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喀什手工馕中的两大经典品类 —— 芝麻馕与辣皮子馕,从喀什馕文化的历史背景切入,详细阐述两种馕的食材选择、传统制作工艺、独特口感风味,以及它们在当地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生动描写馕坑边的制作场景、不同人群对两种馕的喜爱方式,展现喀什手工馕蕴含的地域特色与人文情怀,让读者全方位感受这两种特色馕品的魅力,深入了解喀什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
一、喀什馕文化:千年传承的饮食符号
在新疆喀什,馕早已超越普通食物的范畴,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符号,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多元文化在此交融,馕的制作技艺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展。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喀什地区就已有制作馕的痕迹,经过历代改良,如今形成了种类繁多、风味各异的馕品体系,而芝麻馕和辣皮子馕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受大众喜爱的两种。
对于喀什人而言,馕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早餐时搭配一碗热腾腾的奶茶,还是午餐、晚餐作为主食,亦或是外出劳作、旅行时随身携带,馕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地的集市上,一个个馕铺前总是人头攒动,刚出炉的馕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弥漫在街道的各个角落,成为喀什最具烟火气的风景之一。而芝麻馕以其酥脆的口感,辣皮子馕凭借浓郁的香辣味,更是在众多馕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地人日常食用和招待宾客的首选。
二、芝麻馕:香脆口感的匠心之作
(一)精选食材,奠定美味基础
制作喀什芝麻馕,食材的选择至关重要,每一种原料都经过精心挑选,只为呈现最纯正的口感。面粉首选当地产的高筋小麦粉,这种面粉筋度高、韧性好,制作出的馕饼口感更为劲道。酵母则采用传统的老面发酵,老面发酵不仅能让面团发酵得更加充分,还能赋予馕独特的风味,与现代酵母发酵相比,更具天然的麦香。
芝麻作为芝麻馕的灵魂配料,选择同样讲究。必须选用颗粒饱满、色泽鲜亮的白芝麻,经过筛选去除杂质后,还要放入锅中用小火慢慢翻炒,直到芝麻散发出淡淡的焦香。炒制后的芝麻不仅香气更浓郁,附着在馕饼表面也更加牢固,一口咬下,满是芝麻的香脆。此外,还会加入少量的盐和清油,盐能提升馕的风味,清油则让馕饼更加柔软,同时增加表面的光泽。
(二)传统工艺,每一步都藏着讲究
喀什芝麻馕的制作工艺传承千年,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从和面到出炉,环环相扣,不容有丝毫马虎。
第一步是和面。将高筋面粉倒入大盆中,加入用老面调成的面肥,再根据面粉的干湿程度慢慢加入温水,边加水边用手搅拌,直到面粉形成絮状。接着,加入适量的盐和清油,开始用力揉面。揉面是个力气活,需要将面团反复揉搓、按压,直到面团变得光滑、细腻、有弹性,“三光” 标准(盆光、手光、面光)是检验和面是否成功的关键。揉好的面团盖上湿布,放入温暖的地方发酵,发酵时间通常根据气温而定,一般需要 2-3 小时,直到面团体积膨胀至原来的 2 倍,内部布满蜂窝状气孔,发酵才算完成。
第二步是制坯。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反复揉搓,排出内部的空气,然后分成大小均匀的面剂子。取一个面剂子,用手掌轻轻按压成圆形,再用擀面杖将其擀成厚度约 0.5 厘米的圆饼。擀饼时力度要均匀,确保馕饼厚薄一致,这样烘烤时才能受热均匀。擀好圆饼后,用特制的馕针在饼面上扎出均匀的小孔,这些小孔不仅能让馕在烘烤过程中更好地透气,防止鼓包,还能让芝麻更好地附着在馕饼表面。
第三步是粘芝麻。将擀好并扎好孔的馕坯表面刷上一层薄薄的清水,然后放入装有炒制好的白芝麻的盘子中,轻轻按压,让馕坯表面均匀地粘满芝麻。粘芝麻时要注意力度,既要保证芝麻粘得牢固,又不能将馕坯压变形,这样烤好的芝麻馕表面才能布满芝麻,颜值与口感并存。
第四步是烘烤。喀什手工馕的烘烤离不开传统的馕坑,馕坑多为土坯砌成,呈圆形,底部生火,内壁经过特殊处理,能均匀地吸收热量并保持温度。烘烤前,先将馕坑内壁烧热,温度达到 200-220℃时,用湿布擦拭内壁,去除灰尘。然后,匠人将粘好芝麻的馕坯用手托住,快速贴在馕坑内壁上,关好馕坑门进行烘烤。烘烤过程中,匠人会根据馕的颜色变化判断成熟程度,一般只需 5-8 分钟,芝麻馕就会烤好。烤好的芝麻馕从馕坑中取出时,表面金黄,芝麻的香气与麦香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三)独特口感,一口沦陷的香脆
刚出炉的喀什芝麻馕,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口感。拿起一个芝麻馕,轻轻一掰,能听到 “咔嚓” 的清脆声响,这是芝麻与馕饼酥脆的证明。咬上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表面芝麻的香脆,颗粒分明的芝麻在口中咀嚼时,不断释放出浓郁的芝麻香;接着,馕饼的劲道与柔软在口中交织,麦香十足,咸淡适中,越嚼越香。
芝麻馕的口感还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刚出炉时,外皮酥脆,内里柔软;放凉后,口感会变得更加有嚼劲,芝麻的香味也更加浓郁。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搭配着喀什的特色菜肴,如烤包子、手抓肉,或是蘸着酸奶、蜂蜜,都能展现出不同的美味。对于喀什人来说,早餐时喝一碗奶茶,搭配一个芝麻馕,便是最简单却最满足的开始;外出劳作时,带上几个芝麻馕,饿了就啃上一口,既能饱腹,又能补充能量。
三、辣皮子馕:香辣浓郁的味蕾盛宴
(一)特色食材,成就独特香辣味
如果说芝麻馕靠香脆征服味蕾,那么辣皮子馕则以浓郁的香辣味让人回味无穷。辣皮子馕的食材选择同样讲究,尤其是 “辣皮子” 的挑选,直接决定了馕的香辣程度和风味。
“辣皮子” 是喀什当地对干辣椒的称呼,制作辣皮子馕选用的是当地产的线辣椒或羊角椒,这种辣椒辣度适中,香味浓郁,果肉厚实。挑选时,要选择颜色鲜红、无霉变、无虫蛀的干辣椒,然后将干辣椒去蒂、去籽,用清水浸泡至变软,捞出后沥干水分,再用刀切成细丝或碎末。有些匠人还会将泡软的辣椒放入锅中,加入少量清油和盐,慢慢煸炒,让辣椒的香味充分释放,同时降低辣度,使口感更加柔和。
除了辣皮子,面粉、酵母、盐、清油等原料的选择与芝麻馕基本一致,高筋面粉保证馕饼的劲道,老面发酵赋予馕天然的麦香,盐和清油则提升风味和口感。不同的是,辣皮子馕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适量的孜然粉,孜然的独特香味与辣椒的香辣味相互融合,让馕的风味更加丰富。
(二)制作工艺,细微之处见差别
辣皮子馕的制作工艺与芝麻馕大致相同,但在制坯环节有着细微的差别,正是这些差别,造就了辣皮子馕独特的口感和风味。
和面与发酵步骤与芝麻馕一致,同样需要将面团揉至 “三光”,发酵至体积翻倍。在制坯时,将发酵好的面团分成面剂子,擀成圆饼后,会在馕坯的表面或内部加入辣皮子馅料。有些匠人会将切好的辣皮子碎均匀地撒在馕坯表面,然后用擀面杖轻轻擀压,让辣皮子与馕坯紧密结合;有些则会将辣皮子碎包在面团内部,就像包包子一样,然后再擀成圆饼,这样烤好的馕,每一口都能吃到辣皮子,香辣味更加均匀。
此外,辣皮子馕在扎孔时,孔的大小和密度也与芝麻馕有所不同,更大更密的孔能让辣皮子的香味在烘烤过程中更好地散发出来,同时也能让馕饼受热更均匀。粘芝麻环节并非所有辣皮子馕都会进行,有些辣皮子馕会在表面粘一层芝麻,增加香脆口感;有些则不粘芝麻,让人们更专注于辣皮子的香辣味。
烘烤环节与芝麻馕一致,同样在传统馕坑中进行,高温烘烤让馕饼快速熟透,同时锁住辣皮子和孜然的香味。烤好的辣皮子馕表面呈金黄色,点缀着鲜红的辣皮子,看起来就极具食欲,香辣味隔着老远就能闻到,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品尝。
(三)口感风味,香辣过瘾不刺激
辣皮子馕的口感与芝麻馕有所不同,它更注重香辣味与麦香的融合,口感同样劲道,但多了一份香辣的刺激。刚出炉的辣皮子馕,咬上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孜然和辣椒的混合香味,接着,辣椒的香辣味在口中慢慢散开,辣度适中,不会过于刺激,反而让人越吃越上瘾。馕饼内部柔软有嚼劲,麦香与香辣味充分融合,每一口都充满层次感。
辣皮子馕的香辣味具有独特的 “后味”,吃完后,口中还会残留着辣椒和孜然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辣皮子馕无疑是最佳选择;即使不常吃辣的人,也会被它浓郁的香味和适中的辣度所吸引。在喀什,辣皮子馕常被用作午餐或晚餐的主食,搭配着当地的炖肉、炒蔬菜,或是简单地配上一碗汤,都能让人吃得津津有味。冬天时,吃一个辣皮子馕,全身会变得暖和起来,仿佛能驱散所有的寒冷;夏天时,搭配一杯冰镇酸奶,香辣与酸甜相互中和,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四、喀什手工馕的文化意义与传承发展
(一)融入生活的文化印记
芝麻馕和辣皮子馕不仅是喀什人的日常食物,更是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的文化印记。在喀什的传统节日中,馕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例如古尔邦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各种馕品,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分享节日的喜悦;在婚礼等重要场合,馕也有着特殊的寓意,象征着团圆、幸福和美满。
对于老一辈喀什人来说,手工馕承载着他们的童年记忆和乡愁。许多人小时候,都会在馕坑边等待馕出炉,看着匠人熟练地制作馕坯、贴馕、取馕,闻着空气中弥漫的馕香,那种场景成为了心中最温暖的回忆。如今,即使身处外地,许多喀什人也会特意寻找手工馕铺,只为品尝一口家乡的味道,缓解思乡之情。
(二)传承与发展,让美味走向更远
随着时代的发展,喀什手工馕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耗时耗力,年轻一代愿意学习的人越来越少,导致部分老匠人面临技艺失传的困境;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电商平台的兴起,喀什手工馕也迎来了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机会。
为了传承手工馕制作技艺,喀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举办手工馕制作培训班,邀请老匠人传授技艺,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工艺;建立手工馕文化展示馆,展示馕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手工馕。同时,许多馕铺也开始尝试创新,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口味的馕品,如核桃馕、葡萄干馕等,但芝麻馕和辣皮子馕始终是经典中的经典,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电商平台的助力下,喀什手工馕通过真空包装、冷链运输等方式,销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外地人通过网络品尝到了喀什手工馕的美味,芝麻馕的香脆、辣皮子馕的香辣,让更多人爱上了这种来自西域的特色美食。许多游客来到喀什,也会将手工馕作为特产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分享,进一步扩大了喀什手工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总结
喀什手工馕中的芝麻馕与辣皮子馕,是千年饮食文化传承的结晶,它们以独特的食材、传统的工艺、诱人的口感,成为喀什饮食文化的代表。芝麻馕凭借酥脆的口感和浓郁的芝麻香,满足了人们对香脆主食的喜爱;辣皮子馕则以适中的辣度、浓郁的香辣味,为味蕾带来别样的盛宴。
这两种馕不仅是果腹的食物,更是喀什人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人文情怀和文化底蕴。从馕坑边匠人的忙碌身影,到集市上弥漫的馕香,再到人们品尝馕时满足的笑容,都展现出喀什手工馕的独特魅力。在时代的发展中,喀什手工馕既保留着传统的韵味,又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相信在未来,芝麻馕和辣皮子馕会继续散发诱人的香气,让更多人感受到喀什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这份来自西域的美味走向更远的地方。