
第四种:鲤鱼 —— 清热补虚,夏天吃着舒坦
鲤鱼在咱这儿太常见了,河里、湖里都有,夏天的鲤鱼最肥,肉嫩得像泡过清水,带着股清甜。它不光好吃,还能帮着滋阴清热、补补气血 —— 夏天人容易累,吃点鲤鱼能缓过来,浑身透着舒坦。
营养上也不含糊: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一样不缺,尤其是钾含量不低,夏天出汗多,钾跟着跑,吃点鲤鱼能补回来,身子骨更稳。
吃法推荐清蒸或炖清汤:清蒸时在鱼肚子里塞片陈皮,既能去腥味,又带点微苦的清香,鱼肉蘸醋吃,解腻又开胃;炖清汤就更简单,鱼煎到微黄,加足量开水、冬瓜块,大火煮 30 分钟,汤清得发亮,冬瓜吸了鱼鲜,入口即化,喝着消暑又解渴。
第五种:黄花鱼 —— 夏季产卵期,鲜到骨子里
黄花鱼一到夏天就进入产卵的旺季,这时候的鱼肉最肥,水分足,嫩得像含着水,咬一口能尝到自然的鲜甜。它的肉细腻得很,连老人都能轻松嚼,外层还容易煎得金黄酥脆,看着就有食欲。
营养上,黄花鱼的蛋白质好吸收,夏天没胃口时吃点,既能补营养,又不给肠胃添负担。而且它的矿物质丰富,锌、硒这些元素能帮着提精神,夏天犯困的人可以多吃点。
做法试试清蒸或香煎:清蒸时在盘子底铺层紫苏叶,鱼放上面,加姜片、葱段,蒸 12 分钟,紫苏的香混着鱼鲜,一点腥味没有;香煎就更馋人,鱼身抹点盐,裹层薄淀粉,少油煎到两面金黄,外皮脆生生,内里嫩得流汁,配杯温粥,夏天的饭都变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