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净瓶山桥西头,有一家米粉店很受欢迎——老味道米粉铺。小店的门口是老板做煮粉的灶台,旁边的柜台上则有几个冰格,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处理好的新鲜猪杂,用它们煮出来的煮粉汤鲜味美,是市民们排长队也要吃的好味道。
★推荐理由★
猪杂新鲜分量多
这家店用的猪杂种类有猪心、粉肠、大肠、猪肝、瘦肉……三鲜粉里还额外加了蘑菇,汤头看着更浓郁;要是酸辣粉,粉汤就是一片红,看着十分开胃。每一碗粉给的猪杂分量很足,并且吃着都特别新鲜,怎么吃都不会腻。
——家住瓦窑村的朱女士
★记者探店★
下雨天小店门前依然排起长队
21日中午,天空下着小雨,但老味道米粉铺门前停满了电动车,门口煮粉的灶台旁则排上了长长的队伍,他们都是来吃米粉的顾客。
小店的就餐区只有几套木桌,靠近电风扇的位置已经被食客坐满,记者好不容易才等到空位。
“要三两酸辣粉,在这里吃。”正在排队的顾客一边说一边扫码下单。只见灶台后的老板往小煮锅里倒上一碗骨汤,一个转身的工夫,手里的大勺就已经把酸笋、辣椒、豆豉等配料加到锅里了。汤汁逐渐变红时,老板从一旁的冰格上挑拣着切片的猪杂,加入沸腾的煮锅里大火煮上几分钟,再一股脑将汤汁和配菜倒在准备好的米粉上,一碗煮粉就做好了。
记者点了一碗酸辣煮粉,刚出锅的煮粉香气扑鼻,用筷子把配菜拌匀,每一根米粉都裹满了酸辣汤汁,送进嘴里让人直呼过瘾。切成小段的猪大肠颇有嚼劲,没有异味;猪粉肠则像配角,只在咀嚼的时候才露出一股鲜甜的滋味;切成薄片的瘦肉口感软嫩;吸饱了酸辣汤汁的猪肝口感绵密,是这碗煮粉的点睛之笔。最后,酸辣爽口的酸笋和清新脆嫩的莴笋叶中和了汤汁的“重口味”,既化解了猪杂的厚重油腻,又给煮粉增添了不少爽脆的口感,让所有食材的鲜味在口腔里发生奇妙的连锁反应,吃到最后忍不住连酸辣汤也喝到几乎见底。
★小店故事★
老板从奶奶手里接过煮粉的“接力棒”
“我从小就是在米粉店里长大的。”李喜财是“老味道米粉铺”的老板,他告诉记者,他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奶奶就是一边开店一边带他,所以从小他就对做米粉的步骤“门儿清”。“我从奶奶手里把店接过来继续做,这么多年的开店时间也算是对得上我们‘老味道’这个店名了。”李喜财说,在桂林,开米粉店无非是做街坊的生意,在兼顾就餐快捷的同时把味道品质做好了,顾客自然也就喜欢常来。
每天忙完早餐时间的生意,李喜财就会跟店里请的阿姨们一起,处理中午煮粉要用的猪杂。他说,猪肝要斜着切成薄片,肥肠洗净得先焯一遍水,其他像瘦肉、粉肠、猪心等等配菜也要细细切好,等到中午饭点的时候再放在冰格上保鲜。
“卤菜粉是招牌,但是小锅煮粉也是顾客喜欢的午餐。”李喜财说,每到中午,来吃煮粉的人排起长队,他那口灶台一到中午就是全程大火猛烧,根本没时间停下来。“忙起来的时候,都没空看灶台之外的地方。现在请了阿姨来帮忙冒米粉和点单,不然我连哪个顾客点了哪碗粉都记不清楚了。”
李喜财说,前段时间,自己的小店还被推荐到了网上。他说,今年3月的一天下午,店里的阿姨突然跟他说,来了一个几百万粉丝的自媒体达人,在店里吃了米粉还发了探店视频。李喜财半信半疑地点开链接,看到自家小店的招牌和米粉出现在博主的视频,他心里格外惊喜。“看到我做的米粉获得认可,心里特高兴。”
如今,李喜财依旧保持着亲自处理猪杂和煮粉的习惯,每天从清早忙到下午。“煮粉想味道好,就是得当天买来当天煮,备菜、煮粉这些事情自己亲自来把关,心里更踏实。”
接受采访时,李喜财摩挲着案板上的刀痕对记者说,这些痕迹比任何奖牌都珍贵。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阳聃甫)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