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纽约,秋意渐浓。曼哈顿乔治香颂门店内,一场月饼品鉴会正在热烈进行。精致的月饼、醇香的红酒、欢快的笑声,共同构成了一幅“他乡中秋”的温暖画面。
这场由乔治香颂举办的月饼品鉴会,不仅吸引了在美华人家庭前来“解乡愁”,也迎来了不少外国友人尝鲜。现场一位来自纽约大学的学生在品尝莲蓉蛋黄月饼后惊喜地说:“口感比我想象的丰富,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中国中秋文化。”
对于许多在外漂泊的华人来说,月饼早已不仅是食物,更是情感的寄托。活动中,一位老华侨看着礼盒上“月圆人团圆”的字样,眼眶湿润:“无论身在何处,吃上一口月饼,就觉得和家乡、和亲人连在了一起。”
乔治香颂市场总监Kathy汪表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月饼。香颂希望通过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让月饼走出华人圈,成为更多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理解和喜爱的美食。”
事实上,乔治香颂的做法正好折射出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美食,正在以更现代、更国际化的形式走向世界。香颂月饼不仅在工艺上传承经典,还在包装设计中融入东方美学和可持续理念,使其不仅是一份美食,更是一份可分享、可传递的文化礼物。
从纽约到全球,月饼正跨越文化边界,成为沟通情感与文化的桥梁。中秋佳节临近,月饼所承载的,不只是味道,更是归属感与团圆的象征。
在海外的街头巷尾,当中秋的圆月升起,那一口香颂月饼,或许就是连接故乡与世界的一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