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崔松云 通讯员 陈毛应
不加一粒粮谷,全竹笋为原料能酿出52度的白酒?安吉县的浙江竹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为竹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
自古以来,酿造白酒通常以高粱、小麦、稻米等粮谷为主要原料,用非粮生物质代替粮食发酵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记者近日来到该企业,在企业实验室看到,墙上挂着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竹笋酒蒸馏装置及生产线》等发明专利证书。在发酵车间,一口口巨型大缸被密封得严严实实,切碎的竹笋被酒淹没在缸里。“现在是竹笋酿造白酒的发酵期。”公司董事长聂忠平介绍说。
竹笋酿造白酒看起来简单,工艺却很复杂。首先要在雨水充沛的谷雨季节采挖生长旺盛的竹笋,切碎后进入首轮发酵,分5轮次进行为期1年的发酵。其间,要根据季节、气温、湿度变化精准调控适宜环境。每轮次发酵后提取风格各异的原酒,最后由调酒师融合各轮口味特征形成竹本酒体。10公斤竹笋可产0.5公斤52度以上的白酒。
俗称酒渣的竹笋发酵剩余物,还可用于生产家具装饰板材。国家竹产业研究院检测结果表明,此板材具有无醛、防霉等优势,实现了竹笋的高值化和功能化利用。
在安吉竹林长大的聂忠平,靠竹子创业,先后创立竹餐具、竹木机械等企业。用竹笋酿造白酒,源于一次巧合。有一次,一位大学教授来安吉旅游,被竹林中一棵倒伏在地的竹子绊倒,在用手撑地起身时,手上沾了竹子上的霉斑,直觉和习惯让他取下霉斑样品带回大学实验室,竟然发现有酒精成分。市场嗅觉灵敏的聂忠平听闻后,立即投入资金研发。2023年,首次用竹笋酿出的酒未达到预期指标,但他并未气馁。在经过多次试验、调整微生物配方后,去年6月,世界上第一滴全竹笋酿出的饮用白酒问世。权威机构检测结果表明:酒中无甲醇、无氰化物、无铅、无甜蜜素和无蔗糖素,其企业标准高于国际标准。
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于文吉认为,该公司以自主知识产权开展全笋利用,零添加生产、零污染排放、零粮谷酿造饮用白酒,在世界竹业史上创造了“以竹代粮”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