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须跟你们唠唠我在埃塞俄比亚体验的 “英吉拉聚餐”,那场面,那味道,真的绝了!我到现在都忘不了。
一走进埃塞俄比亚的传统餐馆,那股子独特的发酵香气就直往鼻子里钻,寻着味儿看过去,一盘盘软乎乎的英吉拉就摆在那儿,勾得人直咽口水。英吉拉,这可是埃塞俄比亚人的心头爱,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它是用当地特有的苔麸粉做的,这苔麸粉啊,得来可不容易,是埃塞俄比亚人祖祖辈辈种出来的宝贝。制作英吉拉得先把苔麸粉和水搅和在一起,和成面糊,然后就等着它发酵。这发酵时间可有讲究,时间短了,酸味儿不够;时间长了,又酸过头了。我问过当地人,他们说这酸味儿啊,就像生活一样,得有个度,太淡了没滋味,太浓了又受不了。
等面糊发酵得差不多了,就倒在大平底锅里摊成薄饼。这摊饼的手艺也是一绝,师傅们手特别稳,轻轻一转一倾,面糊就均匀地铺在锅里,表面还会冒出好多小气泡,就跟珍珠似的。气泡越多,说明发酵得越好,这英吉拉也就越好吃。刚出锅的英吉拉,热气腾腾,软乎乎的,还有弹性,我上手摸了摸,就跟摸着云朵似的,特别神奇。
吃英吉拉的时候,那可热闹了,一家人或者一群朋友围坐在一起,中间放着一大盘英吉拉,周围摆满了各种炖肉和蔬菜。炖肉有牛肉、羊肉,炖得那叫一个烂乎,轻轻一咬,肉就散开了。蔬菜也特别新鲜,有甘蓝、黄豆、扁豆啥的,色彩丰富得很。再配上他们特有的 “辣蘸酱”,这酱可真是越辣越受欢迎。我一开始还担心太辣受不了,结果尝了一口,好家伙,那辣味在嘴里爆开,但是又带着一种独特的香味,让人停不下来。
大家都用手扯下一小块英吉拉,包上肉和菜,再蘸上辣蘸酱,一口塞进嘴里,那满足感,从嘴里一直蔓延到全身。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用手抓着吃,一开始还有点不习惯,后来就完全沉浸在这种独特的吃法里了。一边吃,一边听大家聊天,虽然我不太能听懂他们说的埃塞俄比亚语,但是那种热闹的氛围,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我都能感受得到。那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的温馨,真的特别打动我。就像咱们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热热闹闹的,特别幸福。
我记得有一次去当地朋友家做客,他们准备了丰盛的英吉拉聚餐。朋友的妈妈特别热情,一直给我夹菜,还教我怎么用英吉拉包食物更好吃。她跟我说,在埃塞俄比亚,英吉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家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每次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英吉拉,就感觉特别踏实,特别安心。
在聚餐的时候,大家还会喝一种当地的蜂蜜酒,甜甜的,带着淡淡的酒香,和英吉拉、炖肉搭配在一起,简直是绝配。我喝了几口,感觉浑身都暖洋洋的,再加上周围热闹的氛围,真的感觉自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说实话,英吉拉刚吃的时候,那股酸味可能不太容易接受,但是多吃几口,你就会发现它的独特魅力。那种发酵后的酸味,和肉、菜、辣蘸酱混合在一起,味道层次特别丰富,越吃越上瘾。而且苔麸粉营养特别丰富,富含蛋白质、钙、铁这些微量元素,对身体可好了。
家人们,你们要是有机会去埃塞俄比亚,一定要试试这英吉拉聚餐,感受一下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相信我,这绝对会是一次让你难忘的体验!你们对这种用手抓着吃的聚餐方式感兴趣不?快在评论区跟我聊聊,我可太想知道你们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