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天,一个名为“野人先生”的冰淇淋品牌悄然出现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全国门店已有900家。
38元一份的野人先生冰淇淋并不便宜,是谁在买单?为什么能在拥挤的冰淇淋赛道中突然出现?
图源:《经理人》杂志
逆势开店
野人先生的扩张速度堪称惊人。
以上海市场为例,2024年7月才开出首店,如今其官方小程序显示上海门店已超150家。
多平台相关信息披露,在今年2月突破400家门店后,便以每月新增约百店的速度狂奔。截至2025年7月4日,野人先生门店总数已突破900家,且多集中于人流密集的购物中心。
根据窄门餐眼数据,冰淇淋品牌中,DQ门店超1700家、波比艾斯超1000家、哈根达斯超300家。
其中,DQ与哈根达斯均为国外品牌,瞄准中高端市场;波比艾斯源自长沙,主攻大众市场。
野人先生同样定位中高端,却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至900家门店,跻身全国冰淇淋品牌门店数量第三位,其背后的力量离不开加盟模式的强力驱动。据媒体报道,野人先生目前加盟店比例已超过80%。
结合创始人团队的访谈,野人先生其实是借鉴了霸王茶姬等成功品牌的扩张经验——通过设立分公司,调遣经验丰富的团队打造标杆店,再快速复制推广。
野人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快速出圈,源于其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它将自己定位为“现做冰淇淋”,主打意大利手工冰淇淋(Gelato),并以“当天现做,拒绝隔夜”为鲜明口号,强调产品的新鲜、健康与高品质。
传统意式Gelato本就以手工现制、脂肪含量低、口感绵密而著称,野人先生精准地抓住了这一卖点。
支撑其高速扩张的核心因素,在于其可观的盈利模型。根据野人先生招商人员披露,毛利不低于60%,回本周期约为12个月。超过60%的毛利率,叠加80%以上的加盟店比例,构成了野人先生在短期内实现全国性快速布局的核心动能。
质疑不断
对于野人先生“当天现做,拒绝隔夜”的宣传口号,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
在小红书上,有网友在野人先生门店拍到了牛奶冰淇淋的浆料包,包装上显示冷冻保存、保质期是6个月。
对此,消费者质疑野人先生所谓的“当天现做”可能只是将工厂制作好、保质期长达 6 个月的冷冻奶浆运送至门店后,再进行搅拌加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从原材料开始手工制作。
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野人先生味道还行,但价格太贵了,偶尔吃一次还行,经常吃真吃不起。” 还有消费者直言:“感觉野人先生性价比不高,这个价格能买到很多其他好吃的冰淇淋,没必要非选它。”
图源:《经理人》杂志
《经理人》在暗访过程中也发现,虽然野人先生门店客流量看起来不少,但真正购买的消费者占比并不高,很多人只是进店试吃后便离开。晚上9点“买一赠一”活动开始后,门店客流量明显增加,排队购买,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价格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前路几何
即使门店规模已经近千家,但相较于冲刺资本市场,野人先生这个年轻的品牌,后续的经营能否支撑起如此庞大的网络并持续吸引消费者,才是更紧迫的考验。
目前,野人先生门店扩张节奏没有放缓,随着野人先生门店数量的持续增加,市场饱和度逐渐提高,单店营收下降的问题可能会逐渐凸显。尤其是在一些门店较为密集的区域,同品牌门店之间的竞争加剧,只会分流客源,后续可能会降低新加盟商吸引力。
《经理人》在深圳福田区某地取材时就发现,在2公里范围内已经存在2家门店。
而且,Gelato这一品类小众且单一,能否持续在国内保持热度,培养消费者长期的消费习惯,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旦市场热度减退,野人先生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尽管相较于传统的高端 Gelato品牌,野人先生的价格已有所降低,门店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28到38元一份的冰淇淋仍不算便宜。在如今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餐饮业都在追求质价比,这样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从行业角度,国内行业供应链实力的增加,正在带动Gelato走向平价化。
据红餐网报道,头部供应链品牌已经实现覆盖全国、跨省远距离隔日达。经过测算,单球成本约在6.7-8.4元之间。野人先生的售价是其4倍以上,毛利率可维持在60-70%之间,这一比例其实和传统Gelato差不多。
而且工厂化生产的 Gelato 保质期能达到6个月,相比手工现制生产的Gelato,保质期更长,损耗率更低,库存管理也更灵活。这使得品牌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实现规模化扩张。
最后,野人先生冰淇淋与茶饮品牌本质上其实是间接竞品①,崔渐为此前表示“冰淇淋与奶茶是可替换的需求”提及门店规模扩张,也认为“冰淇淋品牌是站在茶饮品牌的肩膀上扩张”。
图源:《经理人》杂志
确实,野人先生和霸王茶姬、奈雪、喜茶等茶饮品牌的消费群体、门店选址、扩张模式、营销模式都十分接近。不过,两者处境却有显著不同。
茶饮市场经过多年鏖战,巨头林立且格局相对稳固。更重要的是,在近年消费降级的趋势下,即便强如霸王茶姬,也要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投入,将主力价格带调整至20元以内,行业多品牌共同培育了消费者高频、刚需的消费习惯。
反观野人先生掀起的“Gelato热潮”,其持久性是否可持续?
毕竟,比一杯奶茶还贵的Gelato,对大众而言,概念仍显陌生,其“高端”定位也难与普通冰淇淋真正切割。在拒绝品牌说教的当下,试图“教育”消费者接受一个高价的陌生品类,本身就蕴含着巨大风险——66元一支雪糕的钟薛高黯然退场便是前车之鉴。
规模扩张与品牌定位之间,正形成一个日益尖锐的悖论。门店数量逼近千家,意味着野人先生已然是一个面向大众的连锁品牌。然而,大众化必然要求更亲民的价格和更广泛的接受度,这与当前的中高端定位和单一Gelato品类形成了根本冲突。
试图服务更广泛人群的同时维持高价,这对消费品牌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摆在野人先生面前最艰巨的挑战由此显现:它能否真正打破冰淇淋的季节性和尝鲜属性,将“现做Gelato”这一相对小众且高价的品类,成功固化为中国消费者日常、高频的消费习惯?这远比快速开店要困难得多。
①间接竞品是指与目标产品在功能、目标用户和市场定位等方面没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产品,但可能满足某些类似用户需求的产品。
来源:经理人管理实践
作者:卫明
编辑: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