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泰国为什么对中国如此友好?原来泰国从王室到民间多半是潮汕后裔
创始人
2025-07-30 13:23:29
0

曼谷的“华味”与排华悖论

在曼谷的唐人街,每个角落仿佛都弥漫着浓浓的“华味”。刚买了一杯冰椰汁,甜美的椰香与冰凉的口感立刻在舌尖蔓延,老板用着地道的潮汕口音轻声说了句“慢走”,那乡音温暖而熟悉,仿佛把我带回了家乡。转身去拦出租车时,司机摇下车窗,带着泰语腔调的粤语问:“食未啊?”这句话让我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在东南亚的历史上,曾有过排华的血腥历史,像印尼的骚乱、越南的驱逐,然而泰国却成了例外,满街的中文招牌和耳边的潮汕叫卖声,为什么偏偏是这个国家,能成为华人在东南亚的“安全岛”?这一切,究竟为何会是这样?

王室血脉中的潮汕密语

或许,答案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前的那位身着传统泰式服饰的潮汕移民。1767年,缅甸的入侵摧毁了暹罗的首都阿瑜陀耶,正当王朝即将覆灭时,一个叫郑昭的年轻华裔站了出来。郑昭的父亲是潮州人,虽然他在暹罗土生土长,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潮汕话。带领一群潮汕移民和当地百姓,郑昭从湄南河下游的吞武里起兵,最终击退了缅甸军队,在废墟之上建立了吞武里王朝,自己也成为了暹罗的国王。虽然郑昭在位仅15年便因宫廷政变而丧命,但他的继任者——拉玛一世(昭披耶却克里)同样是华人血统。他的母亲是华裔,父亲则是泰国贵族。而到了拉玛四世时期,这位被称为“马古大帝”的国王甚至公开承认,他的外公是来自潮州的华人移民。这一系列的血脉延续,使得泰国王室与潮汕地区的紧密联系早早地就形成了。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让华人在泰国的地位从一开始便与其他东南亚国家截然不同。

潮汕商帮与泰国经济的共生关系

如今,虽然华人在泰国的比例仅为14%左右,约有千万人,但你可能不会相信,这些华人掌控着泰国经济命脉的70%。这一切并非偶然,早在18世纪郑昭的时代,潮汕人便开始大量迁徙到泰国,他们最早以小摊小贩的形式出现,售卖鱼丸、地摊商品,后来渐渐积累财富,开设杂货店、经营贸易。正大集团的谢国民家族便是潮汕商人的经典代表。谢国民的父亲谢易初当年怀揣几块银元漂洋过海来泰国,在曼谷唐人街的一个小种子店起家,卖潮汕人喜爱的菜种。随后,他瞄准泰国农业的技术空缺,开始投资饲料、农业产业,逐步将小店发展成如今的跨国集团,横跨农业、金融、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类似正大的企业不胜枚举,泰国的银行、商场、酒店,几乎都能找到潮汕商人的身影。

这些商人不仅自己致富,还将潮汕的“抱团”文化带入泰国。在泰国,保德善堂曾是潮汕移民间互帮互助的组织,如今已发展成泰国著名的慈善机构,关怀当地弱势群体,连泰国国王也为其题字。华人在泰国的角色早已超越了“外来的商人”,更像是与泰国一起成长的“建设者”,彼此已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经济命脉。

文化融合:舌尖上的共鸣与信仰的交融

在曼谷的唐人街,潮汕话与泰语交织成了街头的日常语言。老板和伙计之间讲着潮汕话,讨价还价时,偶尔掺上一两句泰语。熟客一来,老板便直接用潮汕话打招呼,“食饱未?”这些文化细节渗透在曼谷街头的每一个角落。比如,街边泰式海鲜火锅店的涮肉漏勺与潮汕牛肉火锅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沙茶酱和鱼露的沾料也是两者共享的经典味道;汤底也是用虾壳和猪骨熬制,仿佛回到了潮汕家乡的灶台边。更别提那些街头推车售卖的米粉炸香蕉,外脆内糯,撒上一层白糖,和潮汕夜市的“朥饼炸香蕉”味道极为相似,只是换上了泰语名称“khanom bueang”。

更有趣的是九皇斋节,这一原本是潮汕人纪念九皇爷的节日,在移民至泰国后,不仅华人商铺会关门吃素,连泰国当地的民众也会跟随一起挂上黄布条,摆上斋菜,寺庙里和尚和道士一同诵经,游行队伍里,泰国人举着“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牌位,跟着潮汕祈福词用泰语念诵。九皇斋节如今已不再仅仅是华人的节日,而是泰国社会的共同节庆,甚至泰国电视台也会进行直播,成了泰国人自己的“斋节”。

泰国的政策融合:无排华的治国理念

与印尼1965年强行实施“原住民政策”,将华人商铺收归国有,或与越南1978年搞“革新开放”前将华人赶回中国的做法不同,泰国自拉玛王朝起就从未推行过“排华令”。华人在泰国可以自由开店、买房、成家,孩子可以直接获得泰国国籍,甚至可以选择保留原来的潮汕姓氏或改用泰姓,完全没有任何政治干预。政府也大力支持华人子弟进入政界,曼谷的市长、财政部长等重要职务常常由潮汕裔人士担任,法律上也没有规定华人不能担任公职。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在泰国逐渐扎根,人口从郑昭时期的几万人,增长至现在的千万之众,潮汕话和泰语的结合,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的“第二语言”。

从商人到总理:华人在政坛的崛起

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他信。他出生于泰国,是地地道道的泰国人,但其祖籍在广东梅州,他的祖上从清末开始就在泰国做丝绸生意,到他这一代已经成为泰国首富,拥有电信、房地产、传媒等多家跨国公司。2001年,他信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位能连任四年的总理,期间他通过补贴农民、为穷人盖房等政策,赢得了“穷人的总理”这一美誉。此后,他的妹妹英拉也继任总理,虽然她的任期较短,但她依然是泰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总理。在竞选时,英拉流利的泰语中夹杂着几句潮汕话,让华人社群倍感亲切和认同。而现在,他的女儿贝东丹也在政坛活跃,几年前差点当选总理,并在竞选海报上特意标明了中文名“贝东丹”。这一家三代,从商场到政坛的崛起,将华人在泰国的形象从幕后商人推向了舞台中央,华人不再是“边缘人”,而是泰国的主人之一。

三重奏奏响“主人翁”命运

泰国对华人的接纳,源于历史中的深厚血脉联系,从郑昭复国、拉玛王室的认祖,一直到如今的潮汕文化与泰国社会的深度融合。华人掌控着泰国70%的经济命脉,早已成为与泰国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话弄奶茶里喝出虫子?店家回应... 近日,在西安市,有网友发文称自己在饮用茶话弄饮品时感觉味道有异,随后打开杯盖,竟发现杯中有虫子。此事...
蔡学飞:“粱”辰美景,本立道生... 身在上游,俯瞰奔流;既见本心,亦见大势。——题记 贵州西北,云雾缭绕的乌蒙山与分隔川黔的娄山在此交接...
山西面食:一场舌尖上的“千面”... 嘿,朋友们!当提到美食大省,山西那可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存在。尤其是山西面食,那简直就是面食界的“超级...
10道特色家常菜,风味独特,做... 香辣牙签肉,馋嘴小零食,下酒神器,可以吃出烧烤味,一斤肉可以轻松做一大盘。 1.里脊肉改刀切片,加入...
“小辣椒”撬动特色农业发展“大... 央视网消息:这些年,甘肃天水麻辣烫一度走红,其“灵魂佐料”天水的甘谷辣椒功不可没。现在,正值天水市甘...
长治非遗美食进京“吸粉” 9月21日至22日,“人到山西好风光”长治非遗美食及文旅推介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作为...
安徽鲜笋炒牛肉:酱香渗笋里,脆... 安徽鲜笋炒牛肉巧妙地将山野的清新与土地的醇厚结合在一起,成为餐桌上备受欢迎的美食。这道菜的做法并不复...
手抓饼这样做,无技巧无难度,外... 说起手抓饼,很多人都喜欢,但是很多人自己在家做,总是说,为什么烙出来的饼一点没有外面卖的软,很硬呢,...
水八仙销量涨三成,苏州人品尝“... 今天(9月23日)是秋分节气,记者来到南环桥市场发现,苏州人品尝“舌尖上的秋分”,带动时令水八仙俏销...
上海家长为“问题午餐”操碎心,... 文| 张彦宗 上海学生餐问题持续引发关注。 9月15日发现疑似变质虾仁炒蛋后,供应商绿捷公司表示是个...
夏日鲜掉眉毛!丝瓜炒蛏子,3步... 夏天的餐桌总缺不了一口鲜,比起浓油赤酱的硬菜,清清爽爽的丝瓜炒蛏子才是心头好——软嫩的丝瓜吸满海鲜的...
安徽锅巴鸡,鸡肉软嫩吸满汁,锅... 安徽锅巴鸡是一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家常菜肴,以其香脆的锅巴和鲜嫩的鸡肉相结合而深受人们喜爱。这道菜制...
从“苗苗酸汤”看锅圈“三产融合... 苗苗酸汤食品厂区 苗家酸汤,这碗承载着千年民族智慧的非遗美食,其灵魂便在于时光的沉淀与微生物的奇妙作...
乡遇好滋味,成都“村糖会”来了 金秋十月丰收季,乡村振兴新图景。当酒水饮料、调味品、休闲食品等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与乡村文旅相遇,会擦出...
洲际酒店集团华南地区 “传递美... 2025年9月18日,深圳及厦门 – 洲际酒店集团华南地区(广东、福建)等58家姐妹酒店温暖启动以“...
一口穿越宁夏!臻有良品羊肉串亮... 当宁夏滩羊的鲜嫩遇上炭火的炙热,一场席卷上海的味觉风暴正在上演! 近日,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产...
古井贡酒:千年酒脉的现代新生 编者按:白酒的醇厚,总与一方水土紧密相连。除了川黔、苏皖等传统酒乡,中国大地上还活跃着众多区域名酒。...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月饼——... 九月的纽约,秋意渐浓。曼哈顿乔治香颂门店内,一场月饼品鉴会正在热烈进行。精致的月饼、醇香的红酒、欢快...
EON未来商城:2025中茶连... 近日,以“月满华章,茶礼传情”为主题的中茶连锁中秋品鉴会(滕州站)在中国茶叶滕州旗舰店拉开帷幕。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