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都很喜欢喝小米粥,之前都是婆婆在家里早起做,熬好的小米粥和外面一样又香又黏稠。
最近婆婆有事回老家,熬粥的差事就落在了我身上,同样的食材却熬不出婆婆的味道,熬出来的小米粥清汤寡水,一点都不香。
没办法,只能打电话向婆婆求教,在她的耐心指导下终于复刻成功。
原来,熬小米粥看着简单,实则里面有很多诀窍,要是熬煮的方法不对,再好的小米都熬不出想要的味道。
为了让大家都喝到跟外面一样又香又粘稠的小米粥,赶紧把从婆婆这些学会的诀窍分享出来,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熬粥时翻车了。
碗中准备200克小米,再放20克大米,这可是小米粥粘稠和出油的关键。给碗中加入适量清水后用筷子搅拌一下,然后把淘米水倒出来,用来浇花。
接着再往碗中加入适量清水,再煮之前让大小米先浸泡20分钟。让大小米吸收一点水分后,熬煮的时间就能缩短很多,更方便。
趁着小米浸泡的时间,可以处理一下大枣。把大枣放入碗中,放一勺面粉和适量清水后认真搓洗一下,尤其是缝隙里的灰尘、杂质,务必要好好搓洗。
将大枣充分冲洗干净后,把它们搁在盘子里,接着用剪刀把大枣剪成小碎块,中间那硬邦邦的枣核直接丢弃不用。
往小米粥里加大枣,不仅能让粥的色泽更加诱人,还能让粥的口感与营养都更丰富。
接下来就开熬粥了,砂锅中倒入比大小米多5倍量的清水,然后再给里面滴几滴白醋搅拌均匀。
加白醋的目的,是为了中和小米的碱性,加速小米开花,熬出来的颜色更黄亮。(不用担心,根本喝不到白醋的酸味)
一切准备妥当后,把泡好的小米和大米一同冷水放入锅中,接着开启大火将水煮沸。
这样能让小米由内而外逐渐煮透,里面的营养物质也就能更充分地释放出来。
小米刚下锅的时候要用勺子不停搅拌,以免小米会粘在锅底。
等到锅开之后,就往锅里加几滴香油搅拌均匀,这样小米粥会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好闻又好喝。
随后将锅盖盖好,把火候调至最小状态,持续熬煮15分钟,让小米和大米里的营养充分交融到一起。
待15分钟一到掀开锅盖,就能看到小米粥已然变得格外浓稠。
这时候把剪好的大枣碎块倒入锅中,再继续用小火熬5分钟左右。时间一到就可以关火了,盛出来之后可以加白糖、冰糖调味。
其实熬小米粥特别简单,只需要掌握“三放一不放”原则:放大米、白醋、香油,不要放食用碱。
不少人在熬煮小米粥时,习惯往锅里加点食用碱,觉得这样能让粥更快变得软烂且浓稠。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种做法会严重破坏小米里含有的营养成分,而且熬出来的小米粥还会带有一股说不出的怪味道。
婆婆分享的熬小米粥的方法是不是很简单?平时喜欢喝小米粥的朋友,强烈推荐大家抄作业,只不过比平时多放了一些东西,味道立马就提升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