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瞭望财经
文| 瞭望财经 张安彤 于濛
“16度、6度,肯定不是白酒,应该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发酵酒。”面对瞭望财经的提问,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如是答道。
这里说的“16度、6度酒”,是泸州老窖近期对外透露正在测试的低度酒产品。在此之前,这家酒企宣布研发成功28度的国窖1573。
这一消息引发了议论。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疑惑,“16度、6度的酒,还是白酒吗?”
是否白酒,有待酒企产品问世后揭晓,但“低度白酒”,已经成为部分酒企争相抢占的新高地。
不只是泸州老窖,今年以来,五粮液、水井坊、酒鬼酒等酒企,都宣布了低度白酒产品研发进展或计划。这场降度数风潮的背后,是酒企对年轻人“第一口白酒”的争夺,更是对增量市场的渴求。
然而,诱人蛋糕背后,酒企进军低度白酒赛道,不仅要攻克工艺难题、技术壁垒,还需应对市场开拓、消费习惯培育等多重考验。
让年轻人端起白酒杯,不只是降度数这么简单。
“卷”起来的度数
今年以来,多家头部酒企官宣布局低度白酒业务。
洋河股份计划对33.8度微分子白酒系列产品进行升级,今年9月推出5-6款新品;水井坊表示,针对25-30岁的年轻消费者,在特定区域推出38度以下产品。
还有企业试水更低度数:泸州老窖宣布28度国窖1573研发成功,将适时投放市场,同时推进16度、6度产品测试。酒鬼酒也透露,已启动33度、28度、21度、18度低度产品的准备工作。
不过,目前白酒市场上,头部酒企的主流非高度产品仍以38度及以上为主,如43度飞天茅台、42度汾酒青花、39度五粮液、38度国窖1573以及38度剑南春等。
为何酒企“扎堆”低度酒品赛道?
直面业绩压力,寻找市场增量是白酒低度化的现实需求。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下称《报告》)认为,白酒行业正处于“政策调整、消费结构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的深度调整期,整体增速放缓,部分酒企利润增长乏力。
据瞭望财经统计,今年上半年,已发布业绩预告的6家白酒上市公司中,3家亏损,3家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酒鬼酒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90.08%-93.39%,水井坊预计同比下滑56.52%,顺鑫农业预亏1.95亿元,金种子酒预亏9000万-6000万元。
而与之形成对比,中国酒业协会预计,2025年低度酒市场规模将突破7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5%。
图为电商渠道展示销售的低度酒产品。来源:京东电商平台
泸州老窖方面在2024年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曾判断,“饮酒低度化可能会成为白酒行业未来长期趋势之一。”为此,泸州老窖将低度产品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突破板块,并计划在潜力市场培育相关品类。
这一判断,与白酒行业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密切相关。
“年轻消费群体普遍排斥白酒的辛辣刺激感。”五粮液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披露的调研数据揭示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偏好:在1000名25-35岁的受访者中,半数以上的酒饮首选是啤酒,约三成人群选择洋酒、果酒,喜欢白酒的年轻消费人群只占19%。
白酒分析师肖竹青表示,年轻人对酒的接受度和消费习惯与传统白酒主流消费群体有所不同,他们更倾向于低度、口感丰富且时尚的酒饮。
《报告》认为,积极拥抱年轻消费者、打破固有消费圈层、探索品牌年轻化之路,成为当下白酒企业的必修课题。
何勇认为,在消费需求多元化、差异化和个性化趋势下,酒企通过多元化拓展,丰富产品结构,是市场经济推动的必然结果,而低度化正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探索之一。
“不只是白酒企业推低度酒,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传统意义上的啤酒企业,也在推黄酒、饮料等,尝试突破品类边界,多元化发展。”何勇说。
降度数≠兑水
28度、16度、6度……酒精度降至如此程度,是否还能称作白酒?这一问题尚存争议。
根据公开资料,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多项国家标准,推动白酒行业规范化,但《白酒质量要求》仅对浓香型白酒保留了高、低度酒的描述和数值区间——其中低度酒的酒精度范围为25度至40度;而酱香、清香、米香型白酒的标准中,虽也有理化指标的度数区分,但均无高、低度酒的划分描述。
“从工艺上讲,28度、29度基本是蒸馏酒的下限,再低就失去了蒸馏的意义。比如16度、14度,通过发酵即可达到,无需蒸馏。”何勇说。
在他看来,对酒企的低度化动作需区别看待:一类是白酒的低度化,如将度数降低至29度、28度等;另一类是16度、6度等更低度数的酒类产品,是黄酒、葡萄酒等发酵酒的主流酒精度。
从技术层面看,开发更低度数的白酒并非易事。
“一股子水的味道”“像喝凉水”“虽然利口,但没有酒的感觉”“水不像水、酒不像酒”……社交平台上,诸多网友反馈直指低度白酒的口感、风味痛点。一些网友甚至怀疑,低度白酒是不是高度白酒兑水而来?
某酒企的陶坛酒库内景。来源:新华财经
“白酒低度化技术含量较高,并非简单加水稀释。”何勇解释,白酒风味来自酿造过程中自然生成的粮香、曲香、窖香、陈香等内生香气,依赖风味物质与酒精的平衡协调;一旦加水稀释,这种平衡会被打破,导致酒体寡淡、产生水感。
肖竹青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白酒降度数对工艺要求较高,既要保持白酒原有风味,又要防止降度后香味物质水解。这就需要很强的勾调技术,更需要足够的老酒和调味酒来覆盖降度后的水味。
他进一步介绍,浓香型低度酒需通过分段取酒、分级储存的严谨工艺降度,再用老酒和调味酒来保持白酒风格。因此,老酒储备量与长期窖藏成本是酒企进军该领域的关键考量。
酱香型低度酒工艺更加复杂,酱香酒需经七轮次取酒,每轮次酒风格不同,降度后要保持原有风格,需要强大的工艺团队与勾调技术支撑。
肖竹青表示,目前,酱香低度化尚处于“技术破壁期”,还需突破“降度后风味寡淡”的品类偏见。
“低酒精度、高风味度是白酒行业当下重点攻关的技术方向,这对工艺要求极高,需依托长期科研成果才能实现。”何勇透露。
年轻人会买单吗?
除了研发工艺难题,年轻消费者是否买账,是低度酒品尤其是低度白酒上市后需要直面的挑战。
追溯历史,低度白酒并非新鲜事物。
上世纪70-90年代,各大酒企曾掀起降度潮:39度五粮液、38度泸州老窖特曲、39度郎酒、38度洋河大曲,以及33度、38度茅台等低度白酒相继涌现,五粮液甚至在90年代推出过25度、29度产品。
但从市场表现看,不少低度产品因销量未达预期,问世数年后陆续减产、停产,25度、29度五粮液及38度飞天茅台便在此列。
“传统白酒消费群体对高度酒的口感与文化内涵有深厚情感,对低度酒的接受度相对有限。”肖竹青分析道。
而如今企业着力迎合的年轻群体,是否会为低度白酒买单?在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提到,38度国窖1573大受欢迎,呈现出良性快速增长的态势。作为国窖1573系列,38度产品销售占比已提升至50%左右,规模接近100亿元。
泸州老窖方面提到,38度国窖1573销售规模接近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