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3 糖酒快讯 陈小平 民营经济报
“像是赶集似的热闹”!这是广州一名酒类经销商最近讨论到当前酒类市场情形时对记者说的一句话。
像是赶集似的热闹,这句话对于眼下的年份酒现象也完全用得上。这不,葡萄酒新国标再过3天(2008年1月1日)就要实施了。新国标规定:葡萄酒标注的生产年份必须是此酒葡萄原料采摘的年份,葡萄汁含量必须达到80%以上。这是对以前关于葡萄酒年份酒吵吵闹闹的一次彻底终结。白酒方面则没有这么幸运,白酒年份酒的国家权威标准一时还未能出台,白酒正等得急呢。虽然前不久媒体报道,12月初,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推出了我国第一个鉴别白酒陈酿年份的方法——由四川剑南春酒厂研究发明的“挥发系数鉴别法”,据说这一鉴别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这样吧,白酒年份酒的问题还是由酒业巨头们都说说,包括剑南春、五粮液、水井坊、泸州老窖、郎酒等。这是《民营经济报》记者联合人民网记者组成《年份酒真相大调查》采访组,于2007年8月前往这些酒厂与王国春、乔天明等酒界巨子的对话,现在推出这个有点“年份”的报道,也是为了凑个“热闹”,在这年末年初的时候。但愿读者看完这组报道之后,不仅仅是看了一回热闹,应该有所收获。
2008年是白酒年份酒元年?
有人说,2008可以说是白酒年份酒元年。也是,剑南春的年份酒——“典藏剑南春”抢在2007年底终于上市了。水井坊的年份酒也将于2008年3月份左右推出。这样,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国窖1573、郎酒、古井贡、西凤、汾酒、酒鬼、浏阳河等等,数得出名头的白酒巨头几乎全部有了年份酒,真有些“排排座,分果果”的意思了。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调查测算,中国60%的白酒企业推出了年份酒,年销售额不少于50亿元。而五粮液、茅台、国窖1573、酒鬼等年份酒一块已经成为他们的最大利润增长点!
按照这样的形势,白酒年份酒的有关国家标准出台是势在必行了,如果不及时出台,年份酒将成为众多酒厂谋取暴利、欺骗消费者的手段,也势必给酒业的发展带来混乱和危机!现在,一些刚成立的小酒厂也推出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陈酿!有的酒厂一贴上“年份酒”的标签,坐地“涨价”,而有的年份酒则剑走偏锋,10年陈酿才卖50元!当然,大酒厂也有不规范的地方,一瓶标注30年年份酒的酒瓶里,到底装了多少滴当年的年份酒呢?只有天知道!
然而,记者在对五粮液、剑南春、水井坊这些酒业巨头采访时,他们普遍认为:一,推年份酒势在必行,如果规范了,对白酒业发展有好处。二,年份酒标准应尽快出台,有利于净化市场,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只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家的说法和看法相差太远。比如,用什么来测定年份?有的说是按酒液的生产日期,有的说是按酒窖的年龄。一瓶酒中大概多少当年年份酒含量为合适?有的说至少30%,有的称应在50%以上,有的则认为就直接为100%才合理。
不过,据说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准备推出白酒年份酒国家标准,但还没有时间表。
延伸报道:
消费者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某一种白酒不够年份;企业也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百分之百够年份
白酒年份酒之惑:难检测无标准企业自个定?
2010,4,9 民营经济报 记者陈小平
最近,媒体集中炮轰白酒中的年份酒,浏阳河不幸成为最大炮灰:“八岁酒厂如何卖出50年窖藏?”在媒体的一再追问下,业内人士不得不坦承,没人相信消费者喝到胃里的年份酒是百分之百够年份的,年份酒只是企业的一种炒作。有良心的企业会在酒中加入少量当年的年份酒,而有的企业干脆想标多少年就标多少年。
六成酒企推售年份酒
其实白酒年份酒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民营经济报》三年前就作过深入的专题报道,本报记者曾采访过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剑南春集团董事长乔天明及水井坊副总经理赖登燡、郎酒副总经理李明政等,其时白酒业的年份酒热刚刚抬头,大企业纷纷投身抢食年份酒蛋糕的行列之中。
古井贡的王效金是最早于1996年“发明”年份酒的人,但古井贡并没有从中尝到甜头。之后茅台酒和五粮液相继推出年份酒,从中大大获益。剑南春于2007年底推出年份酒,可惜年份酒刚刚上市,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震就将公司的老酒陶坛震坏,乔天明自称损失8-10亿元,公司老酒也损失40%左右。可剑南春的广告宣传中仍坚称自己的年份酒“百分百标准够年份”。水井坊领导2007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于次年推出年份酒,但后来不了了之,业界猜测是不是外资方帝亚吉欧对年份酒不感兴趣,倒是今年糖酒会期间放出要生产新型伏特加洋酒的消息。
在白酒巨头的带领下,全行业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生产年份酒,这让消费者更加看不懂了:王效金发明年份酒之前怎么没见到多少老酒上市叫卖,越到后来年份酒怎么反而越卖越多了?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抽样调查,目前销售额前100名的白酒企业中,有近60%推出了年份酒,年销售额不低于50亿元。
浏阳河酒业成立8年生产出50年年份酒受到媒体的全力炮轰,那么是否大企业或建厂时间较长的企业做年份酒有资格,而小企业或者建厂时间短的企业做年份酒就会备受质疑?事实上,某酒协领导明确对本报记者说:几十年的老酒属于稀缺资源,而且贮藏成本相当高,哪有这么多老年份酒等到今天来卖?白酒年份酒不可能都是百分百够年份,有的大企业老酒不够就从地方小酒厂收购老酒,然后用这些年龄大点的酒做基酒勾调年份酒。当然,一些小企业想标多少年标多少年的做法更是给行业“添乱”:一瓶15年陈酿才卖几十元!这让消费者怎么想!
白酒“年龄”检测尚无标准
白酒年份酒造成今天的混乱状态,源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检测方法可以证明白酒的“年龄”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源于国家没有关于年份酒的统一标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白酒分会会长马勇的表态耐人寻味:“(消费者)拿不出证据来证明某一种白酒不够年份。”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主任徐岩教授则针锋相对地说:“企业也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百分之百够年份。”
2007年底,剑南春酒厂推出了鉴别白酒年份的方法——挥发系数鉴别法,该鉴别法于2008年上半年已上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但业内人士称,此发明专利至今尚未获批。业内人士对这一方法也基本上不予认可。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季克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技巧性地一味强调“我们也有自己的年份酒标准”,“各大酒厂都有自己的年份酒检测方法和标准,剑南春公布的是一个企业采用的方法,还不能代替行业标准”。
而国内另外一个酒业巨头——同属浓香型的五粮液对此也表现出异议:“五粮液年份酒在制作工艺上就已经有严格的界定,现在推出的这个标准对于剑南春酒应该是适用的,对五粮液来说就不同了。”
检测技术不足之外,标准缺失也是造成白酒行业的混乱的原由之一。从2008年1月1
日正式实施的葡萄酒新国标,明确规定葡萄酒标注的年份必须是葡萄采摘年份,并且该年的葡萄汁含量必须要达到80%以上。
那么白酒年份酒酒体中年份酒的含量为多少才是合适?有的认为至少30%,有的认为50%,有的则认为必须达到100%才合格。在没有标准的时代,众说纷纭之下,消费者想喝到好酒,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做酒,或者寄望于企业良心:让我们喝的年份酒中老酒更多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