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批村咖纷纷倒闭时,回乡开奶茶店的人怎么样了?
今年5月,在北京CoCo都可工作了7年的宋妮妮,历时不到2个月的时间,在老家山西长治开出了自己的奶茶店。
一片红海的茶饮市场,能让她实现梦想吗?
“北京打工7年后
我返乡开了家奶茶店”
#从北上广返乡开奶茶店#、#打工人辞职开店#,过往,听到这样的话题,我们总是忍不住唏嘘一番,为其即将要交的学费感到惋惜。
而宋妮妮偏偏就是个意外。
大学毕业后,她就入职CoCo都可北京的一家门店,做起了调饮师,后来因为表现突出直接被提拔为总部督导,负责一个片区的门店运营工作。
在运营的岗位上,宋妮妮一干就是7年,后因为家庭原因回到了老家山西,但对茶饮行业的关注始终没有停止。
今年年初,得知老东家已开放单店加盟,宋妮妮觉得机会来了。
“在CoCo工作了7年,我对品牌运营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它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踏实,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跟着这样的品牌心里有底。”
正因这份信任,在茶饮竞争激烈的当下,宋妮妮毅然决然开店,“3月份提交申请,5月20日门店就开始试营业。”
前期投入约30万,加上房租、物料和其他费用约47万,这是宋妮妮多年的积蓄,也是一个老员工对品牌“相信的力量”。
最初,她对营业额的预估很保守,“毕竟是长治市的第一家店,原先担心前期的营收,门店可能会有一个爬坡期,一个月能做到12万就可以了”。”
“万万没想到,开业后实际营收远超预期,6月份做了19万,最高的几天一天一万多;7月份营收达到25万;8月份前10天已经卖了10万块钱。”宋妮妮难掩兴奋。
市场的积极反馈,给了宋妮妮很多信心,目前她已经开始申请第二家门店,“我想在长治每个商圈、县城都开出门店。”
宋妮妮并不是个例,安徽的高雷也在老家泗县开了家CoCo都可,开业第一天冲到了1900杯,前三天日均1500杯。
这几年,大城市打工人返乡创业的话题屡见不鲜,而这其中,开一家奶茶店/咖啡店,成为不少人的首选。
理想丰满而现实骨感,多数创业故事往往以失败收场,为什么“宋妮妮们”能在这条路上一帆风顺?
选择大于努力
但自身努力也不能少
1、选穿越周期的稳健品牌,成功几率更大
餐饮行业发展至今,加盟已经取代直营成餐饮行业的主流模式。
创业者能不能通过加盟赚钱,一个核心能力是筛选品牌,这便是通常说的“选择大于努力。”
CoCo都可作为初代网红茶饮,已经见证了行业28年的浮沉,穿越多轮周期,这样的品牌一般有2个显性优势。
首先,多年的积淀让品牌自带流量。宋妮妮的门店开业后,还没主动宣传,甚至地图还没定位,“就有很多消费者专程前来打卡,有的是从网上听说过,有的是在高线城市喝过,听说长治也开店就来喝一杯。”
这种依靠时间累积的品牌心智,并不是发多少网络笔记和短视频短期内能形成的,背后是年复一年的经营,一杯一杯的堆砌,一店一店的覆盖。
其次,很多经典产品经过了时间的淘洗,早已深入人心。体现在宋妮妮门店的复购率上,“开业第一个月就发现回头客很多,我们的夏季爆款绿豆冰,有位消费者一天喝好几杯,天天点。”
2、选址决定一半成败,蹲点数人流不能少
加盟,第一步是选品牌,第二步就是找位置,这两关如果都能做好,门店的经营便会锦上添花。
尽管现在数字化很成熟,宋妮妮还是建议线下亲自蹲点数人流,数自己门前的人流,还要看看竞品店的人流,这一步苦活累活不能省。
在选址上,总部营运经理也会协助看线上平台的竞品销量,线上线下结合起来去综合判断,并提供专业的评估建议,确保门店位置的合理性。
3、一天守店12小时,“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第三个成功的核心是“在店经营”,店老板是否在店经营,结果有很大差异。
“门店开业后,我基本早上9点到,晚上快10点才回,一天守店12小时,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对一家门店来说,只有老板躬身入局,把门店当成安身立命的根本,才会爆发出超乎想象的韧性。
宋妮妮认为这也是为什么CoCo坚持加盟商亲自在店经营的根本原因。他们会更用心对待每一位顾客、每一杯出品,尽心尽力擦每一块地板,甚至延长营业时间,费尽心思增加营业额。
加盟风向转了
稳健品牌成创业圈的“香饽饽”
过往,餐饮加盟领域比较流行“打新”,创业者希望在一个新品牌刚出来时,抓住黄金时机大赚一笔。
但小红书一搜一大把的惨痛开店笔记,让很多创业者愈发清醒,与其和新品牌一起做“市场试验”,不如选择经过市场验证的“稳健老牌”。
以宋妮妮为例,作为CoCo都可的7年员工,她比外人更了解品牌内部的运营,28年经历了多轮消费变迁,依然受市场追捧,足见其扎实的经营能力。
事实上,茶饮发展至今,坚定的长期主义者开始显露优势,创业者更愿意相信“踏实”的品牌。
稳健的品牌,除了知名度能引流,成熟的运营能力,也可以帮助一个新手快速入门。
宋妮妮介绍到,开业前几天,总部派了多名营运主力人员到门店帮扶,面对生意的火爆和可能面临的突发情况,给她吃了定心丸。
对于外卖的满减力度,营运经理也会通盘考量门店的承载能力后和她沟通,将活动力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日常运营细节的电话探讨,常常是一个小时起步,很多事情都能快速解决掉。
产品是营运的中坚力量,CoCo都可有“绿豆冰、鲜百香双响炮、鲜芋系列”等让奶茶女孩如数家珍的经典款,也有顺应茶饮健康转型浪潮,推出抗打的轻乳茶、超级食物系列。
就在上周,CoCo都可宣布核心产品线“全奶升级”新选项,经典奶茶系列如珍珠奶茶、奶茶三兄弟等,都可以选择以冰博克搭配纯牛奶,仅有生牛乳的奶底。
营销动作上,最近CoCo和《蔚蓝档案》的联名上线后,两位游戏角色周边“秒没”,撬动了多个城市的二次元游戏人群在CoCo的门店内隔空相聚。
这两年品牌在“轻快生活”的理念下,官宣首位代言人田嘉瑞、轻快生活分享官沈月,接连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带动全国门店大面积爆单。
无论市场怎么变化,只要品牌有足够的耐心,做出有诚意的好产品,就能真正赢得人心。
在小红书上,种草效果好的笔记通常是“XX内部员工推荐单品/喝法”。任何行业,一旦听到内部员工推荐、自留等关键词,信任感就会油然而生。
毕竟,员工是最了解一个品牌“底细”的人,“他们的选择不会错”。
此次采访的宋妮妮,她从门店员工转型加盟商的案例让我看到,一个员工都愿意加入的项目,更值得信赖。
或许,茶饮到了利好“稳健品牌”的阶段。在过往多轮起伏波折中,磨砺了他们最宝贵的精神品质和市场洞察。
未来的市场,一定属于那些踏踏实实做产品、做交付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